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应该在阳光下绽放。但有一些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自身残疾、缺乏有效监护等原因,成长过程中面临一些困境。从去年8月至今年6月,徐州市人大常委会先后三次开展了困境儿童保障专项督查,确保全市15791名困境儿童各项保障措施落实到位。
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
时间回溯到2015年6月。
“死亡是我多年的梦想,今天清零了。”贵州毕节一个13岁孩子写下绝望的遗书,带着三个妹妹服毒身亡。事件一出,举国哗然。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广大困境儿童的生存成长现状,引起徐州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
徐州是人口大市,也是劳务输出大市,大量困境儿童面临物质生活、精神需求、安全保障方面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立刻组织对该项工作开展专项督查,推动政府及社会共同关爱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2015年8月,市人大常委会内司工委组织部分省、市人大代表对全市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开展第一次督查。督查组走访了丰县、睢宁、邳州、铜山等县(市)区6户困境儿童家庭、3家基层妇儿阵地、4家困境儿童服务机构,听取了政府及妇联、民政等部门汇报,邀请乡镇政府、学校、困境儿童家人、社工等参加座谈会。此外,还要求其余六个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自行开展督查并汇报督查情况,实现对全市检查的全覆盖。
一查:分类保障,做好推手
“加强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政府做了大量工作。”这是第一次督查深入走访、听取各方声音后,督查组一致形成的结论。
近年来,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徐州市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民政部门全面落实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人社、卫生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困境儿童参保费用、医药费用负担;教育部门积极开展扶困助学、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市妇联“牵手困境儿童——向日葵关爱培养行动”活动为4.3万困境儿童找到了“爱心妈妈”和成长伙伴。
然而问题依然存在。
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完善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的意见》明确要求,各地要制定实施细则和具体办法,对监护人监护缺失的儿童,按照当地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的80%以上发放生活费补助。督查组通过走访发现,只有部分县区能够落实。此外,长期以来,这项工作牵头扎口部门不明确,导致各部门信息统计口径不一,有些地方甚至连困境儿童底数还摸不清。
二查:兜底保障,让暖政落地
打铁需趁热。
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情况的报告后,决定持续推进该项工作。去年12月中旬,市人大常委会再次组织督查,重点抽查了部分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情况登记档案、保障金发放清单,并走访了部分群众和困境儿童家庭。
短短四个月,工作进展顺利。市民政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工作的通知》,大部分县区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对监护人监护缺失的儿童按分散供养孤儿标准进行了保障。各地还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办法,吸引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开展困境儿童权益保护工作。
为全市困境儿童编织一张兜住底、盖住面、溢满爱的保障网,督查组提出这样的殷殷期望。
三查:精准帮扶,一个也不能少
2016年年初,市人大常委会再次将该项督查工作列入年度计划。6月,时值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之际,针对去年两次督查发现的问题,结合新的文件精神,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第三次专项督查。
督查发现,在市人大常委会持续督促下,市政府明确了民政部门牵头,建立未成年社会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出台了未成年人六大保护工作流程,建立了1263人的困境未成年人权益保障工作督导员队伍,构建了市、县、乡(街道)、村(居)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实现保障无死角。
6月30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再次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困境儿童权益保障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以大量篇幅分析问题:“各县(市)区工作进展不平衡”、“职能部门间沟通协调有待加强”、“专业社会组织和社工人员参与度不高”……直面问题的勇气赢得与会人员的充分肯定。不少常委会委员由衷称赞:“政府工作报告就应当这样实事求是!”
“徐州市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面对全市15791名困境儿童,政府及职能部门还要继续推进各项救助政策落地,健全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全面推动这项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忠达在肯定这项督查工作时强调,“市人大常委会会继续督促,年底前进行第四次督查,推动政府尽到责,让困境儿童有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