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届红运会:红区点火把 运动传激情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0

  近日,全国首届红运会火把传递到湖南汝城。

  由国家体育总局支持、北京体育大学发起组织、中央电视台摄制、山东临沂莒南县承办的“经典红运,盛世中国”的首届全国红色运动会,火把传递活动以“红色运动会走遍共和国摇篮”为主题,红运火把传递车8月5日在革命摇篮井冈山采集火种,8月6日到达第二站——湖南汝城县,先后经过长阳、六安、延安、西柏坡等革命老区和红色城市,最终到达临沂莒南。

  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的汝城县,与粤、赣接壤,鸡鸣三省,水注三江(湘、珠、赣),是镶嵌在五岭山麓的璀璨明珠。毛泽东、朱德、任弼时、彭德怀、陈毅、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留下光辉足迹。大革命时期,这里农民运动蓬勃发展,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号的武装力量——工农革命军第二师,中国第一个工农政权——汝城县苏维埃政府,被周恩来等誉为“新湖南”,中共中央曾决定以汝城县为中心发动湘南起义;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在这里获得国民党第16军军长范石生的鼎力帮助,得以余后重生,振军再起;并在这里召开了湘南粤北各县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汝城会议,策划了湘南起义,汝城成为湘南起义的策源地。1928年3~4月,毛泽东率中国工农革命军一师一团从井冈山到汝城,接应湘南起义队伍上井冈山。红7军、红6军团征战汝城;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挥师汝城,达16天,在汝城人民的无私无畏支援下,浴血奋战,取得了濠头墟、苏仙岭、东冈岭、泰来墟、延寿阻击战等战斗的胜利,突破了国民党部署在汝城至仁化城口的第二道封锁线,为中国革命创立了千秋伟绩。红军长征队伍踏遍了这里的绿水青山。同年11月7日,毛泽东、朱德曾在这里拟定和发布《出路在哪里?》的著名文告,这文告具有“ 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的威力。这里孕育了朱青勋、邓毅刚、张琼等革命先驱,李涛、朱良才两位开国上将和宋裕和等开国功臣,留下了黄家村毛泽东旧居、朱德赠匾、半条棉被、红军借据、红军书、红军楼等众多经典故事和珍贵文物。首届红运会的火把沿着当年毛泽东来汝城接应湘南起义部队的足迹,从井冈山传递到汝城县。8月6日晚上,在汝城一中举行盛大的红色运动会欢迎仪式。大家载歌载舞,红旗如海,歌舞如潮,既是对个人修身立行的锤炼,也是对群众体育运动发展的期望,更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活生生的爱党爱国宣传教育。8月7日上午,在濂溪广场举行隆重的火把传递活动,由红色后代担任火把手,同万余群众一道传递红运会火把,把红色文化绵绵不断传承下去,将革命传统播撒在代代人心中,从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邝若刚、徐宝来)


(责任编辑:苏红网)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