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精华 54条治旅方略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0

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29日-30日在海口召开,会议研判认为:“十三五”时期,我国旅游业将继续处于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结构调整期和矛盾凸显期。

全球旅游五大趋势

1.各国纷纷制定旅游发展战略,以增强本国综合竞争力。世界已经进入“旅游时代”,旅游基本实现了休闲化、大众化和社会化,成为人们的一种普遍生活方式和基本权利。大力发展旅游业,正成为世界各国增强综合竞争力的战略决策。

2.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旅游业发展逆势而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国际游客达5.38亿人次,同比增长4%,预计全年增幅为3%-4%,继续超过全球经济增长速度。

3.旅游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及其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正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旅游业是世界公认的资源消耗低、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高的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业态,也是许多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

4.中国旅游对世界旅游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把脉世界旅游业大势,必须关注中国旅游走向。

5.国际旅游抗风险能力面临诸多挑战。暴恐事件、病毒疫情、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国际政治矛盾等问题形势严峻。

“他人”说中国旅游

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数据显示,自2012年起,中国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对全球旅游收入的贡献年均超过13%。2015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境外旅游消费继续位列世界第一。

全球商务旅游协会预计,2016年的第一个新趋势就是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务旅游市场。

美国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赴美旅游总数达300万人次,同比增长16%,人均消费6000-7000美元,远超其他国家。

韩国观光公社统计显示,2015年赴韩中国游客人均消费2200美元,给韩国带来的综合经济效益达220亿美元,约占韩国GDP的1.6%。

澳大利亚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赴澳游客达100万人次,总消费金额约355亿元人民币,澳大利亚仅用5年时间就实现了原定的10年计划目标。

美国《洛杉矶时报》说,旅行是中国一大消费热点,几乎所有受访者都有旅行计划。

《福布斯》称,中国游客成为全球规模最大且带来利润最多的游客大军,中国年轻一代更加追求出境游品质。

泰国《民族报》刊文说,中国旅游业是一个全球性的推动力,能够在今后一段时间充当可持续发展的发动机。

中国旅游将迎六大机遇

1.五大发展理念为我国旅游发展模式转变开辟了广阔天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将从根本上改善旅游发展环境,激发旅游发展动力。

2.旅游业的战略性地位日益凸显。我国已形成40亿人次的国内旅游市场,入出境市场超过2.5亿人次,旅游对经济和就业的贡献率均超过10%。旅游已成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指标,成为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旅游发展提供重要机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旅游产业要素供给的巨大机遇,也是激发旅游市场活力的巨大动力。

4.旅游政策红利正在加快释放。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系列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措施。中央预算内投资盘子显著加大对旅游的支持。旅游用地、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进境口岸免税等政策取得重大突破,延长旅游发展基金。这些政策红利将成为旅游业新一轮发展的强大支撑。

5.爆发式增长的旅游消费提供巨大发展动力。2015年我国GDP总量达67.67万亿元,人均GDP为5.2万元,约合8016美元。不过我国人均出游才为2.98次,离发达国家居民每年出游8次以上还有很大差距。2020年,我国人均GDP有望突破1万美元,旅游消费的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巨大发展动力。

6.各地发展旅游的热情前所未有,企业投资旅游的热情前所未有,人民群众参与旅游的热情前所未有。全国有30个省(区、市)将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或龙头产业加以优先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多数省(区、市)已建立起综合协调机制,部委办局联动,共同促进旅游业发展。许多大型企业集团进军旅游领域。

旅游投资六大特点

一、民间投资快速增长。民营企业投资超过5700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7%,同比增长39%。

二、西部地区旅游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旅游投资超过2700亿元,占全国的27%,比去年提高10个百分点。

三、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开发成为投资热点。全年乡村旅游实际完成投资2612亿元,同比增长60%;海洋旅游和邮轮游艇等中高档旅游产品投资增幅均超过60%。

四、在线旅游投资持续升温,“旅游+互联网”进程加快。全年旅游投资超过770亿元,同比增长42%。

五、大型集团企业加速进军旅游业,跨行业投资显著增长。2015年,百度、阿里、淘宝三大互联网巨头投资旅游业累计超过160亿元;万达集团与四川、广西、辽宁、重庆、河南、云南等省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文化旅游领域投资超过7000亿元。

六、旅游企业并购重组和走出去步伐加快。首旅集团150亿元收购如家酒店集团,锦江集团100亿元战略投资铂涛酒店集团。

“全域旅游”成新发展目标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必须转变旅游发展思路,变革旅游发展模式,推动我国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一是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管理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拆除景点景区管理围墙,实现多规合一,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旅游监管全覆盖,实现产品营销与目的地推广的有效结合。

二是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实行分类改革,公益性景区要实行低价或免费开放,市场性投资开发的景区门票价格也要限高,坚决遏制景区门票上涨过快势头,打击乱涨价和价格欺诈行为,改变我国旅游过度依赖门票收入的局面。

三是从导游必须由旅行社委派的封闭式管理体制向导游自由有序流动的开放式管理转变,实现导游执业的自由化和法制化。

四是从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细高效旅游转变,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引导旅游需求,实现旅游供求的积极平衡。

五是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加大旅游与农业、林业、工业、商贸、金融、文化、体育、医药等产业的融合力度,形成综合新产能。

六是从旅游企业单打独享到社会共建共享转变,充分调动各方发展旅游的积极性,以旅游为导向整合资源,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推动建立旅游发展共建共享机制。

