观瞻“瞎子阿炳墓”有感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0

  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作者华彦钧以《二泉映月》为乐曲命名,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听毕全曲,更犹如见其人——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坎坷的一生。

  那还是我当兵时(1979年),在部队看过的一部彩色故事片,片名叫《二泉映月》,讲的是瞎子阿炳从原本不瞎也不悲不苦,到后来年纪轻轻双目失明,沦落为沿街拉琴、行乞为生的可怜艺人的故事。电影里的外景想必就是当时真实的无锡旧城。虽然拍摄取景时的无锡,早非阿炳还住在那时的样子,但至少要比今天被旅游文化包裹、修整了不知多少层的无锡,更像容纳了苦命盲艺人阿炳的那座无锡城。

  当然,除了街景、泉影和月色之外,最为打动人的还是音乐——二胡琴弦上流淌出的那段每每响起便立时能扎到人心窝里的《二泉映月》。盲艺丐阿炳几乎终其一生游荡、栖息在无锡城中,却近半辈子都看不见这城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无锡的全部况味,就只浓缩在这段《二泉映月》的乐曲声中。

  杰出的中国民间音乐家阿炳,原名华彦钧,江苏无锡人,出生于公元1893年8月20日,是雷尊店当家道士华冰河的独养子。阿炳3岁丧母,26岁丧父,34岁失明,流落街头,靠卖艺为生,在贫病交加和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度过了痛苦而短暂的一生。他生前以惊人的毅力和非凡的艺术才华,创作了三百多首辉煌的乐章,共留下《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三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三首琵琶作品。后《二泉映月》》、《大浪淘沙》这两首不朽的艺术精品,成为华夏音乐宝库中与世长存的经典。
(责任编辑:梧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