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3年车市

发布时间:2016-11-02 18:33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17

 2013年,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大事小事,大到由进口车国内外价格对比而引发的“品牌管理办法”是否合理的制度性探讨;小到长安福特车主因投诉无门而冲击发布会现场的消费者维权事件,大大小小几件事,以期待让您散落在一年中的记忆碎片,连串成影。

  “汽车电商”大爆发

  随着服装、食品、家电等一系列商品电商交易的常态化,电商化难度最大的商品之一——汽车也在2013年迎来了一次爆发。

  从汽车电商吸引消费者的方法来看,团购、秒杀、限额抽奖等变相优惠和赠礼的促销手段颇受欢迎,而且“双11”之前一个月,各大电商就开始预热炒作;从汽车电商的覆盖范围看,网购已不再局限于PC端,更是蔓延至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并且,由于汽车商品的特殊性,目前大多数汽车电商采用的是O2O模式,采取的是“网上支付定金—在线留下信息—分销4S店与客户联系—到店体验—付清余款—提车”的交易流程,“双11”期间五花八门的抢购活动也无一例外是O2O模式。更多环节的电商化才能带来汽车电商的全电商化,商家如何给客户提供线下“一站式”的服务或许才是全电商化的难点所在。但基于互联网、移动通信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的数字营销时代已经来临是毋庸置疑的。

  限购城市“添新丁”

  无论行业专家、协会代表、汽车厂商如何为汽车“喊冤”,地方政府在解决拥堵、污染这些“当务之急”时都拿汽车开刀。

  2013年,依旧如此。2013年12月15日,天津市政府宣布实施机动车限购,并将自2014年3月1日起按车辆尾号实施机动车限行措施。“限购”政策一出立马引发抢购:据有关媒体报道,限购执行前夜,天津市的4S店、二手车店灯火通明;当晚某主流品牌的销量达到了2000辆,占该品牌天津年度销量的1/5。

  2013年6月18日,石家庄市提出自2013年起限制家庭购买第三辆个人用小客车,自2014年市区内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自2013年开始,石家庄市每年新增机动车控制在10万辆以内;自2015年起,每年小客车增量配额为9万辆,按照每月7500辆进行配置。

  2013年7月,中汽协会在月度信息发布会上甚至表态,反对各级政府对于城市汽车限购的政策。然而,从下半年的情况看,限购的“紧箍咒”并未松懈。

  日系车恢复元气

  临近2013年年末之时,逐渐恢复元气的日系乘用车终于迎来销量反弹的一个制高点:11月,日系乘用车销售32.54万辆,占当月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9.18%,不仅同比、环比均呈较快增长,市场占有率也超过德系品牌。

  从企业销量看,前11个月,丰田在华累计销量约81万辆,同比增长8%,有望完成全年90万辆的销量目标;前11个月日产累计在华销量达到113.2万辆,同比增长13.1%。受2012年钓鱼岛事件的影响,日系品牌一度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2013年日系车企已经开始有所改变,无论是在车型投放、研发投入,还是本地化的推进方面都开始提速。

  MPV大放异彩

  由于五菱宏光、长安欧诺、东风小康等原本属于交叉型乘用车车型的划入,2013年多功能乘用车(MPV)的销量大放异彩,一直以高于其他乘用车类型的速度飞快增长。根据中汽协会的统计,2013年前11个月,MPV销售114.41万辆,同比增长1.5倍,占同期乘用车市场份额的7.08%;11月单月MPV销售14.06万辆,环比增长3.**,同比增长2.3倍,占当月乘用车市场份额的8.29%。

  而早在2011年和2012年,MPV占乘用车市场份额仅3.4%和3.2%,2013年该市场的容量翻了一番有余。

  车主维权行动升级

  持续发酵的长安福特翼虎断轴事件总算得到妥善处置,在此事件中不断升级维权行动的车主们也能安心迎新年了。2013年即将结束之时,长安福特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将自2014年2月21日起,召回2012年9月21日至2013年11月13日期间生产的翼虎的计划,召回涉及车辆共计8万余辆。

