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耶路撒冷 美丽与哀愁的背后

发布时间:2016-11-02 16:51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12

耶路撒冷老城,圣城的美丽与哀愁

以色列耶路撒冷 美丽与哀愁的背后

“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 可是,这片土地在经历了宗教与政治的纷争、战乱之后,又变成了一个对比强烈的城市,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民族、社会不同阶层,同处一城。

为了欣赏耶路撒冷全城的景象,我在黄昏时分登上了位于城东的橄榄山。山坡上是一大片犹太墓地,墓碑上散落着祭奠的石块。向西眺望,远处是新城,以政府机构、犹太社区为主;近处则是旧城和圣殿山,能看到奥斯曼帝国时期重修的城墙,以及泪滴形的天主教主哭耶京堂、东正教教堂等。

最特别的地方是面积只有1平方千米,被一圈城墙所围绕的耶路撒冷老城,它于198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老城分为4个区:基督区、犹太区、穆斯林区和亚美尼亚区。以色列人、巴比伦人、波斯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人、十字军、埃及人、奥斯曼帝国以及英国都曾成为这个以“和平”命名的城市的主人,这里随处可见荷枪实弹的年轻士兵、哭墙前祈祷的犹太妇人、农贸市场里叫卖的阿拉伯人。你会发现,在美丽与哀愁的背后,耶路撒冷散发着坚定不移的生命力和乐观美好的日常生活。

哭墙,令人窒息的风景

以色列耶路撒冷 美丽与哀愁的背后

逾越节期间,犹太人在耶路撒冷旧城的哭墙前祈祷。

哭墙应称为“西墙”, 在老城东南部的圣殿山脚下,是犹太国第二圣殿的一小段遗迹。犹太人认为哭墙是当年圣殿留下的唯一遗迹,因而是犹太教最神圣的祈祷地方。千百年来,流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犹太人回到圣城耶路撒冷时,便会来到这面石墙前低声祷告,哭诉流亡之苦,所以被称为“哭墙”。

在我看来,哭墙和一堵巨大的石墙无异。然而,这里的气氛神圣而严肃,人们自动分成男女两拨,分别在哭墙的北南两段祈祷,他们手捧《圣经》,一边祈祷,一边点头(根据犹太教规,凡是念到圣人名字的时候必须点头),朗诵着赞美诗。有的人更搬把椅子面对哭墙,一整天都沉浸在与上帝的对话中。若是安息日,这里人会更多,正统犹太教徒会全家来此祈祷,13岁的男孩还会在哭墙前举行成人礼。

在哭墙远处的空地上,停着十多辆警车和救护车,一副如临大敌的架势。在西墙附近的山坡上,一些摄影者支起三角架,在他们旁边,两个荷枪实弹的以色列军人手持冲锋枪,面向人群伏在一截矮矮的断墙上。

特拉维夫-雅法,浓缩的古老与时尚

以色列耶路撒冷 美丽与哀愁的背后

夜幕下,年轻男孩悠闲地在路边吹着泡泡。

特拉维夫-雅法是以色列的第二大城市,它是两个相邻的城市合并而成的。特拉维夫在希伯来文字中是“山丘上的春天”的意思,而雅法是希伯来语“美丽”一词的谐音,因为这里风景绝佳,秀丽如画。

特拉维夫-雅法浓缩着以色列的魅力——历史与现代在这里水乳交融,老城和新城隔着四五千年历史,它的精彩就是源于新老的结合、碰撞。当初,这个城的建设者多是来自中东欧的犹太难民,带来了当地发达的文化。特拉维夫以高水平的古典音乐闻名于世,几乎每周市内都上演高水平的歌剧、古典音乐会、芭蕾舞和现代舞。

在特拉维夫南边,有座古老的小城,那就是雅法。雅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港口,也是最早的城市之一,公元前5000年这里就有人类居住,早在公元前2000年就成为地中海岸的著名港口。在雅法天然港的上面,有一座37米高的山丘,考古学家在这里发掘出公元前18世纪-16世纪人类居住的遗迹。后来,以色列在这一遗址上建起一个别致的小型展览馆,详细地向人们介绍有关雅法的历史和传说。

[我要投稿](责任编辑:bigworld)
  • 上一篇:新西兰苏格兰之城达尼丁 惊艳的无暇之美
  • 上一篇:偷得浮生半日闲 醉眼坐看山城遂昌云雾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