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城市签协议推动一体化 明确今年11项重点工作

发布时间:2016-11-02 10:56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16

  5月10日,徐州、淮北、济宁、连云港、宿迁、宿州、商丘、枣庄八市市长或分管市领导出席了第二届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城市市长会议。在本届会议上,8个城市明确了今年重点推进的11项工作,其中徐州负责推进区域间交通联网畅通和科技合作。

  完善信息联网、网上联控等警务协作机制

  5月10日,在第二届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城市市长会议上,8个城市明确了今年重点推进的11项工作。这11项工作重点涉及区域警务协作机制、区域交通联网、区域科技合作和旅游合作等内容,各市各有分工。

  其中在完善区域警务协作机制方面将进一步完善“打击联手、整治联动、治安联防、维稳联管、信息联网、网上联控”警务协作机制,开发建设警务协作平台和pgis警务地理系统,充实省、市农村交界地区治安联防力量,共同维护区域治安稳定。

  共享连云港港和区域航空港

  为成立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物流合作联盟,建立互惠互利的物流合作、信息共享机制,制定统一的物流优惠政策,支持本地物流企业优先选择连云港口岸作为进出海通道。

  建立徐州、连云港、济宁三个机场货运联系制度,协调统一货运运价政策。

  共同在核心区各城市发展货运代理,设立机场货运点。以观音机场开通航空邮路为契机,争取各市邮局与观音机场签署合作意向,发展航空邮运业务。推进机场串飞航线落实,加强对台航线合作。

  推进区域间交通联网畅通

  今年将推进新沂至宿迁高速公路、连云港北疏港高速公路建设,开工建设徐州至明光高速公路、徐州至济宁段高速公路;

  加快推进徐连客运专线、连淮铁路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

  实施湖西航道一期整治工程,推进“亿吨大港”建设;

  加快建设310国道徐商段、249省道新沂至宿迁段、236省道连云港段、344省道沭阳至连云港段,并争取开工建设252省道塔双公路北延至山东交界段等省际、市际干线公路。

  此外,今年力争在兖矿集团、淮北矿业集团等矿山建设1—2个“感知矿山”物联网示范工程,建成淮海经济区技术交易中心。

  完善企业家和金融合作

  今年将筹建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企业家联合会秘书处和工作网站,建立各城市企业联合会、会员企业的联络机制;上半年召开座谈会,商讨成立核心区城市商会联谊会,定期开展活动;举办区域金融发展与稳定研讨会。

  联合宣传促销旅游

  打造汉文化精品游、红色旅游精品游、环微山湖游和山、海、泉休闲度假游等区域旅游精品线路,围绕“两汉文化”、“运河文化”等主题词开展联合宣传促销,围绕宣传活动、市场互换、客源互送全力加强旅游合作,推进无障碍旅游服务。

  扩大医保异地结算范围

  今年将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工作,完善定点医疗机构准入和退出制度,协调各市互认对方确定的定点医疗机构,逐步建立异地就医经办服务协作机制。

  此外,今年将通过联合办学、委托培养等方式扩大区域内高技能人才培养,积极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区域内职业技能人才交流与合作。

  进展
  8市共同签合作协议

  2010年5月,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城市第一届市长会议在我市召开以来,8个成员市积极落实《关于加快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的意见》、《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合作与发展协调机制》和《2010年淮海经济区一体化建设重点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明显实效,实现了淮海经济区一体化建设的良好开局。

  在5月10日举行的第二届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城市市长会议上通过了《2011年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重点工作方案》。8市共同签署了《旅游合作协议》、《关于共用连云港港的合作协议》。淮北、宿州、徐州3市签署了《关于建设城际快速通道的合作协议》。淮海经济区核心区8个城市表示将积极推动2011年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重点工作,促进淮海经济区一体化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为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
  8个城市实现一体化

  据了解,率先进入核心区的8个城市,面积和人口约占淮海经济区的37.3%和38.5%。按照核心区一体化的构想,未来这8个城市将在交通、产业、市场准入和物流、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旅游业、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实现一体化,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今年,淮海经济区核心区8个城市合作的深度、高度、领域都向纵深迈进,力求通过区域间深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推动淮海经济区发展规划早日上升为国家战略。

  专家
  促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据徐州师范大学吴元学教授介绍说,打破核心区行政区区划界限,促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是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的关键“突破点”,目前的一系列的举措正一步步将“一体化”的梦想变成现实。“8个市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区位交通各有优势,企业在这几个城市之间可以跨市投资取得更大效益。”吴元学教授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区域竞争的日趋激烈,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地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淮海经济区迫切需要整合资源,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 上一篇:王陵城管启动市容“阳光考评”
  • 上一篇:我市举行地震应急救援综合演练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