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银杏产业 实现银杏富民

发布时间:2016-11-02 09:40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9

深秋时节,邳州大地满目金黄,古老的银杏展现出迷人的风采。邳州是银杏之乡,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拥有全国唯一的银杏博览园和全国最早的银杏GAP基地。银杏给邳州城乡带来了美丽,给百姓带来了富裕。为了让银杏更好地造福邳州人民,邳州市委常委会组织了银杏产业发展集体调研,并广泛听取了业内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谋划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富民,确立了以富裕百姓为根本、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三产融合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银杏产业发展路径,让银杏更好地造福百姓、荫泽子孙。

让种植品质更优。多年来,邳州市的银杏种植规模面积不断扩大,走在了全国前列,但种植结构还需要优化、品质还需要提升。要围绕银杏种植的区域、规模、结构、管理,统筹协调,科学规划,既要巩固面积,也要调整结构,更要提高品质。瞄准国际种植标准和产业标准,改良土壤,创新技术,科学管理,有效防止病虫害,着力打造标准化、规范化银杏种植基地。

让产业层次更高。发展银杏产业,是我们一直不变的追求,是打造邳州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抓手。要成立专门机构,进一步加强对银杏产业的开发研究,以铁富银杏特色产业园为平台,加快银杏产业集聚,大力推进产业链延伸。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推动银杏产业向高端发展,加快形成一条以药品生产为主攻方向、以食品加工为产业基础、以苗木交易为重要渠道的银杏产业特色发展之路。要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加快制定银杏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让富民能力更强。“银杏树,摇钱树;哪里栽,哪里富。”邳州人民对银杏有着深厚感情,银杏给人民以丰厚回报,让众多的邳州百姓走上了富裕路。发展银杏产业,目的是为了群众、办法是依靠群众。“根须旺,干才壮、叶才茂、果才盛。”要建立健全引导、扶持机制,千方百计保护群众银杏种植的积极性,夯实银杏种植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干部不领,水牛掉井。”党员干部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贴近群众上门服务,围绕资金投入、种植技术、管理养护、市场销售等重点难点问题,明确责任,跟踪帮扶,推动银杏产业富民增收。

让生态景观更美。天下嘉木,银杏至美。邳州是一片银杏的海洋,也是一方美丽的胜境。银杏“时光隧道”深邃幽远,如同童话世界;银杏湖风景区秋色连波,是银杏与水的完美结合;白马寺古银杏玉树虬枝,见证着历史的变迁;30万亩银杏林海,每逢秋季,碧云天,黄叶地,漫步其中,让人感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这几年,我们在城市景观绿化中栽植银杏这一乡土树种,假以时日,邳州必定会呈现“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迷人景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银杏树就是邳州大地上搬也搬不走的金山银山。我们要打造邳州特色生态,让邳州银杏甲天下。

让文化品牌更响。文化的力量总是润物细无声地滋润人的心田,涤荡人的灵魂。“姊妹树”古树新枝,诉说着邳州岁月的沧桑;“联姻树”相依而生,象征着人们美好的爱情;“抗战树”浴火重生,体现了邳州人民坚强不屈的精神……每一棵古银杏树都有一段荡气回肠的动人故事,这是邳州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银杏已经成为邳州的文化符号,已经成为邳州人的品格追求。近年来,我们举办银杏文化旅游节,确定了以银杏为主题的城市形象,着力打造以银杏湖旅游风景区为代表的银杏景观,开掘银杏的文化内涵,开发银杏旅游文化产品,目的就是让银杏文化品牌更响、更靓。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俯下身子、耐住性子,脚踏实地、持之以恒,邳州的银杏产业就一定能够写就一篇富民的大文章。

  • 上一篇:新疆奎屯市中小企业代表团来贾学习考察
  • 上一篇:省旅游局检查组到新沂市验收四星级乡村旅游点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