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 百世沧桑故黄河

发布时间:2016-11-02 16:36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17


      登临云龙山,俯瞰徐州城。一弯河水,好像拉开一匹淡绿色的绸缎,从西北流来,转折东南,穿过市区,铺向原野。沿用旧称,尽管人们还叫它“黄河”,可它早已失去黄河那种浊浪翻滚、奔腾咆哮的气势,变得清澈而平缓了。
   

        这是黄河吗?黄河确曾在此流过。宋代以前,在徐州交汇的两条河流是汴水和泗水。从1194年(南宋绍熙五年、金明昌五年),黄河于武阳决口改道,侵汴夺泗流经徐州入淮河,到 1855年(清咸丰五年)从仪封铜瓦厢决口,再次改道离开徐州,转向东北夺道大清河,它由苏北滨海县注入黄海,改至山东利津县注入渤海。这期间,黄河之水在徐州流淌过661年。此后,遗弃在豫、鲁、皖、苏四省一条黄河故道,长达600余公里。现在从徐州穿城而过的大河,是黄河故道的一段,至今已经153年。
   

        世界许多著名城市,都有著名的市河。载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旅游城市的徐州,也不例外,它的市河——故黄河,是一条独具风采的河流。在市区,它西起丁楼闸,东至李庄闸全长16.4公里,水域面积128万平方米。其间,从三环西路桥至汉桥9.6公里的主河段,绿地面积157.6亩,林带面积43亩。沿河文化底蕴丰厚,风景名胜优美。亭台楼阁、假山秀石、曲径回廊、鲜花芳草美不胜收,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治理开发,它已形成一条景观河——开放式的园林风光带。
   

        到此游览,方式多样。或驱车堤顶的林荫大道,逐景掠影,浏览寻味;或沿河近水,顺青石板路缓缓前行,移步换景,凭栏观赏;或河上泛舟涌浪而进,眺望两岸,感怀故址新貌……总是各得其乐,趣味无穷。近十公里的风景线上,景点成串。溯流而上,主要景观分布三段:一是汉桥至和平桥之间,二是庆云桥附近,三是合群桥以西。沿河散列的景观,多有关连的文化内涵。
                                                               百步洪及其他
    和平桥至汉桥的段河,古称“百步洪” 。这一带的水域开阔,河心有岛。在西岸从和平桥堍拾阶而下,经百步洪广场,曲径通幽,沿河相连一串造型各异的仿古建筑,有亭、有廊、有阁、有轩。周边芳草如茵,鲜花似锦,背倚大堤林带的绿树浓荫,映照水面的波光云影,愈显典雅娟秀、生机盎然。
   

        古时,河流湍急的航段,谓“洪” ,百步洪与秦梁洪、吕梁洪合称古泗三洪。广场旁的卷浪石上,镌刻苏轼的诗作《百步洪二首》。这是1078年他与友人乘船同游时的记述,透过字句可以领略当年的景象:“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 ” 诗的大意是说:河水直泻湍急,船像穿梭似的快速进入百步洪。两岸乱石峭立,只流一线水路,吓得船夫大叫,凫雁惊起。到了百步洪,船速更快,作者连串使用系列的比喻:鹰隼扑兔、骏马下坡、断弦离柱、利箭脱手、飞电过隙、荷露滑落,形象逼真地描写水流的凶险与行船的迅捷。正是由于轻舟飞驶,至使乘客感到山在旋转,凉风掠耳而过,只见水上的流沫激起无数旋涡。这些描述,恰是唐宋时代泗水河道行船的写照。当年这条湍急的河道,曾是江淮连通中原的航运枢纽。
   

