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社会救助实现“大救助”格局

发布时间:2016-11-02 15:06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21

近年来,针对低收入群体、因天灾人祸致贫的特困群体,我市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生活困难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主动发现和救急难机制,确保低保待遇及各种救助资金真正落实到最需要帮助的家庭,让全市城乡困难群体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公示社会救助信息打造“阳光低保”

5月25日9时,在铜山区三堡街道四堡社区居委会的社会救助长期公示栏前,铜山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社区将所有低保对象的姓名、保障人口、保障金额等信息公示出来,一目了然。同时还公示了救助政策、申请救助条件与工作流程、救助标准等信息,并公开了举报投诉电话。

“谁家吃低保,一看公示就知道了”,“他家确实挺困难的,吃上低保应该能生活得稍微好点儿”,“举报电话也有,咱们心里更敞亮了”……不少居民一边围观新张贴的低保公示,一边议论着。

眼下,在铜山全区,经过统一选址、统一标准、统一规格、统一名称、统一格式的900余个社会救助公示栏,早已遍布在镇(街道)村(居)等显著的位置,成为一座政府惠民的“连心桥”。

实际上,铜山区社会救助信息镇(街道)、村(居)公示,只是我市倾力打造“阳光低保”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出台了加强低保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意见,严格规范执行低保申请受理、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审核审批程序,落实低保申请条件、救助对象名单、申请审核审批程序、投诉举报监督电话等长期公示制度,建立了跨部门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比对机制,制定申请低保家庭收入认定办法、低保实行动态管理、低保经办人员和村(居)民委员会干部近亲属享受低保备案制度。

同时,围绕低保重大政策落实、重要工作部署推进、低保家庭准确认定以及低保资金管理使用等重要内容,组织开展专项检查督查,建立日常监管长效机制,加强低保工作监督管理常态化。

开展主动救助社会救助力求无盲区

5月25日10时30分,在鼓楼区铜沛街道机场社区居委会,记者正与该街道办事处、社区工作人员及网格信息员举行小型访谈会。

机场社区居民王超(化名),由于糖尿病导致双目失明、肾功能衰竭等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导致劳动能力丧失,并且无其他生活来源,家中还有一个上小学的孩子。

今年5月中旬,网格信息员管巧梅在走访中第一时间了解到王超的情况后,及时进行了家访。经过调查摸底、核实,管巧梅立即将信息整理出来传递到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民政、劳保、医疗等部门通过各平台及时受理。目前,铜沛街道办事处以及机场社区居委会正寻求各种渠道、各种办法救助王超。

主动发现,让救助就在身边。铜沛街道办事处将辖区8000余户居民,按200户左右为一个网格,划分40个网格,设置123名社会管理信息员,对网格内社会管理事务全掌握,能协调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及时向上反映,并跟踪解决,重点加强对突发大病、重大意外和孤寡独居等人员的情况了解与服务。

同时,通过宣传发动,铜沛街道办事处让更多有热情、想做事的社区居民、老党员等作为信息员或网格长,吸收并参与到社会管理服务活动中来,形成富有成效和活力的社会救助“四级网络”管理新体系,使社会救助惠民政策普惠到每一户困难家庭、每一名困难群众。

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实现全覆盖

5月25日15时,记者走进丰县中阳里街道办事处社会救助管理中心看到,在该中心右侧的墙壁上张贴着救助政策、工作职责、监督投诉电话等。在社会救助“一门受理”窗口,市民黄女士来办理医疗救助和临时生活困难救助事宜,得到了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

“请问,您有什么事要办?”民政办事员朱先芹问到。“我女儿因大病住院花费了不少的钱,我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向政府申请医疗救助和临时生活困难救助,请问是否能在这里办理?”黄女士回答。朱先芹接过黄女士提供的相关材料后,很快为她办理了受理手续。想到很快就会得到救助,解决燃眉之急,黄女士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据了解,我市建立了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从去年5月起,各镇(街道)设立了社会救助“一门受理”窗口,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8项制度和社会力量参与作为社会救助基本内容,在全市实现“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并将救助政策、窗口工作人员职责和监督举报投诉电话按照规定公开。各地依托镇(街道)办事大厅、综合服务中心等,建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窗口171个,实现全覆盖。

家中失火失窃陷入困境,想申请临时救助;家庭成员突遇天灾人祸导致经济窘迫,想申请低保与医疗救助;特困人员想申请就业机会……这些救助申请只需到所在镇(街道)设置的社会救助“一门受理”窗口申办,工作人员会根据具体情况受理或转交给相关部门审办。 

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处长魏忠刚介绍,当前的社会救助工作逐步从简单生存救助向综合保障救助发展,现在谈社会救助,不光是民政部门一家的事,而是在政府主导下,民政部门牵头、多部门协办、社会广泛参加的“大救助”格局。群众申请救助时往往不知道具体程序以及去什么部门办理,搭建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平台,打通了服务困难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一项民心工程。

  • 上一篇:曹新平为党员领导干部讲“三严三实”专题党课
  • 上一篇:首届深圳创投招商会成果丰硕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