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考古活动9日在徐州举办,30多位中学历史老师汇集徐州

发布时间:2016-04-11 13:30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184

4月9日,公众考古活动在徐州市举办,此届活动由南京博物院、徐州博物馆联合举办,活动主题为“汉·晋——探寻贵族墓葬的地下空间”,来自全省各地的30多位中学历史老师汇集徐州,听考古专家讲座,参观土山东汉彭城王墓、邳州新河西晋贵族墓葬群两处考古发掘现场。
     徐州市土山汉墓考古发掘去年组织了多次公众考古活动,广受社会各界好评,在去年江苏省考古学会组织的田野考古奖评比中获得了公众考古奖,与省内其他城市分享交流公众考古经验。为此,南京博物院与徐州博物馆联手,组织实施了此次“汉·晋——探寻贵族墓葬的地下空间”公众考古活动。此次公众考古活动的参与者全部为省内各地中学历史老师,他们通过此前在南京博物院网站报名选择产生。
     9日上午,30多位历史老师首先来到徐州博物馆学术报告厅。在这里,土山汉墓考古发掘领队、徐州市考古研究所所长耿建军先生通过PPT展示,作了一场主题为“考古新发现与中学历史教学实地考察与研讨”的讲座,介绍了土山汉墓的发现、发掘情况。讲座结束后,老师们在耿建军的带领下,细致参观了正在考古发掘中的土山二号墓和陈列展出的土山一号墓。通过旅游参观交流,有的历史老师才知道南京博物馆展出的银缕玉衣、鎏金兽形砚正是出自土山汉墓。
     当天下午,30多位历史老师来到邳州市新河镇煎药庙村的西晋贵族墓葬群考古发掘现场。这里经过考古勘探,发现未被盗扰的西晋高等级贵族墓葬9座。目前,考古队正对墓葬进行考古发掘,其中,一号墓出土了玻璃碗、玳瑁耳杯、青瓷壶等精美文物。根据墓葬形制与出土遗物分析,新河墓地可能与西晋下邳国王室墓地有关。现场领队、南京博物院马永强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墓葬群的发现经过和考古发掘的新发现,并带领大家参观了墓葬群出土的精美文物。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则斌还向大家介绍说,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给社会带来了动荡,现场的考古发现也验证了这一点。比如,出土武器的墓葬通常为男性墓主,但新河墓葬群中有的女性墓主也随葬了“弩机”,这种情况反映出女性在当时也是要拿起武器的……现场精彩的介绍让历史老师们听的津津有味。
     来自南京十三中锁金分校的历史老师李学鹏说,作为历史老师,大学时除了通史,也学习过考古学,但是到考古工地现场,近距离接触文物是第一次。参观土山汉墓、新河西晋墓葬群后,感到非常震撼。目前的中学历史课教育和考古新发现,存在一定的脱节,课本更新的比较慢。比方说,非常著名的‘司母戊鼎’,考古界已经考证应为‘后母戊鼎’,但课本上还是‘司母戊鼎’,如果学生把答案写成‘后母戊鼎’,我只能说学生的知识面比较广,但对比标准答案,算答错了。通过这次公众考古活动,学到了很多东西。在学校我们是学生的老师,但在考古现场,我们是学生。”
     南京博物院研究员、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表示,考古发现改变、改写了很多以往的认识。比如,此前扬州隋炀帝墓的发现,只有25平方米,陪葬品也非常简陋,而史书上对隋炀帝描绘的比较暴虐、不堪,考古新发现就需要重新审视、认识这位开运河、筑长城的隋炀帝。“考古人员是历史真相的发掘者,历史老师是历史文化的传递者,把考古新发现的历史信息在第一时间传递给历史老师,把历史文化资源和社会分享,是开展这次公众考古活动的主要目的。”

  • 上一篇:“江苏省放心消费创建先进单位”评定结果公布,徐州乐园位列其中
  • 上一篇:用摄影赞美徐州的春天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