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鼓楼区如何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发布时间:2016-11-02 09:21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18

 

这个夏天,鼓楼区的中小学生们过了一个色彩缤纷的暑假—— “雏鹏展翅”青少年暑期自护成长营、“炫彩假日我成长”主题夏令营、“变废为宝,争做环卫小使者”等活动,精彩纷呈。这是该区手挽手志愿者服务队、福援志愿者服务队等社会组织为孩子们精心打造的一场场暑期主题活动。
  在鼓楼区,像这样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已超过1000家,数量位居全市首位,它们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参与力量。
  扶上马——敢于“破冰” 引导社会组织破土
  说起鼓楼区社会组织的集中“破冰”,还要从一组数据看起:2010年以前,鼓楼区依法登记注册社会组织仅59个;截至2015年8月底,全区依法登记社会组织已达到1015个,占全市24%,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老龄问题、留守儿童、失独家庭……社会问题多样化,随之而来的需求也渐渐多样,一大批社会组织应运而生。2009年以来,鼓楼区发现和挖掘一批自发产生、群众基础好、公益性强,但尚不具备注册登记条件的社会组织,对其加强规范、引导和管理,“储备”了大批草根社会组织,为近年来社会组织登记呈井喷态势增长打下坚实基础。鼓楼区以政策和资金扶持将这些社会组织“扶上马”,边发展边规范,辖区社会组织呈现出发展速度快、涉及领域广等特点,社会功能初步显现。
  目前,该区社会组织覆盖全区公益慈善、救灾救助、扶贫济困、公共卫生、文体教育、科技推广、城乡社区建设等众多领域,为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互动,提供了重要平台。
  送一程——积极培育孵化 规范组织发展
  一些社会组织登记成立后,面临着项目不多、经费不足、人员素质不高等许多困难和问题。将他们 “扶上马”后,如何能够“送一程”,引导其迸发正能量?
  2014年,鼓楼区投入30万元设立社会组织专项发展资金,并投资20多万元在琵琶街道邻里中心建起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区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依托中国矿业大学的专业指导,重点扶持萌芽型、初创型、枢纽型的公益机构,提供孵化培育、能力建设、信息交流、成果展示、政策咨询、项目指导等一站式便捷服务。
  连心家园是一家成立于2013年10月的社会公益组织,旨在为失独家庭搭建一个相互倾诉、相互交流和开展服务的平台。负责人罗慧娟回忆说,连心家园刚成立时,一直苦于没有固定活动场所,也没有人来指导他们如何规范运行,活动有一搭没一搭地开展,一些人参加过几次活动就不愿意来了。去年入驻了孵化基地,“感觉豁然开朗”,不仅有了固定场所,而且矿大的专家会定期进行专业化运作指导,连心家园的建设慢慢走上了快车道。
  今年7月,鼓楼区举办了以“社会组织运作和发展”为主题的社会组织论坛,聘请专家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专业指导。“鹏程社工服务中心的李教授告诉我们,非营利性不代表不能筹措资金,可以适当筹集一些活动经费。这一下子为我们点开了思路。”彭校社区主任薛丽英说,自己辖区活跃的16家社会组织在实际运行中都面临经费紧张问题,后来大家集思广益,9月初尝试办了一次剪纸和书画作品拍卖会,为社会组织的发展筹措了不少资金。
  引好路——激发内生动力 彰显组织活力
  扶上马,送一程,后面的路还要靠社会组织自己走。
  为推动社会组织持续发展,去年以来,鼓楼区多次举办公益创投活动,内容涉及社区为老、助残、妇女儿童、救助帮困等公益服务项目。鼓楼区民政局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公益创投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导和评估,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培养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能力,以服务辖区居民多种需求。
  7月底,鼓楼区举办了“社工无界,两岸传情”两岸社会组织管理与创新发展交流活动,鼓楼区民政局与台湾中华组织发展协会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资源整合、互鉴互补、人才培养、公益服务等方面进行互动合作。
  如今,雪梅组合艺术团、幼儿国学班、助残基地、女性文化研修班等一大批热心公益、传播正能量的社会组织正在茁壮成长,成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参与力量。“下一步我们将在社会组织的规范监管上下功夫,着重提高他们自身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其内生动力,推动健康有序发展。”鼓楼区民政局局长李从健说。

  • 上一篇:铜山倪园村生态旅游拉动经济发展
  • 上一篇:鼓楼区召开全区创建省级卫生应急工作规范区动员大会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