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义工戴丽仪参评“中国好人榜” 请给她投一票

发布时间:2016-11-02 19:23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19

投票页面截图


       (天使爱报料)中国文明网举办的“中国好人榜”9月“助人为乐”投票,徐州市推荐的10号戴丽仪,参加评选。投票截止时间9月25日。

       戴丽仪事迹介绍:
       戴丽仪,女,41岁,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黄楼街道办事处彭校社区居民,徐州星火慈善义工服务队队长。
  2011年,他们一家被鼓楼区评为“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儿子被评为第二届徐州市美德少年,戴丽仪也获得了鼓楼区“优秀志愿者”、“十佳巾帼志愿者”等称号。
  因为别人的帮助,她感到了温暖
  1998年的一个冬夜,戴丽仪突感不适,因为丈夫正在外地出差,她只得勉强支撑身体从家里出来,准备到医院就医。大街上,下着大雪,正在戴丽仪难受得举步维艰时,几名路过的大学生帮她叫到出租车,把她搀上车。到了医院,经过医生诊疗,戴丽仪终于安卧在病床上,但此时她开始为医疗费用发愁。丈夫远在外地,自己又无力动弹,大深夜地去哪儿找人过来支付费用呢?犹豫中,她拨通了一位朋友的电话。
  10来分钟后,朋友踉跄地赶到医院,缴清了各项费用,并留在医院陪宿。第二天,朋友将戴丽仪接到自己家中,精心照顾,直至戴丽仪丈夫出差返徐。
  “不管是素不相识的大学生,还是我的朋友,在一个寒冷的冬夜,为我尽心尽力,我觉得特别温暖。同时我觉得这是一份恩情,我很想报答,但朋友拒绝了。此后我想了很久,我想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种关心和关怀。”从那之后,戴丽仪就格外留意起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只要别人向她开口,她总是尽力提供帮助,“能帮到别人,是一种福气,也是一种快乐。”
  推己及人,她把温暖送给更多的人
  1999年,一直无业的戴丽仪在小区附近开设了一家房产中介所,有了固定的场所,更加方便她做善事了。说是房产中介,一遇到看房者面有难色,吐露苦衷,戴丽仪总是关切有加,要么不收看房费,要么捐助点生活用品,有时候连自家店面也能捐让出去。
  2002年,一对东北夫妻来徐州打工,由于年纪偏大又没什么技能,四下找不到去处,正巧到戴丽仪这里租房。戴丽仪一听他们的难处,干脆将中介所这间小门面房让给他们做住处,顺带经营起包子生意。
两个多月的时间,白天,包子店营业,戴丽仪就搬出桌子在店外工作,晚上,包子店收摊,戴丽仪也结束了一天的户外工作。“谁都有困难,能帮就帮,大家都一样。”戴丽仪的热情相助换来了东北夫妻的感激,纵使返回老家多年,每逢春节都会打电话送上祝福。
      社区里有位83岁的孤寡台属杨素兰老人,年轻时新婚丈夫去台湾发展,后在当地又成家立业,杨素兰守了一辈子未再嫁人,靠给别人当保姆过日子。几年前她丈夫在台湾去世,老奶奶失去惟一精神寄托,整天闷在家里不出门,生活无人照顾。从2008年开始,戴丽仪主动承担了照顾老人的义务,几年来坚持帮老人做家务,打扫卫生,收拾床铺,并经常自己买面买菜送给老人,几乎每周都要去老人家两趟,两天一个问候电话,并且经常带儿子王洪禧去老人家,陪杨奶奶聊天,给她喂水果吃,让老人感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使老人安享幸福晚年,得知老人患骨质增生疼的睡不着觉,想找人针灸按摩时,她就通过新闻媒体呼吁社会专业人士来帮助老人。老人逢人就说:“俺小戴可是个好孩子,对我就像照顾父母那么好,从来没喝过我一口水,我都过意不去了。”
2011年元月份开始,彭校社区19号楼化粪池外溢,流淌到了解放北路上,给居民出行带来了不便。戴丽仪召集“星火”义工队员们商量,义务为居民疏通。得知没有疏通工具时,她自费去购买,为了节省30元运费,她竟然骑着电动车,把一捆7米厂的竹竿劈开后,从九里山苗圃拖到坝子街,几乎穿越了半个城市,看到她的车子被竹子刮掉一大片漆,衣服也被磨破了,52岁的义工队员李松把家里的水桶舀子都拿来了,他们撬开一个个化粪池盖,一点点往外捞粪便,弄得满身都是赃物,居民们感动不已,纷纷加入疏通队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堵塞化粪池疏通了,外溢问题解决了,戴丽仪和王伟夫妇掏钱购买了水泥沙子,找工人把化粪池砌起来,彻底解决了问题,截至今年三月份,义工们义务为居民疏通了16个外溢化粪池,在群众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家三口都是义工
  在彭校社区,戴丽仪是出了名的义务志愿者。居民一有啥事都会说“找王伟媳妇(戴丽仪)去。”戴丽仪不仅自己做,而且影响了丈夫和儿子。2010年10月,她组织了“红领巾义务巡逻队”,第一个报名的队员就是她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另外两位队员分别是13岁、12岁的姐弟俩,父母是山东人,来徐打工多年。戴丽仪自买了喊话器,小队员们每晚提醒居民注意关锁门窗及车辆安全。79岁郭德侠老人每晚都守在家门口鼓励小队员:“小爷们,好样的,爷爷年纪大了,不然我也和你们一起巡逻,为小区服务。”
       2011年2月,戴丽仪在黄楼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下,经徐州市慈善总会登记注册,成立了“徐州星火慈善义工服务队”。短短的几个月,队员已发展到100多人。队员中,一位20岁出头的小伙子,因为租房,偶然看到了戴丽仪的“徐州星火慈善义工服务队”,当时就报名填表。只要服务队有活动,这位年轻人就算放下自己的生意也要参加。
  今年初,徐州矿山路窨井盖爆炸,遭遇不幸的矿山路小学的姐弟俩在住院治疗期间,为了不耽误课程,孩子的姨妈找到戴丽仪,想请个老师来医院给孩子辅导功课。40多岁的安徽籍孟老师听说后,欣然同意。戴丽仪自费买来教具,孩子也把自己的英语磁带等学习用品拿出来。那天正好是“义工服务队”正式挂牌的第一天。戴丽仪带着儿子和孟老师一起去了姐弟俩住院的九七医院。此后每天下午,孟老师都要乘车、步行,到医院给孩子义务辅导2个小时,直到5月份孩子出院。这之后,孟老师正式成为“义工服务队”的队员。
    在戴丽仪的家里,丈夫王伟不仅支持她的选择,而且邻里间只要有个大情小事,他也会第一个到达现场;儿子王洪禧更是妈妈的小尾巴。星期天,他也会和既是同学又是队员的小朋友们一起,随同妈妈参加社会上的各项爱心活动。

        进入中国文明网参与投票,地址:http://archive.wenming.cn/jingtai/sbhr_news/sbhr_zrwl.htm

[我要投稿](责任编辑:evoleo)
  • 上一篇:奥地利记者捐献“汉子哥”刘励1000元“爱心款 ”
  • 上一篇:猛一开门吓跑开锁男 连工具都丢了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