        12世纪以前,汴泗两河交汇于徐州城外,唐代诗人韩愈曾写有“汴泗交流郡城角 ” 的诗句,如今已在两河交汇处的故址(坝子街桥附近)建成一景:碑阙合一的仿古建筑,文图镌刻精美,正面是“汴泗交汇” 四个大字,背面为碑记,两侧分别为汴泗古河图和古城图。白居易也有诗句描述当年的航程“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即便在1194年黄河侵汴、夺泗入淮以后,泗水的河床逐被泥沙淤塞、抬升,改变了原貌,百步洪仍然处于航道的咽喉位置。在元、明两代,京杭大运河在徐州与黄河交会,而徐州至淮阴间的运河,又是借用黄河(原泗水) 的河道,因此徐州成为重要的航运口岸,所以始建于清代的牌楼,匾额是以“大河前横” 与“五省通衢” 八个大字,铭记徐州的声誉。元明以来,每年过往徐州北上的船舶多达1.2万余艘,漕粮400万石以上。朝廷设立专司漕运的机构徐州户部分司署,又称广运仓,带动了徐州经济发展。在汴泗交汇碑的对岸,立有仿古禁碑。禁碑原为清代雍正年间刻在码头上禁止事项有关律令的碑石,体现古代的航运管理制度,禁碑背面是三幅铜雕,重现古代商贾云集,交易繁忙的码头景象。
   

        黄河从侵汴夺泗流来,到撇下河床改道离去,它的故道结束了航运历史。河源之水断绝以后,这里的河水来自地面径流和微山湖的补给。时过境迁,河上再无激流险滩、峭石暗礁,流水变得舒缓而见清。目前,市区两岸已建成六处游船码头,拥有舟艇数百艘。河面如镜,倒映出长桥、高楼、林岸、人家,当游船驶过或阵风乍起的时候,才划碎彩影一串……故址新景,皆是休闲游览的好去处。怀古思今,能不令人心旷神怡。
                                                      

       水经石柱,铭刻千古恩怨
       汉桥附近东岸,为首的景观是水经石柱。五根高大的汉白玉石柱临水矗立,巍然壮观。柱前一方大理石刻碑记:“徐方河患,始汉瓠子,横溃宋元,祸及明清,三覆州城,百姓飘零,屡废屡兴,辈出英雄,朝暾东升,心系民生,黄河安澜,克绍禹功,俟河之清,古城何幸,抚今追昔,立柱以铭” 。考察故黄河,好像打开一部史诗巨著,水经石柱碑记就是它的序言,说的是大河与古城的千秋恩怨。有史记载以来,两千年间黄河决口泛滥1500多次,改道26次,其中132次波及徐州。五根石柱上的铭文雕刻,只是从中选取重要的五次:
   

        第一柱铭文,“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 河决濮阳瓠子,东南注钜野,夺泗入淮。元封二年,瓠子河塞,河经徐州凡二十年。” 汉武大帝察看灾情,目睹洪水漫流,不禁赋诗悲叹:“我谓河伯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
   

       第二柱铭文,“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 ,河大决于澶州曹村,南徙水及徐州城下。知州苏轼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城赖以保全。” 史书记载,大水围城,水深二丈八尺。苏轼身先士卒抢筑大堤,抗洪保城。他夜宿城上巡查险情,屡过家门不入。临危时刻,以诗言志“坐观入市卷闾井,吏民走尽余王尊。”一旦堤防溃崩,他甘愿像汉代东郡太守王尊那样,以身填堤,力挽狂澜,确保百姓和属下脱险。石柱铭文的上端,刻有抗洪保城的图像。
   

         第三柱铭文,“有明以来,河水横溃,无岁不灾,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 大溢徐州,水积城中逾年,河督潘季驯浚魁山支河以通之,积水乃消。” 明代水灾频繁,治河专家潘季驯,四任总理河道,达27年之久。他走险探测水情,浪打舟翻,险些丧生。除治理徐州水灾,其功绩还在于遵循科学规律,“筑堤防洪,束水攻沙”,营造千里黄河的堤坝体系。
   

        第四柱铭文,“明熹宗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 河决魁(奎)山堤,灌州城,水深一丈三尺,百姓溺死无算。水退沙淤,故址重建,遂有城下之城。” 当年洪水破堤的决口处,在水经石柱对岸的奎山东北堤(今和平桥附近) ,灾难发生在7月16日夜间子时,洪水灌城猝不及防,尤其悲惨。
   

         第五柱铭文,“入清以后,河患不绝,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557年)御阅河防,钦命增筑石堤固河护城。咸丰五年黄河改道,北徙入海。” 干涸的河道变成了沙荒地带,风起扬沙损坏两岸生态环境,旧民谣云“无风三尺沙,黄土埋庄稼;老汉活到五十八,吃下的沙子能埋他。”时逢汛期,河床中的径流也会暴涨洪水,危及城乡……历史愈久远,先人的往事愈被淡忘。庆幸这岸边的水经石柱,为后人铭刻下古城的记忆。
                                                                     

