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旅游营销框架日臻完善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0

  "到2015年,上海将基本建成魅力独具、环境一流、集散便捷、服务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健全、旅游产品丰富多样、旅游企业充满活力的世界着名旅游城市。"随着这样一个宏伟而坚实的目标提出,2011年2月的早春阳光里,一位头发已经花白的上海老旅游人用这样一句话记录了他的刹那心得:"我们盼了多年。"这是上海历史上首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一幕。"惜春如金",每一个宏伟的目标依赖于有计划、有步骤的执行力。大会后仅仅两天,在市旅游局工作会议上,上海市旅游局道书明局长强调,在将上海建成世界着名旅游城市这一目标中,城市形象推广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营销城市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工作,关键是善于整合资源,找准载体,开拓视野,创新形式,讲求效果。开局之年第一要务是构建城市旅游营销的框架。

  品牌--"经典上海"表达的是城市气质

  如果说旅游营销就是讲故事,上海城市旅游营销就是一个太庞杂的故事。怎么讲会深入人心,怎么讲会突出优势?

  早在2008年,上海通过京津沪等地的巡回推广,鲜明地亮出了"经典"这面有上海城市气质的旗帜。2009年以来,更是通过"四季上海"的发布、"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的开发、城市记忆系列的策划、上海"必吃必购"评选的酝酿等多个子品牌活动,把"经典"一词的内涵不断丰富。

  其中,"四季上海"经过三年十二季的运作,已经成为"经典上海"的有力支撑。整个2011年的四季,仅仅发布现场就做了多种尝试:3月1日,淀山湖畔,新浪网的视频直播镜头第一次对准了"四季上海"春季发布会;夏季,第一次使用了上海交通广播电台的"透明直播车"在新天地直面公众人群;秋季,联合新浪上海微博进行了现场微博直播;冬季发布落地在世博博物馆,同时上线了"第一代上海手机导游"……

  刨去形式看内涵,"四季上海"本身就是上海城市旅游营销品牌化战略中的一块实验田。它以四季节令为题,把每一个季节原先零散的旅游信息收集提炼后向公众发布,并通过《四季上海》旅游消费信息导刊的发放,将信息传递得更为广泛。它是国内旅游消费信息采取"时尚发布"模式的首次尝试。它的三年十二季,积累了"世博前,世博中,世博后"上海及周边城市旅游信息的全部精粹。

  合作--

  世博主题从"沪生"到"互生"

  泰州市旅游局副局长申强的努力是长三角城市群体中"旅游新星们"的共同方向,目前《四季上海》的导刊中已经包括了杭州、宁波、苏州、泰州,按照部署,《四季长三角》作为《四季上海》的增刊,也正在积极酝酿中。

  一份信息导刊甚至成为区域合作产品的孵化器,在《四季上海》的推动下,2011年1月松江青浦金山三个区与市旅游局国内处、市旅游集散中心、大众国际旅行社和《旅游时报》共同策划推出"上海山水画"旅游产品。3月3日春季信息发布时举行了"上海山水画"启动仪式。3月18日至20日,在首届上海(国际)自驾游展览会上"上海山水画"展台亮相。4月,"上海山水画"产品在西安国内旅交会上推向全国。随着上海旅游局的国际旅游推介步伐,"上海山水画"甚至被带到日韩及欧美国家。经过一年运作,"上海山水画"顺利收官。据来自大众国旅的不完全统计,山水画游线的散客达到3500人左右,而其中松江一地寻访"山水画"的散客就达到了2000多人。

  事实上,一个周期更长、辐射更广的项目正在把各个城市交织为一个真正的旅游共同体。2011年春天,江浙沪旅游局一起主办的长三角世博主题体验之旅评出了"最受欢迎2010奖",颁奖仪式分别在浙江宁波和江苏泰州举行。

