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亚洲廉价航空如何拓展市场新增业务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0

  忽闻一夜春风来,廉价航空遍地开,一方面是廉价航空的开设热潮,另一方面,“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句中国古话同样适用于亚洲的廉价航空公司。

  日前,有4家亚洲廉价航空公司宣布了各自的合作协议。由新加坡航空持股32.7%的老虎航空表示,已与新加坡航空去年成立的廉价航空公司酷航达成一项联盟协议,在双方重合航线上实行联合运营、销售和营销。

  如果联盟协议获得监管机构批准,这两家航空公司都可以在未客满的航线上使用对方的飞机。这两家公司表示,联盟内容可能包括“统一定价与协调航班时刻,为实现系统无缝隙融合和互联互通铺平道路”。无疑,这与近年来国际骨干航空公司在黄金航线上实行的“联合运营”有异曲同工之妙。

  由于许多国家的监管规定不允许航空公司之间实施跨国和跨洲并购,因此航空公司只有想方设法绕开政府法规限制,开展这种深度合作,作为迈向整合的第一步。这表明,在亚洲航空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与运力过剩的双重压力下,亚洲廉航正在尝试“抱团取暖”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亚洲的低成本航空市场的发展潜力自不待言。近年来,随着亚洲的经济增长,能够坐得起飞机的中产阶级日益增多,航空大众化渐成趋势。为了“掘金”这个市场,越来越多的廉航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根据澳大利亚研究机构亚太航空中心的数据,廉价航空公司现在提供的座位数占该地区客机总座位数的一半以上。

  相比之下,易捷航空和瑞安航空等廉价航空公司只占欧盟市场的40%份额。而廉价航空公司在欧洲的发展历史至少是亚洲同业的2倍。

  然而,尽管亚航等亚洲廉价航空公司的增速惊人,但近年来本地区廉航却承受运力过剩之苦。原因是本地区的飞机订单多且密集,但却与日益拥堵的机场基础设施不相匹配,同时廉价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廉价航空公司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但运力大量过剩,同时一些航空公司发展过快,”航空中心驻新加坡分析师布兰登·索比表示。东南亚是全球唯一订购飞机数量多于在役飞机数量的地区。该地区还包括泰国、越南和菲律宾。

  这种压力与欧洲最大的两家廉价航空公司——瑞安航空和易捷航空——在欧洲的困境类似。他们也面临着欧洲的一些“后起之秀”日益严峻的挑战,包括挪威穿梭航空公司和总部位于布达佩斯的威兹航空。

  行业分析师估计,亚洲目前有45家廉价航空公司在运营,其中一些廉航例如越南的Vietjet是最近才成立的。老牌航空公司也进入了这领域,占廉价航空公司总数的1/3左右。规模较小的廉价航空公司可能比那些较老牌的航空公司更脆弱,但即便是后者也面临着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廉航之间的“抱团取暖”尤显重要。

  除了与酷航结盟之外,老虎航空也与印度廉价航空公司香料航空签订了一项3年期协议,旨在使印度城市海得拉巴和新加坡航线运营更加高效。同时,老虎航空还与中华航空合资在台湾成立了一家廉价航空公司;酷航则与泰国的飞鸟航空(Nok Airlines)达成协议,将投资8000万新元(合6400万美元)在泰国成立一家廉价航空公司,酷航将持有合资公司49%的股权。

  “借助战略合作伙伴的力量,在不对本公司资产负债表造成过重负担的情况下,有利于拓展现有市场及增强新市场的业务”。老虎航空首席执行官郭炳炎(Koay Peng Yen)这席话或许道破了廉航这种“分久必合”的本质,而对于廉价航空最为紧迫的成本控制而言,抱团势必是一种有益的战略。

转载请注明:徐州旅游网 » 观点:亚洲廉价航空如何拓展市场新增业务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