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才会珍惜眼前人

发布时间:2016-11-02 17:20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9

晓山(化名)

  出生年份:1980年

  身 高:170cm

  婚姻状况:未婚

  学 历:本科

  职 业:国企管理

  QQ:2996539878

  ■他语录

  都曾那样毕恭毕敬地追求唯有爱的感情,却在现实中屡屡与理想的爱情擦肩而过,如果期望的爱情注定要迟迟到来,我们只好选择宁缺毋滥。只因为对爱情不死心,只因为心里有一份憧憬,所以我们仍然愿意相信和守候。

  ■亲友团声音

  晓山大方、幽默、讲究的同时,还是像果然一样的好男人,说他比“钻石王老五”稍微差点那绝对是谦虚了。这个年龄还未婚的好男人,看哪个姑娘有眼光,早下手了。

  ——朋友小李

  那些青春岁月里的“折腾”

  我的年龄刚刚挤进80后阵营,性格是典型的80后,相貌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笑容还是蛮有亲和力,借着征婚的机缘,回忆一下这些年我是怎么折腾过来的。

  我的家庭教育极为民主,看我大龄单身就知道,父母从来不催我,也不给我压力,要不我怎么也不至于单到现在。他们觉得各人有各人的路,没必要看别人怎样,自家孩子就要怎样。在我人生几个重要的十字路口,父母都让我自己拿主意,让我学会承担自己的选择造成的一切结果。所以,校园时代的我一直都属于读书一般,情商很高的那类人。

  读市场营销专业是我选的,但我一到大学就成了“风云人物”,每天忙得连轴转。当学生干部,组织运动会、辩论赛、迎新送老晚会等各种学生活动,还要跑出去拉赞助,和各种社会人士打交道,没办法,我成熟地太快了。

  毕业后,我也去公务员考场上“赶考”,一不小心就进面试了,体能测试没过,要换做别人,不得懊恼死了,我一点儿也没放在心上。后来,我终于通过一系列竞聘进入到一家世界500强央企并从事自己所学专业的岗位,从合同工干起,3年时间成为了企业骨干员工,又通过7年时间在各个关键岗位的历练,通过了严格的“进编”选拔考试,成为了企业的正式工且负责企业重要项目在徐州地区的运营。

  现在的我比“土豪”差得远,只能算房车不缺,有些积累的经济适用男,值得骄傲的是在家庭有一个幸福,温馨的氛围,生活品位还是有一些的,喜欢自驾游,改装车,收藏车模(东西,不是人),养宠物。

  这些年我的“相亲之旅”

  28岁是我人生的一个分水岭,我之前一段相当长时间的恋爱,在这一年宣告破裂,长情的我花了好几年时间才走出来。我才知道“童话里都是骗人的”。我对相亲态度的转变也是从28岁开始,之前朋友给我说相亲,我都想说“咱能别逗吗”;28岁之后,我觉得相亲这东西也挺好,“感觉”这东西和莎士比亚、琼瑶阿姨一样,害人不浅。

  当然,我若干年的相亲之旅也充满了各种不靠谱,各种不正常心态的女性经常让我落荒而逃。一种,就是大家眼中的好姑娘“独生女,本科学历,相貌适中,有一份体面的在编的工作”,也许正因为身上有了各种体面的标签,那种飘飘然的优越感总是在对你的“审问”中表现出来,这种讨价还价,挑挑拣拣的感觉让我极为不爽。

  第二种,就是大家眼中的“困难户”,三十一、二岁,条件还可以,但着急结婚,被家人逼疯了,所以捡到篮里都是菜,啥都不挑了,只要你“结婚”的回答。还有一种,和我一样被“感觉”给坑了,第一次见面就告诉我“我还没有从上一段恋情中走出来,你想一年内结婚的话,我想我做不到。”

  其实我并不想找一个“乖乖女”,单纯如白纸,我倾向于选择有过一、两次恋爱的经历的女性,因为人总是在挫折和失败中成熟的,经历过失去和放弃,才会真正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才知道珍惜眼前人。前提是要像我一样完完全全走出来,过去的事情不会影响现在的自己。

  择偶标准

  90后和“硕士女”hold的不住

  “90年”,在我心里是一个看人、分人的分界线,我对90后还是有些偏见的,主动得让人受不了,似乎有超越年龄的成熟,但对事物的认识根本不深刻。再加上年龄差距有些大,所以,1990以后出生的女孩,了解一下我这个人就好,就不用联系我了。

  我理想伴侣的年龄应该是1984年-1989年之间出生,8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这部分人,和我年龄相当的同时,还能兼顾相貌年轻。

  我还有一个“偏见”——对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知女性有些敬而远之,上学时就做中等生的我一直对“学霸”们充满敬畏和崇拜。我将来的另一半读过普通大学,有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就OK啦。

  因为我觉得自己经济条件还可以,新房正在装修,社会交往能力强,不希望也不需要对方太辛苦。目前不愿意选择从事需要业绩提成和“跑业务”的岗位女性,从个人经验感觉,能在工作上特别出色的女员工大多性格强硬,霸气十足,还要以牺牲家庭和健康为代价,每天为了考核疲于奔命,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最好对方工作没有太大压力,旱涝保收那种,金融行业,文秘、行政岗位最好。

  最近《大丈夫》里欧阳剑问顾晓珺的一句话很值得思考:你是因为爱我而想和我结婚,还是因为想结婚而爱我?这句话值得所有像我一样的大龄单身男女反思,在越来越多的人都有家有院,当催促的压力越来越大的时候,你是否还能积极的相信爱情,你是否还能坚守自己的情感底线?你是否还有勇气追求自己想要的人,想要的生活?如果你敢回答“我可以”,不妨联系我。

[我要投稿](责任编辑:bigworld)
  • 上一篇:别让理论束缚了自己的爱情
  • 上一篇:一个点心师的甜心物语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