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黄金周:旅游收入缘何下降,有何警示?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0

近日全国大部分省市公布了国庆黄金周旅游接待情况,其中上海市2015年黄金周期间旅游接待人数为881.75万人次,同比增长0.06%;旅游收入79.52亿元,同比下降3.72%。从绝对数值看,上海在人数及旅游总收入总量上确实落后,但我们也要看到,上海在旅游消费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优势显著。

shanghai150608

上海黄金周旅游收入缘何下降?对上海旅游行业有何警示?

将上海与全国其他地区、以及上海近三年的国庆黄金周旅游接待情况逐一进行了分析比较。

上海游客人均花钱多

从数据上看,上海国庆黄金周旅游成绩不及往年。对比上海近三年的相关数据,可以发现,上海国庆黄金周旅游收入以及旅游接待游客数量增速放缓,甚至出现了负增长。2013年及2014年上海国庆期间接待的游客量及旅游收入均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然后今年游客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旅游收入更是低于往年。

从绝对数值看,上海在人数及旅游总收入总量上确实落后,但我们也要看到,上海在旅游消费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优势显著。上海在全国各省市、直辖市、自治区的旅游接待人次排名中,位列第二十位,旅游总收入排名中位列第十六位。两个排名不一样,是因为上海旅游人均花费约901.84元,在全国省市排名中位列第五;上海单位面积旅游产值约125.42万元/平方千米,全国领先,且比位列第二的天津市高出近1倍多。

山东、四川省在旅游接待人数及旅游收入排行中均位列前三,但是其游客人均花费分别782.14元、591.52元,排名只有第八位和第十八位,旅游经济效益差距明显。

旅游人均花费最多的前四位省市或自治区分别是海南、新疆、黑龙江、青海。虽然排名第一的海南省人均消费水平是上海的近两倍,但上述省市地处边远,游客的花费中交通成本相对较高。由此可见,上海旅游消费水平和能级相对较好。与同为直辖市的北京、天津、重庆相比,上海人均消费略胜于天津,高于北京约200元,高于重庆约600元。

究其原因,上海在国庆期间举办的各类节庆活动为旅游消费市场创造了有利环境,特别是随着上海旅游节和购物节的影响力持续扩大,有效拉动旅游消费增长。

上海旅游业两大问题

但是,如果我们纵向比较这些年上海的旅游旅游消费效益,会发现这一数据连续下滑。2013年国庆黄金周到上海的游客人均消费约981.1元,2014年下跌至937.6元,2015年继续下滑至901.8元,可见上海旅游消费后劲不足,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型升级的任务依然艰巨,上海亟需从自身角度客观分析原因,积极顺应旅游业发展新趋势,为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提升后发动力。

不仅如此,上海在游客舒适度上也需要注意。七天假期中上海总共接待人数为881.75万人次,每平方千米上大概有游客1390人。这使得上海成为全国“最拥挤”的省市,紧随其后的城市为北京,约702人/平方千米,天津约639人/平方千米,上海比这两个城市拥挤的多。

旅游空间密度直接关系到游客舒适度体验,同时对城市可持续旅游发展、旅游安全等也将产生一定影响。但是由于上海面积狭小,高密度的游客人流仍然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因此上海需特别关注客流量实时监测、大客流管理等工作,同时提升上海旅游产品丰富度,增加来沪游客的时间选择,实现合理分流。

如何有效发挥上海旅游拉动消费引擎的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是关键。笔者建议,上海要深化都市旅游内涵,推动传统旅游观光进一步向休闲度假产业进一步转变,打造旅游消费品牌新亮点;要发挥迪士尼等重大功能性项目的综合效应,推动旅游开发向集约节约和环境友好转变,实现偏重追求速度和规模转向提升产业素质,进一步提升上海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作者:高峻,系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转载请注明:徐州旅游网 » 上海黄金周:旅游收入缘何下降,有何警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