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O: 后谷歌熊猫算法时代与旅游网站流量-1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0

       熊猫、企鹅、蜂鸟这些让大部分人感觉形象可爱的动物,对全球中小旅游网站所有者却在近三年变的异常痛恨。因为他们是谷歌最近3年每次更新搜索算法的代号,而且每次更新都会改变搜索引擎排序结果。根据全球几大旅游媒体的评测和近期的调查,每次谷歌搜索算法的更新,都极大的影响了全球中小旅游网站的访问量。徐州旅游网将结合全球旅游网站一线运营人员、知名旅游咨询平台、旅游媒体人、SEO旅游专家的访谈和调查,对谷歌搜索算法的改变带来的旅游网站流量的影响,进行深入的点评和分析。

google panda (1)

      “熊猫”算法是谷歌于2011年2月24日推出的一种反垃圾网站的搜索引擎算法,目标是打击各种充满低质量信息的“内容农场”网站,即降低低质量内容的网站排名的算法,同时也是Google的网页级别评判标准。当时一位名叫Navneet Panda的工程师主导了这次解决方案的设计,因此以Panda(熊猫)来命名。

      而2012年4月24日推出的企鹅算法,则是谷歌对过分SEO网站的一次清理,特别是针对网站间大量使用交换链接等传统提供SEO的方式,算是一次打击。与熊猫算法针对网站内容等元素不同,企鹅算法针对的是站外的外链问题。

      从熊猫算法开始,谷歌近些年一直在黑白动物园算法上大做文章,在严惩了网站作弊的同时,也影响了部分网站的流量。过去三年以来,相当多的独立、2C的服务类网站损失了从20%-70%不等的流量,下降恰与谷歌搜索引擎更新同期。谷歌熊猫算法第一次更新在2011年2月,企鹅算法在2012年4月,蜂鸟则是在今年9月。受影响的企业大多提供酒店、度假、机票和游轮线路产品呢,他们非常依赖搜索引擎端对顾客的推荐,这类企业利润也相应的跟流量的变化挂钩。

google panda (1)

开源节流?
      有些网站的访问量下降开始的很缓慢。以Travellerspoint为例,在熊猫算法第二个版本发布后,流量开始逐渐下降。但执行合伙人彼得-达姆斯表示,今年12月初访问量大约是2010年12月同期、谷歌更新前访问量的30%。

      Aviasales和JetRadar的董事总经理马克思-克莱诺夫表示,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Aviasales搜索流量的份额在逐渐下降,在谷歌搜索流量的份额下降了约10%左右。他认为目前合格下降尚可接受,因为用户对搜索引擎的推荐的依赖,“不是篮子里面最大的那颗鸡蛋。”克莱诺夫的另一个产品JetRadar的遭遇就略显悲惨。2013年5-6月,JetRadar的搜索引擎优化(SEO)渠道受谷歌算法更新影响巨大,几乎让原SEO无路可走,所以“现在致力于联盟营销的增长”。

      其他公司几乎在一夜之间,遭受了流量的大幅缩减。东南亚旅游指南travelfish的联合创始人斯图尔特-麦克唐纳说,“正如我所了解的一些独立旅游网站,我们在2013年遭遇了一次重大的、突然的而又无法解释的流量下降。对于谷歌的这次毫无征兆的‘人工处罚’只能假设为算法问题。”

      Just the Flight也是一家遭受流量迅速下降的企业。2011年2月熊猫算法的更新,使得他们在谷歌搜索上的结果以及导流缩水了80%。该企业隶属的Online Regional Travel集团互联网部门主管马克-拜亚特认为:“谷歌对大品牌的持续偏爱,意味着自然流量尚未恢复到熊猫算法之前的水平。”

