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我市代表畅谈幸福徐州建设

发布时间:2016-11-02 10:44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15

    今年全国“两会”最突出特点是,议题由过去的重增长、促发展,向“让人民更幸福”转变。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代表、委员,讲话、提案都鲜明地体现出这一特色。怎样才能让城市发展与百姓“幸福指数”保持同步提升,成为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我市代表热点议题。

  代表们认为,评价一座城市里的人是不是幸福,不仅取决于经济总量和均量,还取决于一个地方的自然生态、人居环境、安全状况、社会氛围,以及人的精神状态等等。对于徐州而言,最重要的是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不缴别人缴过的学费,切实走出一条城市科学发展之路。所以,在打造充满竞争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同时,徐州提出了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型城市、充满魅力的生态园林城市、充满幸福感的和谐城市的奋斗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引下,近年来徐州城市发展发生了质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城市规模的扩张上,更体现在城市内涵的升华上;不仅体现在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上,更体现在人们内心幸福感的提升上。

  缪协兴代表认为,徐州人的幸福,来自现代化的城市功能。近年来,徐州以区划调整为契机,全力打造区域性产业、交通、商贸、教育医疗、物流、旅游、金融、文化八大中心,科学布局建设艺术馆、音乐厅、规划馆、档案馆等一大批城市公共服务项目,积极推进高铁站区、观音机场改扩建、火车站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为广大市民提供全方位高效便捷的城市服务,带来高品质的城市生活。

  陈萍代表认为,徐州人的幸福,来自优美宜居的城市环境。近两年,徐州围绕改变煤城灰色形象,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先后投资20多亿元在市中心黄金地带建成一大批精品园林,对市区72座山峦、7个湖泊和3条河流沿岸以及采煤塌陷地、工矿废弃地实施以绿化为主的生态再造,这些都极大地增强了市民的幸福感。

  赵长胜代表说,徐州人的幸福,来自科学高效的城市管理。徐州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建立完善“大城管”体制,推广市场化运作模式,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管网格化、数字化体系,引导市民革除生活陋习、培养文明习惯,城市科学管理、规范管理、长效管理水平显著进步。徐州这座老工业基地,不仅正变得越来越美丽、富足,而且正变得越来越文明、有序。

  阎丽娟代表指出,徐州人的幸福,来自积极向上的城市文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人文精神的塑造,大力培养各级干部“勤学习、善操作、会落实、能创新”的特质,大力倡导广大市民“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争先创优”的精神,通过每年举办全市性的创新奖评选,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了推动城市发展、造就城市幸福的精神支柱。

  • 上一篇: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义务植树活动
  • 上一篇:张敬华调度我市农信社改制组行工作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