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汪区:贾汪区“十大行动计划”演绎贾汪新跨越给力“十二五”

发布时间:2016-10-15 18:51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83

    贾汪区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八项工程”,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融入主城区、建设副中心”的要求,科学制定跨越发展“十大行动计划”,在新的起点上开创贾汪跨越发展新局面。

    一、融入主城区行动计划。

    完善城市、交通、产业、生态空间布局等各项规划,主动承接市区辐射,迎接高铁时代,集聚发展要素,增强发展活力,把贾汪建成区位独特、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城市副中心。到“十二五”末中心城区达到24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5万人以上,城市化水平突破60%。一是加快构建现代化交通体系。重点实施“十大交通工程”,加快构建贾汪城区与市区、风景区、乡镇之间通畅便捷的交通体系。二是加快建设徐州市副中心。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景观提升、公共服务、民生实事、三产繁荣五大工程。三是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强中心镇创建和新农村建设,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民进城步伐。

    二、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

    围绕建设“全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验区”目标,主动承接国际和国内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大力推进工业优化升级,提高工业经济的规模和质量,壮大产业集群。到“十二五”末全区新兴产业产值超2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5%,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增长率达到35%以上。一是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能源热力,重点抓好东方热电燃气发电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阚山电厂二期前期筹备工作;冶金煤化工,实施东兴能源二期工程,支持成日钢铁做大规模,延伸腾达焦化、强盛煤气、宝丰特钢等企业的产业链条,建设全市重要的冶金煤化工生产基地;新型建材,抓好中联水泥二期、龙山水泥二期项目建设。二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创新型经济培育,重点抓好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实施规模企业培育壮大计划。着重抓好徐轮橡胶、宝丰特钢、金浦钛白粉等企业的技改扩能,加快形成一批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四是实施骨干企业上市经营计划。将骨干企业分成重点推进、重点培植和重点关注三个梯次进行分类指导和培育,积极做好永鹏科技、建平化工上市准备工作,力争三年内有2—3家企业上市经营。五是加快“一园两区”工业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徐州工业园区产业配套和设施配套建设,加强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共建,打造苏北省级先进开发区;完善青山泉和江庄工业集中区发展规划,打造全市具有示范效应的镇域工业集中区。

    三、服务业提升行动计划。

    到“十二五”末力争建成国家4A级风景区2个,具有市级以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6家,全区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一是大力振兴旅游业。依托潘安湖湿地公园、大洞山风景区、督公湖、万亩桃园四大景区,加快发展乡村旅游、观光旅游、生态旅游、农家乐等旅游业态,打造药师佛文化、生态湿地文化、山水文化、乡村农家乐文化四大品牌。二是大力发展物流业。重点推进双楼港物流园、阚山港口物流园等六大物流业集聚区建设;实施不老河通航工程,促进运河物流业加快发展。三是大力提升城区商贸业。加快打造老城中央商贸区,积极开发新城核心商务区,规划建设南湖生态商务区,形成三大片区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四是加快培育服务业重点企业和服务业集聚区。以双楼港物流园、中捷钢材物流、中石油徐州油库等企业为重点,建成一批销售收入超30亿元现代服务业企业;高标准规划建设服务业集聚区,将双楼港物流园区、南湖商务区、大洞山风景区打造成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四、现代农业培育行动计划。

    大力提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五化”水平。到“十二五”末全区设施农业面积发展到13万亩,高效农业面积比重达到79%以上,规模养殖比重提高到95%以上。一是大力推动高效农业规模扩张。重点打造“一带五园”高效规模农业板块,加快推进以贾耿路沿线设施蔬菜产业带为示范、紫庄5万亩设施蔬菜产业园、耿集万亩设施草莓产业园、江庄5千亩食用菌产业园、汴塘设施葡萄采摘园、塔山有机稻米示范园等五个示范园区互动并进。二是大力实施农民收入六年倍增计划。大力推进“四业”富民,形成以工资性收入为主体,经营性收入为基础,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为新增长点的多元化增收新格局。到2016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560元,年均增长13%,实现全市领先。三是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着力引进实施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

    五、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到“十二五”末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以上,建成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30个以上,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和产学研战略联盟达到20家,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每年增幅分别为20%、25%。一是强化科技创新。重点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等特色产业,统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产业;积极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室,大力推进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原创型企业创业园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科技投入机制。二是破解发展瓶颈。破解土地制约,推进采煤塌陷地治理、存量土地盘活、村庄搬迁等工作,切实保障建设和发展用地需求;破解资金制约,提高城投公司、鑫源土地整理公司等的运作水平,积极筹建双楼港物流园投资发展公司和不老河投资发展公司,加大市场化融资力度,增加金融部门信贷规模。

    六、文化繁荣行动计划。

    努力把贾汪建设成文化特色鲜明、文化产业兴旺、文化事业繁荣的苏北文化名区。到“十二五”末文化产业增加值占贾汪全区GDP比重超过5%。深度挖掘整合贾汪特色文化资源,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立足打造“军事文化、两汉文化、煤矿文化”等文化产业,重点推进大洞山军事影视基地、百年煤矿主题公园、北山公园兵器博物馆、潘安湖欢乐谷等一批文化项目建设;规划建设红色文化旅游、煤矿文化旅游、两汉文化旅游、山水文化旅游、休闲文化旅游五大文化旅游基地,加快建设影视文化产业园、健康文化产业园、民俗文化产业园、艺术文化产业园和青少年书画篆刻培训中心五大发展平台,着力推动文化产业集约集聚集群发展。

    七、民生幸福行动计划。

    一是稳步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重点促进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等群体增收。二是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城乡低保、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推进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困难群体居住环境;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逐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机构养老为支撑、社区养老为依托的多元化养老格局。三是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坚持教育优先投入、优先发展,抓好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创建工作,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条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基本医疗卫生体系,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

    八、社会管理创新行动计划。

    构造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重点完善诉求表达、矛盾排查、矛盾调处、应急管理、社会公共安全“五项机制”;扎实做好社会矛盾排查化解、人口服务管理、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固本强基工程建设、信息网络综合管理“五大提升”工作,进一步深化“平安贾汪”创建,增强化解矛盾纠纷整体合力和驾驭稳定形势工作能力。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不断规范评估程序,建立健全专业评估制度和督查问责制度,到2013年形成较为完善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长效机制。

    九、生态环境优化行动计划。

    围绕建设“全市生态修复先行区”目标,全面加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推广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确保“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力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大力推进采煤塌陷地、工矿废弃地和破损山体的生态修复和治理,建设生态廊道,增强生态调节功能。坚持开展绿化造林,重点实施“二次进军荒山”绿化行动、“三沿”绿化、农田林网建设和城市增绿补绿工程,提高全区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加快推进生态镇建设,力争把全区7个镇全部建成生态镇。

    十、干部素质提升行动计划。

    一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深入开展“三学三比三创”活动,全面推进干部培训常态化、制度化。二是全面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建立区委常委联系点制度,完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领导包挂推进制度。三是建立健全量化考评机制。完善“三比”考核工作机制,对年度目标责任综合考核倒数第一的乡镇和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两年出现类似情况的予以降职或调离岗位。四是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制度、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等,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注重在在发展一线培养和选拔干部。


 

  • 上一篇:云龙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荣启来云龙区调研
  • 上一篇:丰县:省政协主席张连珍来丰视察饮水安全工作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