       显红岛之美
      河心岛命名“显红” , 风景美,故事更美。
     

       这座小岛,以有限的空间开拓无限的意境。一座三孔石桥将岛与东岸连接,拱券弧高,桥孔倒影成圆,透孔远眺风光,颇有“锁景” 之妙。岛上的建筑物,分布在周边沿岸,特为中部留出的开阔地,堆有起伏山丘,绕有曲径,打破了“小”的局促,且有奇葩名卉供赏。耐人寻味的还是一种亲水的氛围。沿河从西转北凌水铺设的木质栈道与平台,相连的主景建筑是水榭,凭栏观河,是来水的方向。游客至此,睹物思人,总会想起脍炙人口的故事,情不自禁地说:“显红” 就是在这!
   

        当年苏轼来徐就职不久,黄河泛滥冲向徐州,大水围城,波浪与城顶持平。苏轼亲率军民抗洪抢险,誓与州城共存亡。洪水毫不示弱,险情频出,必有倾城之危。黄河自古就有“不见红埽,不得合龙” 之说。埽,是抗洪填堵决口的料物,红埽是用活人祭祀河神(另有“河伯娶亲,洪水自退”的神话)。苏轼小女年仅十三,为父分忧,深明大义。她身着红妆,毅然从城墙投入激流,被浪涛吞没顺河而下,霎时洪水骤退,苏姑至百步洪浮出水面,露出鲜艳的红衣裳……
   

        美丽的传说,只是虚构的艺术形象。考证历史,确无苏姑其人,苏轼还曾写有诗句:“平生无一女,谁复叹尔耳。” 无独有隅,在艺术形象里,苏轼不仅有一个大义凛然,为民献身保城的女儿,还有一个文才出众,因“三难新郎” 而扬名天下的小妹。这种文化现象,出自世代人民对于苏轼的敬仰。其小女突显忠义,其小妹突显才智。有其父方有其女;有其兄方有其妹。两个艺术造型烘托一个历史人物,致使苏轼形象愈显高大完美。
                                                              

      黄楼公园与护城石堤河      

      南岸庆云桥附近,东侧是黄楼公园,西侧是护城石堤。
     

        北宋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 四月,苏轼由密州调任徐州知州,七月十七日遭遇水灾。抗洪保城的奋战,历时45个昼夜赢得胜利。水灾过后,苏轼请求朝廷蠲免徐州赋税,为预防水患重泛,一面整堤护岸,一面加固城墙,并在东门城上建楼,取名“黄楼”。黄为土色,按五行之说,寄寓“以土克水” 的含意。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 九月九日重阳节,苏轼主持盛典,庆祝黄楼落成,大宴宾客,王巩、道潜、颜复、陈师道、舒涣、顿起、孙勉、毕仲询、张天骥等30多位诗朋文友、知名人士赴会祝贺。苏轼即兴赋诗《九日黄楼作》,追怀抗洪保城的经历。应苏轼之邀,苏辙与秦观虽然没能赶来聚会,也都分别写来《黄楼赋》,苏轼大加赞赏。他写诗向秦观致谢,又将苏辙的《黄楼赋》亲笔书写,刻碑立于楼内。陈师道亦作《黄楼铭》,赞扬苏轼的功绩。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年) 调往湖州任职。在徐任上只有一年又十一个月,短短时光,他不仅政绩卓著,而且写下许多相关徐州乡土民情的名篇佳作,令世代人民感念不已。
   

         黄楼凭其丰富的文化底蕴,足可与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 媲美,自古的徐州八景,就有“黄楼赏月” 一景。历史久远,徐州灾难深重,黄楼屡毁重建。今日的黄楼公园,是一座滨河的开放式园林。主景楼前的楹联:“江山信美黄楼千载雄三楚;人物风流赤县万民忆二苏。” 楼中的陈列除苏辙的《黄楼赋》碑,还有苏轼及其他历代名人的诗词文赋。新近落成的石舫宏大而美观,登舫览胜,外侧是河上风景,内侧是岸边精雕的大理石壁画,四幅图面以抗洪保城、黄楼会友、筑城安民、惜别徐州为主题,展现苏轼在徐州情深意切的历程。
   