      同时,WhichBudget也受到了谷歌持续更改算法的影响,其创始人兼CEO马蒂诺-玛蒂耶维奇称,“对一家没有营销预算的小企业来说,谷歌给我们带来的流量超过半数。随着熊猫算法的更新,我们失去了60%的流量,以及我们在意大利航班相关搜索中前三名的位置。在英国,甚至被挤出谷歌搜索第一页,更别提前三了。现在占据前列是在AdWords上投入巨大预算的客户,例如元搜索巨头,以及(主要是)廉价航空。我们不得不重塑整个体系,以保证在2011年第二季度后流量相对稳定。”

google panda (1)

大势所趋?
      正如前文所述,谷歌主要、或者说高尚的目标,是通过更新搜索排名,移除垃圾信息以及低质量的网站导航。但对于不少中小规模旅游网站,这样的更新让他们备受打击。对于谷歌更新的批评属于偶然情况,这个搜索巨头显然对个体案例不予置评。

      Greenlight是一家数字代理,它把度假相关类型的企业分成两类:“大公司”,定义为在大型股票交易所上市或者和此类上市公司有相似收益的公司;而其他的则划归为“小公司”。2010年,自然搜索下45%的度假网站,可以被定义为小型/独立的2C旅游网站。2013年,在经历一系列算法后,这个数字减少到35%。在付费搜索中,3年间数字没有太大变化。在2010年和2013年,付费搜索中60%的度假网站是小公司。同时,Mozcast 在过去一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基于谷歌美国的排名数据,在搜索引擎的结果页面,在前三名的结果中大企业的份额在持续增加。

google panda (2)

隐形偏爱?
      在关键字搜索中,每个人都可以使用示例搜索,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对许多行业专家而言,大品牌将小品牌排挤在外的现象非常明显。旅游公司Context Travel的联合创始人保罗-本内特认为:“在我们多数关键词搜索中,前五项原本属于像我们这样的小型、当地公司,现在被营销经费更高的分销商占据,比如Viator或者旅游品牌巨人头Tripadvisor。他们占据着页面上方和侧边广告的位置,在自然搜索中也排位靠前。”

      发布了Practical Travel Gear、Perceptive Travel等网站的AI Centro Media创始人蒂姆-拉菲,发现了很大的改变:“对独立的网站管理员和博主来说,谷歌言行不一很令人心灰意冷。他们对待高质量的网站和低质量的网站态度毫无差别。在Adwords上面舍得投入的公司可以排在搜索结果的最顶端,哪怕打开链接之后发现毫无用处。”

      101 Holidays联合创始人马克-侯森称:“在关键词加注上,小公司难以和大公司抗衡。这样导致,他们不得不炮制更多的内容,在各自的细分市场去针对“长尾”关键词。很明显,在关键词上谷歌青睐大公司。”

规模效应?
      丛林法则同样适合互联网时代的搜索: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具体而言,在谷歌的规则下,一个建设更全面的网站,比小网站可以更好的地域偶尔出现的不良链接。行业专家表示,谷歌的系统基于算法,而非线性的,这意味着一旦网站拥有更高的域名权重,网站应对错误有更多的回旋余地。

      搜索行业的权威网站Search Engine Land主编丹尼-沙利文表示:“小网站没有意识到他们缺乏足够的“自然环境”,他们激进的推销方式略显奇怪。如果他们在一夜之间获得了200条有关“巴黎酒店”的搜索结果——而之前他们没有类似高质量的链接——可能会有危险。但如果作为一个大的旅游品牌,依旧会有其他高质量的链接指向。所以,即使谷歌认为这个链接有风险,其他你获得的口碑也会让你平安无事。”

      HouseTrip网站的SEO西蒙-唐思认为谷歌的更新算法没有偏心于大品牌,他怀疑算法的改变,将小旅游网站和高质量指向长尾关键词的搜索结果割裂开来。“例如对酒店和度假租赁查询,输入‘柏林度假公寓’,搜索结果最前面的是谷歌定位服务的结果。许多链接都指向独立度假租赁公司(即不是前面归类中的大公司,也不是大型预订网站):这其实是中小型企业的生命线。”(译文:马铮)

转载请注明:徐州旅游网 » SEO: 后谷歌熊猫算法时代与旅游网站流量-1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