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解读之二

发布时间:2016-11-02 16:26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12

这五年,徐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这五年,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转型进入攻坚阶段。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沿东陇海线经济带建设、全面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这五年,徐州面临的发展机遇交汇叠加。

全面建成小康,全面振兴转型,建设“五个城市”……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描绘了徐州未来五年的美好蓝图。

今后五年,全市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强市、开放带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可持续发展、民生共建共享“六大战略”,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力推动经济“双中高”发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构建全面振兴转型发展新格局,当好苏北全面小康排头兵、苏北振兴强引擎、沿东陇海线经济带增长极,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徐州而奋斗!

报告明确了今后五年徐州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徐州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转型,“强富美高”新徐州展现出令人鼓舞的现实模样。

五年后,徐州是这样:

关键词: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报告摘要:经济增长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跃上8000亿元和800亿元新台阶,加快形成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服务经济为主体、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确保徐州经济在全省位次不降、份额不减、质量提升。

关键词: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报告摘要:在“七个更”上取得重大进展,完成新一轮脱贫任务,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5000元和25000元,城乡居民享受到标准化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百姓生活更加富裕。

关键词: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报告摘要:坚持不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成国家生态市和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主要生态指标全省领先,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使徐州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关键词: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报告摘要:建成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文化强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的素质全面提高,公众安全感持续提升,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保障。

关键词:党的建设得到显著加强

报告摘要:广大党员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各级领导班子素质能力更加过硬,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政治生态更加优良,管党治党制度更加健全,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得到充分体现。

围绕带动全面振兴转型,报告提出了建设“五个城市”。

城市一: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展望:依托徐州都市圈建设,打造淮海经济区经济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科教中心,城市集聚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城市“首位度”持续提升,基本建成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区域中心城市。

城市二:建设全国老工业基地振兴示范城市

展望:以创新驱动引领全面振兴,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高地和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本解决老工业基地历史遗留问题,建设国家老工业基地转型创新试验区,成为全国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典范。

城市三: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

展望:协同推进向东向西开放、对内对外开放、引进来走出去,创建沿东陇海线经济带双向开放改革试验区,形成较为完备的开发园区体系、开放平台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打造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开放高地,成为双向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门户城市。

城市四:建设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展望: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完善内畅外联的公路网、快速直达的铁路网、通江达海的水运网、连通全球的航空网,建设立体化智能化城市交通网,打造“公铁水空”紧密衔接的客货运枢纽体系,基本建成区域性多式联运中心和国家级综合物流枢纽。

城市五:建设宜业宜居的民生幸福城市

展望:营造优美的自然环境、高效的创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建设绿色、创新、智慧、人文城市,让全市人民就业更充分、保障更完善、居住更舒适、出行更便捷,生活得更加安心、顺心、舒心。

美好的蓝图已然描绘,如何让蓝图变为现实?报告指出,必须把握好四点要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换动力、转型发展;以人为本、富民惠民;从严治党、担当作为。

  • 上一篇:张国华代表中共徐州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周铁根主持大会
  • 上一篇:代表热议中共徐州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市委报告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