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黄河故道综合开发成黄金产业带

发布时间:2016-11-02 15:58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11

沛县大沙河段曾被人们称为“盐碱地”、“黄泛区”,是“冬春飞沙扬,夏秋水汪汪,只长茅草不长粮”的不毛之地,农业发展缓慢,沿岸几十万百姓饱受其苦。为改变这一现状,沛县一次次吹响了黄河故道综合开发的号角。如今,故黄河已改昔日容颜,沿岸瓜果飘香,鱼腾虾跃,四季有景,正悄然成为百姓致富的黄金产业带。

锦绣良田硕果盈枝

近日,走进沛县鹿楼沙河果都园,正检查果树坐果情况的八堡村村民刘芳笑着对记者说:“自打这里建了果都园,村里的姐妹们都在家门口打工,一天能挣七八十元,家里的活一点都不耽误。”

沙河果都园是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工程中一个重要园区,园区果树面积达92%,果树有38种,其中梨树1.2万亩、苹果树0.4万亩、桃树0.6万亩。2013年园区被评为市级农家乐,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夯实区域发展基础,促进沿线群众增收致富,沛县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黄河故道沿线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根据沿线产业规划布局确定了果品特色产业,制定了推进计划。“我们不断加快大沙河中泓两侧1000米内土地流转,抓好产业培育。目前,鹿楼镇大沙河滩面土地已全部完成流转,引进新型经营主体21个。”沛县农业资源开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万亩水产鱼腾虾跃

位于沛县杨屯镇卞庄村北部的水产科技园规划面积1万亩,其中核心区占地面积3000亩,计划投资1亿元。园区规划为科技服务区、休闲渔业区、设施渔业区、名特渔业区、水生植物种植区五大功能区。

走进该园的设施渔业区,记者看到农民正忙着喂食鱼塘里的微山湖大鲤鱼。“今年我的鱼塘喜获丰收,又碰上了好行情,每亩鱼塘纯收入5000多元。”设施渔业区的承包大户王传亚兴奋地说。采访时记者了解到,目前王传亚已在设施渔业区建设了育苗温室,可以进行工厂化养殖,并建设了高标准设施鱼池以及净化水和循环水系统,主要用于观赏鱼养殖和虾蟹等新品种繁育。

根据大沙河沿线产业基础、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沛县重点规划了“一带三区六园”,其中大沙河北部的水产科技示范区是“三区”之一,主要涉及的杨屯镇和龙固镇2个万亩水产科技园区建设目前已初具规模。

瓜菜品牌叫响全国

日前,记者在沛县安国镇朱王庄村西瓜种植基地看到,2万多亩西瓜长势正旺。据了解,朱王庄村的西瓜拳头产品“沙蜜王”闻名遐迩,深受当地和外地消费者的青睐。瓜农张高敬对记者说:“我们推行生态种植,用的都是有机肥,现在朱王庄村的西瓜品牌已经叫响全国。”

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沛县在培育大沙河瓜菜产业时,积极引进新品种,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提升了大沙河沿线瓜菜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 上一篇:贾汪区“两学一做”助力扶贫攻坚
  • 上一篇:徐州市五措施做好防汛准备工作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