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武夷山城村汉城考古遗址公园历史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0


  2013年12月18日,国家文物局通过专家会审把福建武夷山城村汉城遗址等31家考古遗址列入全国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立项名单,并正式对外公布。武夷山城村汉城遗址以其厚实的文化底蕴和无与伦比的价值,在全国申报的数十个项目中脱颖而出,高票入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这意味着经过50年考古研究,从“省保”到“国保”,再到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全国“十一五”百大考古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城村汉城遗址建设从此将翻开新的一页。

  城村汉城——“中国的庞贝”城

  武夷山城村汉城遗址,于1958年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时发现,1959年复查并试掘,经专家会审定名为“崇安城村汉城遗址”。1961年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文革”的原因,直到1980年,经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批准,由福建省博物馆组成崇安城村汉城考古队,对崇安城村汉城才开展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钻探和重点发掘。初步了解城址地下文物遗迹分布、遗址范围等情况。

  城村汉城遗址本体,现存城墙、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王殿垅东西水门、大型宫殿、干廊建筑群遗址、瞭望台、祭坛、水井等遗址。夯土城墙蜿蜒盘亘长达2896米。城外还有官署区、居民区、窑址、冶铁作坊、大型墓葬区等。

  自1981年以来,先后对城内“高胡南坪”甲组建筑基址、“下寺岗”建筑遗址、“东城门”和“北城门”遗址、城外“北岗”建筑遗址、“门前园”和“翁仲巷” 官署区遗址、后门山“岩头亭”的制陶窑址,城南的“福林岗”墓葬、城西的“元宝山”冶铁遗址、城北“牛山”闽越国贵族墓葬等进行考古发掘。并出土了相当数量的极具时代和区域特色的陶器、石器、铜器、铁器等遗物,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兵器、建筑构件等5000余件(套)。

  经考古和文献记载:该城为距今2000多年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后裔无诸等闽越国称王后于闽中所建。

  据史料载,秦统一后,废闽越王为君长,设闽中郡。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即帝位,念无诸有功,“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于是,无诸成为西汉中央王朝首封的闽越国国王。

  无诸与汉王朝保持和睦关系,积极吸收中原先进文化技术,发展生产,其冶铁技术达到较高水平,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人民安居乐业。由于他创建冶城,开辟闽疆,因而,他成为中国历史上闽越族的第一个卓著人物,被人尊奉为“开闽始祖”。

  由于闽越国的发展壮大,闽越国的对外扩张称霸,严重威胁西汉王朝的安全。元封六年(公元前111年)秋,东越王余善公开发兵反汉,刻“武帝”玺,自立为帝。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110年),汉武帝调遣四路大军平定闽越国。同年,武帝下令将此地居民全部迁徙到江淮一带,闽越王城从此结束了九十二年的建都史,闽越国遂沦为废墟。

  城村汉城遗址的发现及考古研究的不断深入,填补了中国城市发展史南部山地类型汉代王城实例的空白,为汉代王城遗址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所以也被海内外专家学者誉为“江南汉代考古第一城”。

  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城村汉城遗址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一步确立了城村汉城遗址的重要性。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遗产委员会协调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世界遗产项目协调员、英国考古学家亨利·克利尔夫妇和罗马古迹保护修复中心主任尤嘎·昭克赖特夫妇,参观考察后称城村汉城遗址是“中国的庞贝”城。

  申报“世界遗产”,保护更严格

  1998年,我们对汉城遗址开始了大规模整治、保护、展示工作,对各类遗迹采用了不同的保护措施。联合国“世遗”考察团(美国、意大利、匈牙利、澳大利亚、埃及、日本、加拿大等7国)到城村汉城遗址考察、验收。认为其符合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第三条等规定,“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莫洛伊考察武夷山汉城,他充分肯定了福建对这处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工作,非常赞赏王城博物馆的建筑形式,对城址的学术价值表示出极大兴趣,并给予很高评价。

  1999年12月1日,在非洲摩洛哥召开的世界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武夷山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获正式通过。城村汉城遗址成为“双世遗”的重要组成部分。

