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集团四大制造基地竣工投产暨产品下线仪式隆重举行

发布时间:2016-11-02 12:14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19

  6月25日上午,在位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徐工装载机智能化制造基地内,嘉宾满座,客商云集,恢弘的厂房和“金”色的徐工设备交相辉映。以“新格局、新腾飞”为主题的“徐工集团全地面起重机、装载机智能化、混凝土泵送机械、混凝土搅拌机械制造基地竣工投产暨产品下线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巡视员、副司长刘贤利,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于清笈,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苏子孟,市领导曹新平、朱民、刘忠达、庄华平、夏文达、张彤、张赴宁、李坚,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丁维和以及来自海内外的400多名客户、供应商、经销商代表和员工代表等近千人出席这一盛大仪式。国内外30多家主流媒体共同聚焦这一行业盛典。

  作为连续23年的行业龙头企业,徐工集团在取得经营效益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围绕“千亿元、国际化、世界级”的宏大战略目标,持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和培育一批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基地,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效应。早在2010年,徐工集团就启动实施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达40余项,“四大制造基地”于2011年正式开工,今年6月提前竣工投产,行业平均水平需要24个月完成的技改,徐工集团平均仅用12至14个月,再次创造了行业技改和产业升级的标杆。

  全面竣工投产的徐工四大基地总占地约3000亩,总投资120多亿元,集聚了全地面起重机、装载机、成套混凝土机械三大领域最前沿的工艺技术和最尖端的工艺装备。“四大基地”将新增5000台中大吨位起重机、4万台中大吨位装载机和2万台成套混凝土机械产出能力,达产后将新增总产能近40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全新的徐工机械。这个在“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徐州拔地而起的工程机械现代化工厂集群,标志着徐工“十二五”一次至关重要的产业升级和战略转型,代表了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成果。

  曹新平在讲话中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徐州按照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一战略部署,经过几年的努力,初步实现了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2011年底,顺利完成了老工业基地三年振兴计划,形成了六大千亿元产业、10个百亿元企业,在苏北地区率先以市为单位建成了小康社会。近年来,徐工集团高扬创新的旗帜,努力做优做强做大企业,连续23年销售收入位居全国工程机械首位,去年底销售收入达到870亿元,位居全球第五位。特别是这次大手笔打造的四大制造基地,无论是投资规划、建设标准、产品工业和技术装备水平,都是国内外一流的,它必将使徐工集团如虎添翼,为打造世界级企业打下坚实基础。衷心希望徐工集团继续发挥品牌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努力推进技术管理和品牌创新,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核心竞争力,使徐工集团真正成为全球工程行业的领军企业,为徐州“两个率先”作出更大贡献。祝徐工集团再攀新高峰,再创新辉煌!

  刘贤利说,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代表性企业,徐工集团通过自身调整变革,自主创新,走出了一条地方国企变革创新、裂变发展的成功之路。我们相信,支撑徐工集团千亿目标四大板块基地的投产发力,必将有效释放行业龙头积聚的优势,为徐工新一轮国际化大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注入强劲的动力和实力,为徐工全球布局和加速推进“十二五”3000亿元目标进程发挥出强大的战略协同效应。

  与会嘉宾和用户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徐工四大制造基地厂区。参观者无不为恢弘大气的厂房、全球前沿的工艺技术、尖端的制造装备、一流的生产布局、精益的制造能力和员工饱满的精神面貌所吸引,发出了阵阵赞叹声,对徐工乃至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强大的竞争实力和发展前景欢欣鼓舞。在参观过程中,新基地投产的首台全地面起重机、首台混凝土泵车下线仪式相继在各个基地隆重举行,这一天真正成为了举世关注的工程机械行业盛事,更成为全体徐工人难忘的盛大节日。

  • 上一篇:曹新平朱民会见瑞拉文先生
  • 上一篇:我省抗旱进入关键阶段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