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汪区耿集办事处“乡贤平台”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6-11-02 15:17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8

“感谢乡贤们,不然我们哥俩还不知道啥时候能和好。”8月12日上午,贾汪区耿集办事处耿集村十三组杨家兄弟握着耿集乡贤协会副会长李洪信的手感激地说。

原来,耿集村十三组杨家兄弟多年来因房产纠纷,矛盾恶化,激烈争夺再度升温。得知这一情况后,8月11日,耿集乡贤协会副会长李洪信立即带领乡贤代表赶赴现场进行调解,经过1天时间成功调处化解矛盾,促成两家握手言和……

乡贤协会是贾汪区耿集办事处党工委、政府新常态下的惠民新举措。乡贤协会的成立拓宽了矛盾纠纷化解的路子,半年来耿集乡贤凭借“地熟、人熟、事熟”和为乡亲所信任的独特优势,坚持用百姓的“法儿”,平百姓的“事儿”,及时妥善地处理各类热点、难点问题。165名乡贤们下村入户零距离调解矛盾纠纷,有力地推进法治耿集、和谐耿集的建设。

三级调解体系

乡贤惠民全覆盖

耿集办事处乡贤依托1个“办事处乡贤工作室”、13个“村乡贤站点”、165个“乡贤之家”这三大阵地建立三级调解体系,得以立体化、全方位、零距离地将辖区内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中。

政府投资构建的“耿集乡贤服务大厅”,面积宽敞、设施齐全、布局科学。大厅紧邻办事处,面对较大矛盾时,服务大厅负责人可以第一时间与办事处相关单位联系,力合一处,联手解决,真正做到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反馈,保证了大事不出镇。

各个行政村投资建设的各村(居)乡贤工作室不仅是调解邻里矛盾的场所,更是了解社情民意、联系群众感情、宣传办事处各项方针政策的阵地。村乡贤工作室促进了百姓法制观念的提升,维护了邻里和睦,乡村稳定,保证了小事不出村。

村组乡贤自发筹资建设了乡贤之家,现如今耿集办事处辖区内每个自然村都有乡贤之家,保证了村民在遇见日常矛盾纠纷时出了门就可得到调解援助,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党员干部族老

乡贤调解助和谐

“‘乡贤’是农村文化中的一种社会力量,植根乡土、贴近百姓,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耿集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魏利民说,农村有许多优秀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族长等,他们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在乡民邻里威望高、口碑好。

在尊重文化习俗的背景下,乡贤利用自身在村里镇内较高的威望,在调解邻里之间大大小小矛盾的工作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老党员在村内德高望重,受村民信任,他们对于处理矛盾纠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积极鼓励乡贤队伍中的老党员创业奉献,挥洒汗水,保证了办事处可以第一时间了解纠纷的详情、隐情、内情,尽可能地把村民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之中。老干部大部分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丰富的人生阅历。耿集办事处积极鼓励60多位老干部全心全意投入乡贤调解工作中,他们了解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精通村规民约,所以调解和宣传政策时,如同在聊闲呱、扯家常,村民们也乐意接受。

据统计,今年1至7月份,耿集乡贤工作协会共接访478件,成功调解438件,调解成功率高达92%,其中农村土地纠纷221件,占调解总例的50%;农民工薪纠纷158件,占总事件的33%,共惠及群众600多人。其中,办事处乡贤工作室接访118件,成功调解108件,成功率达92%,其中最有社会影响的积压事件36件,占总调解量的30%;办事处13个行政村的村级乡贤站点共接访227件,调解成功213件,调解成功率达94%,其中最有社会影响的纠纷老案42件,占总事件的19%;各村乡贤依托“乡贤之家”,在家接访133件,大部分都是当急接访,现场调处成功率达到97%,受到广大群众一致好评。

  • 上一篇:矿大学生获“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大奖
  • 上一篇:睢宁在青岛设立首个高校招才引智联络站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