  申报世界遗产后,城村汉城遗址开始了更严格的保护: 2001年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专门批准成立了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为福建省文化厅直属事业单位,承担城村汉城遗址的考古、研究、保护、管理与宣传展示等工作。

  2002年5月31日,《福建省武夷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明确,由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和武夷山市文体局具体管理武夷山世界遗产,第一次从法律层面确定了武夷山世界遗产的管理机构。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负责管理城村汉城遗址世界遗产。

  申遗后,我们又在城村汉城遗址周边做了大量的考古调查,逐步了解城村汉城遗址和遗址周边的冶炼作坊区、制陶窑址区、墓葬遗址区、官署遗址区、居民遗址区等。并委托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武夷山城村汉城遗址总体保护规划》,并于2006年通过了国家文物局的审查批复,于 2007 年由福建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实施。

  2006年12月,城村汉城遗址入选国家“十一五”大遗址保护100处重要大遗址名单。其中:遗址重点保护区80公顷,一般保护区400公顷,建设控制地带1460公顷。自此,城村汉城大遗址成为福建地区目前最大的野外考古遗址,也是目前全国唯一被申报为世界遗产的汉代王城遗址。

  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自申遗和建馆以来,已先后接待了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逾百万海内外旅游者、数十万中小学生,是武夷山重点对外旅游参观窗口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成为武夷山最具文化底蕴的旅游线路。

  考古遗址公园的立项和建设

  进入21世纪后,考古遗址公园这一概念正式进入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此后,国家文物局相继批准了秦始皇陵遗址公园和圆明园遗址公园等的建设,这尤如春风给城村汉城遗址保护带来勃勃生机。2009年12月,国家出台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试行)》,鼓励全国有条件的大遗址,为促进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与利用,有效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积极申报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

  城村汉城遗址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已申报世界遗产的汉代王城遗址,城村汉城大遗址公园建设也是福建省最重大的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做好这一宏伟的工程公园项目建设,有利于“从被动的抢救性保护到主动的规划性保护;从补丁式的局部保护到着眼于遗址规模和格局的全面保护;从单纯的本体保护到涵盖遗址背景环境的综合性保护;从画地为牢的封闭式保护到引领参观的开放式保护;从专一的文物保护工程到推动城市发展、改善民生的文化工程;将大遗址保护从仅靠文物工作者孤军奋战的行业行为,晋升为得到广泛理解和参与的社会文化公益事业”(单霁翔语)。

  城村考古遗址公园定位在以保护、阐释、展示、传承城村汉城遗址价值为核心的考古遗址公园,以城村汉城遗址及周边环境为主体,具有保护、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闽越国文化考古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文化活动空间,具备文物保护、生态涵养、科研教育、休闲游憩、文化娱乐等多功能的综合性城郊公园。

  怎样“让大遗址如公园般美丽”已摆上议事日程,我们将围绕建设闽越国文化露天博物馆、闽越国文化考古科研教育基地、在满足考古科研工作条件的同时,逐步实现考古科普与教育工作双丰收。

  因此,城村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目标已确定为逐步实现城村汉城遗址文物保护工作和考古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开展;逐步实现城村汉城遗址的文物价值与社会价值;逐步打造以闽越国文化文化考古科研教育基地;逐步实现城村汉城遗址保护与武夷山市、武夷新区城市建设、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建设以城村汉城遗址为核心的集科研教育功能、生态涵养功能和休闲娱乐功能于一体的人文地标;带动构建以闽越王城价值特征为核心的武夷山市文化建设主体、城市建设文化形象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为此,城村考古遗址公园将坚持可持续原则。首先,考虑到土遗址的脆弱与不可再生性,规划及以后的任何工程方案都必须充分保证遗址本体的安全,以实现可逆性。其次,在可逆性的基础上,考虑到城村汉城后续的考古和研究工作可能会补充、修改目前的认识,同时随着遗址保护与利用理念的变化与发展,公园规划留有充分的余地,以便适时调整、更新。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