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游客车毁人伤 徐州医生默契配合救死扶伤

发布时间:2016-11-02 19:47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12

车祸现场。


201242484537600.jpg


徐州的大夫正在救人。


201242484552454.jpg



  什么叫倒霉?当你坐着大巴观着山景,突然车翻进山沟里……
  什么叫幸运?当你随车翻进山沟里,恰巧一群骨科医护人员打这经过,并且二话不说下车救人……
  4月22日14:30左右,南京一辆牌照为苏a52199的旅游大巴在安徽省天柱山风景区发生侧翻。事发后,有网友在微博上进行直播,网友“联通老马”称:翻下山的是一辆54人的旅行客车,急救人员及时出现在现场,当时救出20多人。
  多位网友都在微博上说,此次车祸多亏救援人员及时赶到:“当时有部分游客被甩出窗外,专业救援人员几分钟就赶到了。”
  这些网友并不知道,在现场进行专业救助的并非当地救援人员,而是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骨科的医生、护士。正是由于他们第一时间的救助,避免了车祸伤员的二次损伤,把伤害降低到最小。事发地安徽省潜山县交警大队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事故发生后由于救援及时,无人员死亡,一人重伤。”
  返程途中偶遇车祸
  “抢救生命,减轻病痛这是医务人员的职责,在那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冲上去救人。”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骨科护士长张慧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当天下午,矿总院骨科的医生、护士游完天柱山回徐。有些人在座位上已经昏昏欲睡。突然听到轰隆一声响,紧接着车厢里就传来司机的惊叫:“不好了,前面的车翻了!”坐在前排的几位医生眼睁睁地看到一辆旅游大巴滚下山。
  “停车!救人!”不知道谁在车厢里喊了一声。这时,已经有医生从座位上站起来,有护士下意识地把放在行李架上的急救包取了出来。司机将车停稳后,20多名医护人员毫不犹豫地奔向现场。在场的骨科医生周雷回忆说:“当时情况十分紧急,出事大巴的发动机还在飞速旋转,现场弥漫着柴油的味道,大巴车的油箱不断漏出柴油。”
  专业救助减少伤亡
  医生们赶到出事车辆前,一些受轻伤的游客已经从车内爬出,正准备组织自救,因为车在漏油,他们急于将伤者从车里拖出来。两名医生从破碎的车窗钻进车内,大体了解了车内伤者的情况。一位年轻人斜躺在座位上,不停地呻吟说腰疼,他的同事正打算把他往外拖。“这样危险!”李高玉大夫立即制止,他和多名同事一起用胳膊架成硬质担架,将伤者平移出车厢。
  事后,李高玉告诉记者:“车祸之后最怕二次损伤,伤者腰疼很可能是腰椎出现问题,如果转移不当,很可能会落下终身残疾。如果是颈椎受伤,转移不当甚至会出现生命危险。”
  被转移出车外的伤员得到了护士的照顾。她们随身携带的碘伏、纱布、创可贴、急救包派上了用场。清创、消毒、止血、包扎、用木条做成夹板固定受伤部位……一切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大家都在忙着救人,没有人组织,大家就像在科室里工作一样,各司其职。”骨科主任王建强对他的团队赞赏有加,“他们都是一流的!”
  应急处置展现素养
  因为是周末出游,他们没有穿白大褂。但是他们表现出来的专业素养让安徽的同行钦佩。
  在救助过程中,他们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只在几个伤情较重的游客表现出惊慌的时候,他们说:“你放心,我们是医生,而且我们都是骨科医生,我们保证你没事儿的!”良好的心理疏导加优秀的职业素养,他们迅速取得了伤者的信任,整个救助现场秩序井然。
  他们忙碌的身影被围观的游客用手机拍下来发在了微博上。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这群医生是谁,甚至不知道救人者就是医生。
  20分钟以后,当地两辆救护车赶到。按理说,矿总院骨科的医生护士们此时可以离开了,但是他们没有。因为上山的救护车太少,他们又是最熟悉受伤者伤情的人。他们把每位伤者的情况告诉了安徽的同行。当一连串的专业术语从他们口中说出的时候,安徽同行立即按照他们的建议,将两名疑似腰椎受伤者送下了山。
  直到所有重症伤员都被送下山,又有两位医生重返车厢内确认没有伤者,才回到自己的旅游车上。时间已经过去了2个小时。
  他们回到徐州时已经是夜里11点多了。面对采访,他们纷纷表示:“我们是医生,这是职业本能和职业素养使然。”
  文/记者 林玉尘

本文内容由 转帖是美德 提供

[我要投稿](责任编辑:帮我想个马甲子)
  • 上一篇:2012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网上报名启动
  • 上一篇:徐州首例重度血友病患者急需AB型血!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