七是从部门行为向党政统筹推进转变,形成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局面。

全域旅游示范区四项基本标准

(1)旅游对当地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达到要求;

(2)建立旅游综合管理和执法体系;

(3)厕所革命及公共服务建设成效明显;

(4)建成旅游数据中心。

放开导游自由执业

深化导游管理体制改革,从行政化、非流动、封闭式管理向市场化、自由化、法制化管理转变,取消“导游必须经旅行社委派”的政策规定,导游资格证终身有效,导游证全国通用。

1、开展改革试点,放开导游自由执业,取消“导游必须经旅行社委派”的政策规定,拓宽导游执业途径,建立导游服务预约平台,游客既可通过线上平台预约导游,也可线下自主联系,实现交易方式完全放开。

2、改革导游管理模式,取消“获得资格证3年未从业的,资格证自动失效”的政策规定,导游资格证终身有效,导游证全国通用,取消导游年审制度,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导游的常态管理,实行动态进出机制。

3、建立“投诉+仲裁”与巡回法庭的联合处理机制,以导游与游客平等、责权利对等为原则,依法治旅。

4、召开全国导游工作会议,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导游队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实现“进出、监管、保障、奖惩”四位一体,坚决依法处理导游队伍中的害群之马,依法保护导游的人身财产权益,禁止对导游乱收费。

5、各地成立导游协会并加强引导,要努力增加导游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劳模中的名额,提升导游社会地位。

2016年预期目标

2016年旅游业发展预期目标:国内旅游43.8亿人次,增长9.5%;旅游入出境2.63亿人次,增长5%,其中入境1.37亿人次,增长2.5%;出境1.26亿人次,增长8%。国内旅游收入3.8万亿元,增长11%;国际旅游收入1210亿美元,增长6.5%;旅游总收入4.55万亿元,增长10%。旅游投资达到1.2万亿元,同比增长20%。旅游直接就业2816万人,直接和间接就业合计7943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口的10.23%。

2015年,我国旅游业继续实现稳步增长。初步测算:全年接待国内外 旅游人数超过4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13万亿元。其中国内旅游人数达4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3.4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5%和13.1%,居民出游率达到2.98次。全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33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136.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0%和7.8%;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2亿人次,旅游花费104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0%和16.7%。全年旅游业对全国GDP的直接贡献为3.32万亿元,占GDP总量比重的4.88%;综合贡献为7.3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0.8%。旅游直接就业2798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11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

2016年全国旅游重点工作

1、咬定目标,精准施策,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

2、扎实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工作;

3、加大投资力度,推动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改善环境,提质增效,充分释放旅游消费潜力;

5、持续推进“旅游+”,着力推动旅游创业创新;

6、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7、大力整治市场秩序,推进文明旅游工作;

8、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加强公共服务建设;

9、积极主动做好旅游外交,拓宽中国旅游国际舞台;

10、深化内地与港澳、大陆与台湾旅游合作;

11、提升红色旅游发展质量,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综合效益;

12、加快旅游数据中心建设;

13、强化底线思维,防范风险,切实保障广大游客安全;

14、积极传递舆论正能量,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15、加强旅游理论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2016“治旅方略”54条

1.出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指南》;

2.规范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3.加大对创建工作的指导支持力度;

4.加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宣传交流;

5.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

6.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村乡村旅游资源普查,找准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对象;

7.创新乡村旅游扶贫投入机制;

8.加大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指导。

9.开展旅游行业“万企万村”结对帮扶活动;

10.加强制度供给;

11.突出抓好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12.优化旅游投资结构,推进重点领域投资快速增长,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13.丰富旅游产品,实施品牌战略;

14.完善旅游投资统计体系和信息发布制度;

15.加大入境市场推广力度;

16.积极发展旅游新业态;

17.大力发展旅游商品,提升旅游购物比重;

18.推动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

19.落实旅游购物退免税政策,新增一批进境免税店;

20.推进“旅游+”,开展国家旅游示范基地和示范城市建设;

21.推进“旅游+互联网”;

22.推进旅游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3.编制好《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24.完成重点旅游区域规划;

25.创新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加大旅游市场整治力度;

26.深化导游管理体制改革;

27.坚持文明旅游“两手抓”;

28.继续实施厕所革命建设行动;

29.实施厕所革命技术创新行动;

30.实施厕所革命管理创新行动;

31.开展厕所文明全面提升行动;

32.加强公共服务建设;

33.谋划大局、服务大局,积极推进高层旅游外交;

34.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开展旅游主题外交;

35.服务旅游产业对外开放,有效开展旅游务实合作;

36.着力提升入出境旅游安全保障和便利化;

37.深化内地与港澳旅游合作;

38.拓宽大陆与台湾旅游合作领域。

39. 加大合作开发市场力度。

40.建设红色旅游目的地。

41.积极发挥红色旅游扶贫富民作用;

42.开展红色旅游主题活动;

43.推进红色旅游国际交流合作;

44.国家旅游数据中心建设今年要初见成效,公布全国旅游基本数据,办好《中国旅游大数据》;

45.完善旅游安全法规制度;

46.建立健全旅游安全责任体系;

47.强化旅游安全监管举措;

48.完善旅游应急管理体系;

49.抓好10大“旅游亮点聚焦行动”、组织8大“旅游主题新闻宣传活动”;

50.构建7大“旅游新闻宣传平台”;

51.建设3支新闻宣传骨干队伍;

52.加强旅游研究;

53.实施旅游人才促进计划;

5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转载请注明:徐州旅游网 » 盘点: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精华 54条治旅方略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