        护城石堤位于黄楼以西,相距数百米。明代水灾覆没徐州以后,清初重建州城。为防再遭水淹,清初三帝都十分重视徐州的防洪工程。始于康熙36年,经雍正至乾隆年间,耗资30万两白银,构成一道70里长的护城石堤。乾隆把它视作“急为筹办” 的“第一要工” ,他六次南巡,其中四次来徐,主要目的就是视察这项“皇家工程”。他曾赋诗多首,如“石堤卫城固,河渎渡舟安” ,“城北由来有石堤,加长五百丈延西”等句,都是写照当年的实况。黄河大水灌城的危局,在明代发过五次,至清代由于护城石堤的竣工,危局基本未曾发生。可惜,从咸丰年间黄河改道以后,工程遭到严重破坏,至今仅残存一二百米。现已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动工修整,兴建景观广场。
                                                                    

      探秘镇河牛
      黄河岸上的镇河牛,是一种富有神化色彩的吉祥物。古老歌谣,表述着世代的心愿:“武宁门外水悠悠,万里长堤卧古牛。青草绕前难下口,长鞭任打不回头。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润周身似汗流。莫向函关问老子,国朝赖尔保徐州。”诗中不着一个“铁”字,写的恰是镇河的铁牛。神牛可曾镇住大河?它能保住徐州吗?祖先治水既有科学的思考,又有对于神灵的迷信。按五行相克相生的说法,水来土掩,土能克水。“丑”是土和牛的双义字,由此推衍出牛能镇水的神话,传说大禹治水就铸造了镇河牛。
   

       徐州的镇河牛,始铸何时无从考证。可以肯定,历史上在徐州至少铸造过五尊镇河牛。明代嘉靖年间的神牛,遭遇天启四年的大水,连同徐州城一起湮没;清初重建州城,康熙年间重铸的神牛,又被激浪吞掉,一无踪影;待护城石堤保障了州城的安全,嘉庆年间再铸神牛并建筑牌楼,以示神威,黄河却于咸丰年间从仪封改道入海,丢下一条蜿蜒千里的废河床。古牛毁于“文革”,觉醒的人们反思这场文化浩劫,先仿铸卧姿的嘉庆铁牛,置于邻近黄楼的牌楼之下,又新铸一尊昂首屹立的铜牛,置于大马路挢头的西岸。
     江河是镇不住的,镇河牛只是当作传世的吉祥物,祝愿黄河安澜,为民造福。
                                                                        

       古黄河公园
      即将落成的古黄河公园,东起合群桥,西至公安干校东墙,占地面积达183亩,总建筑面积38327平方米(其中公园配套建筑2832平方米、花鸟市场及其附属建筑面积19328.4平方米、农贸市场建筑面积16166.6平方米) 。将集游览、观赏、休闲、健身、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遵循“开放、文脉、生态”的理念,在沿路滨河的区域,构建一座开放式的大型园林。
   

       为方便游览,沿线设有多处入口。朝向矿山路的西口为正门,山岩为屏雕以园名。入内,是由花木草坪与秀石小品环抱的广场,为晨练、欢舞的佳境。全园格局,疏密有致。一条花木夹道的干线为轴,东西延伸,贯穿九个景区。全园皆为明清式仿古建筑,粉墙黛瓦,造型雅致。亭台楼阁有组合有散列,多以长廊链接,与带状园林相和谐。跨河的景观大挢,廊式构造,型制独特。入厅登桥,左右并列的双廊为人行道,有遮阳、避雨、乘凉、观鱼之效;廊间呈天井状,道宽可行车。洁白的桥身微拱,黛色的廊顶分五节,起伏衔接,倒映水中美不胜收。园区的划分,体现多功能组合,分别为主入口区、中心景观区、民俗表演区、历史文化游览区、儿童活动区、滨水景观区、歌舞活动区和商业服务区。
                                                                           

       河上十五桥
      凌空鸟瞰,一弯碧水将城市一分两片,跨河桥梁又将两片连成一体。故黄河的市区河段,共有15桥:西环路桥、民馨桥、水漫桥、古黄河公园景观桥、合群桥、西安路桥、庆云桥、坝子街桥、大马路桥、青年路桥、利济桥、和平桥、显红桥、汉桥。
   

