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登陆后可查看大图 中国徐州网-彭城晚报讯 天气转冷,马路上“敲窗族”增多,他们大都衣衫整齐,穿着棉衣、背着孩子、拿着小盆对来往汽车敲窗行乞。在城市各个角落,她们像候鸟一样不停地迁徙,装扮甚至都不像是乞讨者。当救助部门伸出援手时,她们不愿去救助站,仍然选择流浪。
昨日,记者遇到的几位乞讨者就不愿去救助站。有位乞讨者称,开车的人有钱,即使撞到她们也会赔的。很多司机对马路“敲窗族”的存在非常反感,认为这些人不仅自身生命安全无法保证,也给开车人带来很多麻烦,尤其是天快黑的时候,非常容易引发事故。
现场
乞讨妇女:我们不去救助站
这几天,在解放路往泰山路左转的路口处,总有人在敲窗乞讨。
12日,一妇女抱着孩子向行人乞讨。前一辆车主扔一元钱在地上,她一手抱着孩子一手伸到马路栏杆另一侧捡钱。记者从此经过,摇下车窗劝道:“你这样太危险了,这么冷的天,怎么让孩子跟你一起乞讨?去救助站吧,那里暖和,能避避寒,让孩子睡个好觉。”妇女拒绝了:“我们穿棉袄了,我们不去,我们有住的地方。”随后,这位年轻的妈妈抱着幼儿,收拾行囊离去。
13日,还是在这个路口,记者见到的是另一个年纪稍大的妇女,敲窗行乞。
昨日,仍是这位年纪稍大的妇女在路口,她也同样拒绝记者的提议,不愿意进救助站。
据了解,我市的“马路乞丐”大多来自甘肃和河南农村,冬季家里的农活做完了,于是到江苏来行乞。来自同一个地方的行乞者大多彼此认识,有组织的进行乞讨。晚上,她们会选择睡在车站或者自动取款机附近。
在昨日的采访中,一位来自甘肃的行乞者说:“我们家乡都是这样乞讨的,开车的人会比较有钱。”
“你们这样很危险知道吗?”
“撞到了会赔钱的!”
……
现状
救助站4人一间,提供一日三餐
在每年的冬季救助活动中,救助队员给乞讨人员面包,他(她)们欣然接受;给他们棉大衣,他们也接受。但救助站表示可以帮助他们回老家时,他们中的绝大多少却坚决地摇头拒绝。
“家里没有吃没有穿,我回去做什么?”这是他们说的最多的话。
“那你们跟我们去救助站住吧?”救助人员多次对街头“敲窗族”表达救助意愿,但他们就是不愿意。
昨天,记者来到徐州市救助管理站办公楼。在办公楼后面,是为流浪乞讨人员安排的干净整齐的救助区。这里的房间十多平方米一间,一般只睡4人,结实的木板床上被褥整洁,床单平整,还有专门洗漱的水房、就餐的饭厅。
正在这里接受救助的流浪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来这里后,一日三餐,早餐馒头、包子、稀饭、小菜;两顿正餐基本是一荤两素。晚上,他们还可以集体看电视。
声音
市救助管理站:乞讨者怕没了“经济收入”
市救助管理站负责人也表达了自己的不解。他说,根据以往实施的《收容遣送办法》,那时的流浪乞讨者对收容制度心存“敬畏”情有可原。但《救助管理办法》中,大部分义务是给救助站规定的,如救助站应根据受助人员的需要提供5项救助,如食物、住处等,并强调应当按性别分室住宿,女性受助人员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管理。救助人员的职责与被救助人员严格区分,违反职责要承担相应责任等。可以说,政府充分考虑到了被救助人员的生活方便舒适,可惜叫好不叫座。
相关负责人分析,造成这种现象不外乎以下原因:首先,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是一项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救助工作一般不超过10天,超过期限后救助站工作人员会劝被救助人返乡。乞讨人员则认为,与其在家受穷,不如进城乞讨。
再者,一些流浪乞讨人员认为在救助站没有“自由”。被救助者进入救助管理站后,工作人员一般不允许他们随便外出走动。因为,如果不这么做,救助站很可能会变成“食堂+旅馆”,救助工作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但对于流浪乞讨者而言,他们平时游走于城市的各个角落,一下子过上有约束的生活,确实度日如年。
再次,救助站除了“包吃包住”,并为流浪乞讨者提供返程车票外,一般不会给乞讨者现钱。这样,许多以拾破烂为生,甚至乞讨为“职业”的人就没有了“经济收入”。
民政部门:不能强制救助流浪人员
据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可到救助站求助;但是虽有流浪乞讨行为,但不具备前款规定情形的,则不属救助对象。
根据我市情况,除了流浪乞讨人员自愿求助外,民政部门也会组织流动救助服务队上街实施主动救助,对于诸如在天桥底、车站旁的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劝导,指引其进入救助站;但对于拒不接受进救助站的,并不能强制其离开。
这位负责人表示,救助站只能是接受主动要求救助的人,对于不愿接受救助的流浪人员,救助站不能强制救助。新的《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民警对于以前叫作“居无定所”的人员没有了强制权,即使公安民警“收”了这些人,也没有地方“容”他们了,因为收容遣送站不存在了。
文/记者 李姗 图/记者 白雪
本文内容由 转帖是美德 提供 [我要投稿]
(责任编辑:big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