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展会奖旅游,被动吸引到主动招徕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0

  上海,并不是一个传统的旅游城市。但是,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总部基地集中地,目前已累计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近400家,这无疑为上海会奖旅游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此外,上海还拥有多个会展场馆、一应俱全的高中低档酒店,以及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办会经验和都市旅游资源等。这使上海在会奖旅游目的地竞争中极具优势。

  尤其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更为上海市会奖旅游产业提供了一个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巨大历史机遇。

1428

  “目前,上海以2010年世博会为契机,以中国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为基础,发挥国际大都市的优势,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奖旅游目的地。”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上海势必将成为最有潜质的会奖旅游城市。

  选择

  站在上海市外马路80号的办公楼里,眺望着十六铺新码头,原十六铺客运站站长肖建方感慨万千。

  2004年年底,走过逾140年历史的上海十六铺客运码头实施爆破,告别历史舞台,原址3年后建成了十六铺旅游中心。老站长肖建方也“摇身一变”,成为上海名信游船有限公司经理。世博会结束后,他们围绕上海海派文化内涵以及上海四季分明的特点创意、创新,推出了不同特色的游船航线,吸引了大量游客。

  十六铺客运中心的变迁,只是上海城市功能转换的一个缩影。

  时光的车轮驶入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到了新世纪(13.71, 0.00, 0.00%),上海市政府顺应时代发展,开始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到了2012年,上海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达到60%,标志着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

  “伴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作为高端旅游市场中含金量最高的部分,会奖旅游也成为上海市‘被动+主动’的选择。”上海市旅游局国际旅游促进处副处长陈平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据陈平介绍,从上海开拓会奖旅游市场以来,上海就以其独特的魅力,从被动吸引世界各地奖励旅游团队的目光,到主动招徕世界奖励旅游团组的到来。

  陈平告诉记者,在认识到会奖旅游业的价值之后,上海市旅游局“主动”组建了上海旅游会奖市场开发工作组,并提出要把上海建成亚太地区新兴的会展、会奖旅游城市的长远目标。

  记者发现,上海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又有了新的提法,已经将“亚太地区”换成了“国际”,明确提出要将上海打造成为国际会展旅游目的地城市。

  亮剑

  如何争取到更多更高瑞的国际会议在上海举办?如何将上海打造成一个国际著名的会奖旅游目的地?

  “2006年,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并结合本土优势和特色,上海市旅游局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引入会议大使聘请制度。这些会议大使是各行各业的精英,替上海谋略和赢取国际会议落户。”陈平告诉记者,如今,上海会议大使已经从2006年的第一批7名,增加到2013年的89名,在未来将达到100名。

  上海仁济医院医生陈顺乐是会议大使中的一位。他不仅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免疫力领域的医学权威,而且在国际会议舞台上长袖善舞,2007年,成功张罗了3000人的国际红斑狼疮学术大会;2011年5月,他又成功促成首届国际自身免疫力与自身抗体学术会议在上海举办,吸引了500多名海内外医生参会。

  争取到一个“高精尖”的国际会议容易,但要争取到一系列国际会议、展览并使其长期落户上海,却是项艰巨且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为此,2010年4月26日,上海专门成立了会奖旅游推广工作组;2013年4月16日,上海市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全国成立了第一个专业委员会——会展奖励旅游专业委员会。

  “未来,会展奖励旅游专业委员会的工作之一就是推广《会议经营与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据陈平介绍,该《规范》是上海旅游局为规范上海会议服务市场、促进上海会议服务业规范化及专业化发展而制定的地方标准会议经营与服务规范,为全国首个会议服务行业地方性标准。

  “会议服务业标准化是会议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持,是规范会议旅游市场秩序和行业监督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等的重要手段,更是把上海建设成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必然要求。”陈平说。

  新局面

  2010年4月30日晚,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

  上海世博会创下了世博历史多个之“最”。仅就接待海内外游客而言,半年会期共接待了7308万人次,成为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进一步推动了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交通枢纽发展,推进了上海市服务行业的工作水准更趋于国际化、信息化、个性化,推动了人才队伍的全面建设,提升了上海会展旅游业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和实际经济效益。”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产业运行与企业发展研究所所长李仲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世博中心、世博文化中心等场馆的建成,使上海有能力承接超过1万人的大型海内外会议、奖励旅游以及其他盛大活动。

  然而,不少世博会举办地城市常见的后世博“空巢”现象,曾让许多人为世博会后的上海会奖旅游捏了一把汗。

  “世博会后,上海会奖旅游非但没有出现‘空巢’反应,反而越来越红火。”陈平表示。

  以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会议——国际会议与大会协会(ICCA)为例,ICCA第52届全球年会于2013年11月2日至6日在上海召开。这是该协会自成立以来,第一次把年会移师中国举办。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40名代表参加了此次年会,他们不仅了解了当地的文化和行业发展情况,也尽情享受了具有当地特色的餐饮、文艺表演等。

  在陈平看来,举办和招徕国际会议,能够提升上海的国际城市竞争力,推动上海会议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开创世博后上海会议旅游业的新局面。

  据国际旅游组织预测,中国在2020年将成长为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国及第四大出境旅游市场,中国作为热门商务会奖旅游目的地的地位将不断提升。

  “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经济中心,势必成为最具潜质的会奖旅游城市。”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而从自贸区以及一系列经济动作的上演,也看出上海的信心所在。

转载请注明:徐州旅游网 » 上海:发展会奖旅游,被动吸引到主动招徕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