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计民生 建设幸福沛县

发布时间:2016-11-01 22:44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16

民生幸福是改革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建设更高水平小康沛县的征程中,群众对民生保障和改善也有着更高的期待。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指出:要着力实施好10大类69项为民实事工程,推进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构建共建共享、充满活力的和谐发展格局。民有所盼,政有所为,我们要时时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为民解忧,为民谋福祉,用自己的“辛苦”指数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把建设幸福沛县的蓝图描绘得更加美丽。

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要持续实施普惠举措,让群众生活更富裕。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创业能力,从而加快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释放全民就业增收的能力与活力。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群众勇于创业的新机制,并通过项目推介、税费减免、资金支持等实实在在的措施,畅通民众创业投资的渠道,掀起全民创业的热潮,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更多的群众富起来。

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要均衡优质资源,让群众生活更有保障。全面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动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扩大各类社会保障覆盖面,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保险扩面提标,让城乡居民享有同等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科学制定新一轮学校布局规划,建设学校优质发展共同体和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缩小城乡、校际差距。稳步推进医药价格综合改革,不断提升公共卫生、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水平。针对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结合好人沛县建设,创作一批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艺作品,送到田间村头,以优秀的文化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弘扬主旋律,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文化服务的同时受到正能量的感染和鼓舞。

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要优化社会治理,让群众生活更加安心。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是最需要社会关爱的群体,要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帮助农村留守人群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生活无忧、内心温暖。同时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完善群众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让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得到妥善解决。实施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的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构建和谐社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和卫生安全问题,要不遗余力地做好管理监督,确保群众工作愉快、生活舒心。

  • 上一篇:邳州:王强调研城建重点工程 要求保质量保安全
  • 上一篇:邳州市开展全市老年人信息采集工作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