        适应城市发展,这些桥梁有新建的,也有改建或重建的。造型相异,各有千秋,顺河赏桥也是一趣:汉桥属梁式长桥,突出楚风汉韵,桥头堡为汉阙式建筑,古朴雄浑。阙下分别伏卧四尊仿古玉豹,犹如守桥神兽,是摹拟楚王陵出土文物原型放大复制。桥身汉白玉石护栏,饰以袖珍石狮,整齐排列,景象壮观。和平桥原为三孔石拱桥,拓宽重建的新桥改为九孔,远眺观桥,联孔倒影如珠成串,风景秀丽;重建后的青年路桥,两跨达32.5米,是下承式的钢管混凝土异型杆拱桥,桥宽22米,双向四车道,既改善了交通条件,又以新颖的造型为河上增光添色。淮海路的济众桥,重建后改用明代古桥原名“弘济桥”。在其东岸北侧,新增人文景观“码头台阶地雕”,地雕上方为明代《徐州志》卷首,下方为明万历年间的徐州府城图与清同治年间的徐州外城图,既体现历史文化且美化了市容环境。坝子街桥两岸,由汴泗交汇碑、禁碑和张良墓道碑三方碑石组成人文景观,亦揭示此处河段的历史奥秘,铭记河流的变迁。西三环路桥是黄河风光带的起点,又邻近九里山古战场。这一带新建节点广场与兵魂广场,依托山河的历史遗址,赋予景致丰富的文化内涵……领略众桥,既有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有外来经验的借鉴。因地制宜,自成景观,纷呈姿态,诱人游访。
                                                                    

      “悬河” 奇观
       黄河素有“悬河” 之称。自古“悬河泻水” 、“口若悬河”的成语,是以黄河决堤泛滥比喻事态的危急,或形容话语的滔滔不绝。一个“悬” 字,表露太多的惊恐与无奈。流经徐州的故黄河,高出地面4至6米,从市区干道缓坡登堤是不显其高的,但至鸡嘴坝可见它的垂直高度,连两层楼房都在堤顶以下。更为惊奇的是,市内工程开掘基坑,屡次发现地下五米余,是明代的古城废墟,与今之河滩高度的悬差达10米左右。古代黄河的情景,不难想像:风帆分明是掠过屋脊和城堞航行;巨浪在居民的头顶之上翻滚、咆哮;洪峰袭来,土堤溃决,当警锣把人们惊醒,已临倾城之危,骤然响起一片呼儿唤娘的惨号……时过境迁,灾难载入了史册,大河终于流入福国利民的时代。徐州的故黄河实施综合的治理,开发利用,致力建成“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和水经济” 相融一体的风光带。
   

        黄河是世界含沙量大的河流,它从黄土高原冲刷而下,平均每年携带16亿吨的泥沙,这就注定它那“易淤、易决、易徙”的习性和治理的艰难。黄河故道在徐州境内,西起二坝(蟠龙集) ,经丰县、铜山、徐州市区东至睢宁的叶海村出境,流长191.7公里。古泗水原非地上河,黄河夺泗,泥沙逐渐淤积河床,不断地抬高水位,逼使不断地筑堤抗洪,人与河展开持久不息的夺高竞赛,终于造就了地上“悬河” 。这个奇观也是一座历史丰碑,纪念古来万千劳动者的不朽功绩。如今,在千里故道两岸,又利用“悬河”高程,依山就势构筑许多的平原水库,美曰“长藤结瓜”。其中仅铜山县的崔贺庄水库,集水面积达21平方公里、总库容3388万立方,利农利渔,促进经济发展。而往昔黄河水灾造成的沙荒地带,也在化作绿洲,果园、林场、农田连连成片。鉴古思今,人们不再去做“驯服江河”、“主宰自然”的痴梦,只求与自然和谐相处,善待江河,遵循科学规律,造福当代,惠及子孙。

本文内容由 维文 提供

[我要投稿](责任编辑:彭客巡管员)
  • 上一篇:中国公民赴日个人游签证申请条件再放宽
  • 上一篇:窑湾古镇:品味昔日繁华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