  根据官方说法,此次长安福特召回范围内的车辆,部分批次的前转向节生产材料未能符合福特对该材料在全球执行的材料强度标准。如果车辆受到相当强度的撞击,前转向节可能发生断裂,存在安全隐患。

  来自国家质检总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季度,质检总局共收到汽车产品缺陷投诉13313例,比2012年同期增加5523例,增长70.9%。

  出口“疲态尽显”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国内的成本优势逐渐显弱,国际形势又处于风云变幻之中,2013年我国的汽车出口形势“疲态尽显”。

  据中汽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2013年前11个月我国出口汽车89.37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7.35%。其中乘用车出口54.86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9.63%;商用车出口34.51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3.5%。前11个月的出口量占同时期我国汽车销量1986.01万辆的比重为4.50%。同年11月,汽车企业出口为8.77万辆,环比下降2.09%,同比下降4.4%。

  中汽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分析说,出口低迷,微观上是因为伊朗、伊拉克等我国主要出口市场国家的国内形势不佳,宏观上看是因为人民币升值对出口造成的负面影响。

  中国品牌

  乘用车份额“岌岌可危”

  2013年,不少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使出浑身解数“谋发展、求转型”,既有发布全新品牌战略、新品连连推出的奇瑞汽车,也有不断扩大事业版图、拿出多款看家车型的北京汽车,更有另辟蹊径、对众谈“秦”的比亚迪。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情况是,2013年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仍“岌岌可危”。据中汽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2013年1-1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46.21万辆,同比增长11.4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0.01%,占有率较上年同期下降1.30个百分点。

  可见,尽管J.D.Power的报告显示,中国自主品牌在新车质量方面与国际品牌之间的差距大幅缩小,但囿于政府公务车采购缩水,各大城市纷纷限购,合资品牌车型价格下探,出口不佳等外因,内在品牌竞争力较弱的中国品牌乘用车想要在市场实现“逆袭”还需假以时日。

  豪华品牌

  加速本土化进程

  2013年,豪华品牌加速中国本土化的动作频率。由“女神”苏菲玛索代言的法国品牌DS已于国庆前期推出了全新DS5——首款本土化车型。

  2013年下半年开始,英菲尼迪不遗余力地开展品牌营销,更是借赞助热播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曝光率激增。

  在2016年之前,凯迪拉克将每年引入一款国产车型,到2015年实现在华年销量超10万辆;到2020年,在中国豪华车市场达到10%的占有率。

  2013年7月17日,广汽集团与本田就Acura(讴歌)品牌在中国的事业发展规划达成基本协议,双方将共同实现2016年在广汽本田生产讴歌汽车的目标。

  2013年8月,沃尔沃汽车集团对外宣布,沃尔沃汽车在中国的国产化布局已经正式获得中国政府批准。由此,沃尔沃在华发展进入快跑阶段。

  进口车暴利

  牵出品牌管理机制之变

  2013年夏天,央视新闻频道播出了其所做的进口车国内外价格对比调查,直指进口车在华牟取暴利。

  报道一播出,关于进口车是否涉嫌价格垄断的行业争论再次被推向高潮。当时有媒体爆料,发改委正在调查汽车制造商是否为中国经销商制定了最低零售价,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正收集所有进口汽车售价数据向发改委报告。然而,此事在引发了民众广泛关注和媒体的一段热议之后,便不了了之了。与此同时,我国进口车的增长也逐渐回归理性。来自中进汽贸的统计显示,据销售上牌数据,2013年前10个月进口汽车市场销售90.8万辆,同比增长9.6%,相比2012年同期21.7%和全年18.7%的增长率,进口汽车需求增速进一步放缓。中进汽贸预计,2014年进口汽车市场将进一步回归理性增长,预计全年销售增长7%左右。

[我要投稿](责任编辑:bigworld)
  • 上一篇:新车的魅力揭秘2014中国车市10大头条新车
  • 上一篇:质检总局:部分车企规避三包义务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