  经过第一个"2010"的实践,江浙沪决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沪、苏、浙三省市旅游局负责总体组织协调,合力推进"最受欢迎2010奖"长三角城市群旅游产品的促销。世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源自上海的概念,可谓"沪生",但是在长三角城市群的集体努力之下,不断得到扩展和丰富,正在"互生".12月6日,以"茶传古今,香飘中外"为主题的长三角城市群茶香文化体验之旅示范点和礼茶品牌遴选成果揭晓,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40个示范点和20个礼茶品牌榜上有名。这也是继2010年"长三角世博主题体验之旅"区域专项旅游产品荣获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旅游营销事件大奖后,长三角城市群第二个"主题+体验"系列旅游产品区域深度合作项目。

  至此,一抹寻常东方人家桌上的茶青,成为三地优势旅游资源再一次互相合作,互相PK,互相搭台唱戏的大舞台。

  宁波市旅游局副局长陈民宪是长三角"区域合作"的积极参与者、推动者之一。他认为经过世博会,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群在区域合作的道路上堪称表率:"长三角城市的旅游一体化有高度,有层次。有高度,我们正在共同打造世界第一城市群;有层次,在合作中,政府、企业、产品都有具体落实的项目,应该说从宏观到中观到围观各有可圈可点的部分。而合作中,上海一直的积极与主动正体现了他的胸怀。"

  融合--

  一个和十个

  合,并不仅限于地理意义,2011年,上海旅游就"体育旅游""文化旅游""旅游与交通建设""旅游与金融环境"等多个专题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旅游业发展需要多项产业配合发展,同时它的发展又具有很强的横向带动能力。"上海市旅游局道局长说:"目前梳理上海旅游营销工作,我们基本完成了'10+1'的融合框架"."10+1"在局长的笔记本上简明列出:"十"指现代农业、工业、商业、文化、金融、体育、教育、科技、医药、气象等领域与旅游业的融合,还有一个特殊的融合性旅游资源--红色旅游。

  "上海没有什么着名的山水景点,在传统意义的旅游资源概念中,上海缺乏优势。"道局长说,"所以我们做区域合作是借势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我们做产业融合是借势'大旅游'对于产业的拉升能力。合,就能得到更大的市场份额,就能提高影响力和知名度。"

  作为都市旅游类型的典型代表,上海旅游多年来自觉与城市其他产业相融合,在"10+1"的每一个类别中都有具体活动与项目。仅2011年一年,"世博农家变身上海人家""京沪高铁城市旅游合作""红色旅游十条主题线路""观F1、看中国、体验上海"等专项活动和产品无不体现出产业融合的潜力与魅力。

  2011年上海旅游节上,融合本身成了一道创新的风景。上海旅游局尝试与中国银联深度合作,通过银旅双方的密切合作,优化了旅游支付环境,完善了旅游综合服务,促进了旅游消费增长。据统计,旅游节期间,全市共实现银行卡跨行交易3260万笔,交易金额494亿元,同比增长5.5%和14%,而以62卡号开头的"银联卡"作为本届上海旅游节指定支付品牌,在上海地区累计发卡超过9000万张。"老上海味道"经典沪上美食的评选聚焦了人们对于上海美食文化的重新发现,激发了消费者的体验热情。同时与银联活动配套,近20家上海名牌餐饮企业参与了"刷银联上海旅游卡,享上海名菜品"优惠活动。在优惠活动期间,刷卡消费金额达数百万元,使广大市民游客享受到了旅游美食节带来的实惠。

  2011年即将合上大门,上海这座城市活跃地进入到新年倒计时的各个活动中,迎新敲钟、演唱会、折扣特卖……欢乐无数。品牌、合作、融合,三组关键词,每一组都有一个"口"字,而将上海这座百年华都造型成为令世界向往、惊艳的"着名旅游城市",绝对不是一篇"口头文章",必须一步步,一个个阶段,继续前行与探索。


(责任编辑:曾丽飞)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