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小学门口搭帐篷排队 又到了报名入学的日子!

发布时间:2016-11-02 22:41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12

报名成功后,孩子就成同学了,共同的“深夜战斗”和即将到来的“缘分”让家长们先熟络起来。晨报记者 任中华 摄


res03_attpic_brief.jpg 马上注册 登陆后可查看大图


校门口的家长队伍长达数十米


res05_attpic_brief.jpg 马上注册 登陆后可查看大图


两位男士麻利地支起了帐篷


res07_attpic_brief.jpg 马上注册 登陆后可查看大图


打持久战,备好大包装矿泉水、扇子


res09_attpic_brief.jpg 马上注册 登陆后可查看大图


车上装着被褥,“少睡一觉算不了啥”


res11_attpic_brief.jpg 马上注册 登陆后可查看大图


夜深了,家长扎堆热聊抵御困意,家近的回去眯一会儿,排队“主角”变成了板凳和马札


res13_attpic_brief.jpg 马上注册 登陆后可查看大图


晨报热线85800100消息(记者 阚朝阳)6月28日是鼓楼生态园小学入学报名的日子,不少家长为了排到靠前的报名序号,27日傍晚6点左右,就带着板凳、帐篷、被褥、矿泉水等“装备”,赶到校门口连夜排队。看到这一幕,路过的市民不由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

  排队的家长表示,当晚10点多,校长曾闻讯来到校门口,劝家长不必连夜排队,并表示凡符合条件者第二天肯定能报上,但家长们仍执意坚持排下去、无人离开。

现场:帐篷被褥齐上阵 深夜排队数十米
  27日晚11时许,记者在鼓楼生态园小学门口看到,队伍从校门口开始,马扎、小板凳一个挨着一个,在人行道上折了一个弯,蜿蜒五六十米长。家长们显然是“有备而来”,熬夜提神的香烟、零食、矿泉水、花露水、扇子等“一应俱全”,还有家长甚至搬来了被褥、在路边搭起了帐篷。
  排队的人群中,不仅有年轻的爸爸妈妈,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有位老人拄着拐杖在排队。男士们围在一起抽烟提神,女士们聚在一起分享水果零食、唠着家常,报名成功后,孩子们即将成为同学,家长们借机先熟络熟络。
  有人是为儿女排队,有人是为了孙辈,也有人是替老板前来。队伍中,一个年轻的面孔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小伙子看起来20多岁,不像是孩子爸爸。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疑惑,小伙子腼腆地笑着说,自己在一个家具厂工作,是来替老板排队的。
  家长:发报名表也连夜排队 为了孩子不算苦
  记者看到,校门口贴着一张通知,称“根据前期调研,2014年该施教区适龄儿童约470名,招生约10个班”。正在排队的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27日是学校发放报名表的日子,家长们同样是连夜赶来排队,“从26日晚12点就开始有人排了,早上六点多已经排了100多米。学校称,最后发了456张报名表。”
  刘先生称,当晚10点多,该校校长也来到了校门口,告诉家长只要条件符合,第二天肯定能报上名,大家无须排队,“但是没有一个家长离开。”
  “明早八点开始发号,为了孩子这点儿苦算不了什么,拿到靠前的号、早点报上名心里才能踏实。”一位靠前的家长的话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晨报27日报道,今年金猪宝宝(2007年出生)、奥运宝宝(2008年出生)扎堆入学,加上近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人数越来越多,使各小学划片范围内的适龄入学儿童比例普遍增加。今年徐州市的一年级新生达17万人,比去年多2.2万人。而2010年,我市小学新生约10万人,2011年12万人,2012年13万人,2013年14.8万人。今年生源的大幅攀升给各学校学位带来压力,也让家长提前进入“战斗状态”。

  释疑:为何连夜排队?原因各不相同
  提起排队的原因,大部分家长是为了早点报上名心里踏实,也有的是因为第二天下午没时间、排队是为能上午报上名,还有的因为部分条件不符、拿到靠前的号希望能有更多的余地。
  排在第一个的刘先生当天傍晚6点左右就来到了校门口,“孩子要上班没时间,我先过来替他们排上,他们再过来替换我。拿到靠前的号,到时万一准备的材料有什么问题,也好有充分的时间再去补充。”正说着,一旁的儿子儿媳催促他早点回家休息。
  家住李沃的王阿姨是为了家里的小孙子,七点左右过来的,排在了第8位。记者看到,王阿姨骑的电动三轮车里放着被褥,“夜里就不回去了,困了就在车上躺一会儿,为了孩子少睡一晚觉算不了什么。”
  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位老人也姓王,腿在一次意外中摔伤,“我过来替儿子一会儿,等会儿他再来换我。回家也睡不踏实,还是在这里排着安心。”
  为了排队,有家长甚至带来了帐篷。正在搭帐篷的杨先生称,晚上8点左右他锻炼路过校门口,一看有很多人已经在排队了,赶紧回家拿了帐篷过来。“明天下午孩子有事,早点过来排队,争取上午能报上名。”
  苏先生的儿子在外地工作,“之前咨询,招生工作人员说我家的情况需要儿子开一张‘唯一房产证明’,但他没法及时赶过来,后来经过细致沟通,校长说可以报,但还是担心明天万一有什么意外发生。”
  家长王女士一脸忧虑,据其讲述,去年她家在学校对面小区买了房,房产证早就办好了,但因为小区楼栋地址有问题,户口一直没有迁过来。“据我了解,像我家这种情况我们小区就有十来个。学校说要等条件完全符合的全部报完,看最后有没有招满,如果招满了就可能会被调剂到其他学校。”
  夜越来越深,昏黄的路灯勾勒出家长们坚守的身影,有些困倦的、开始伏在膝盖上打起了盹。这一幕让人深深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

本文内容由 转帖是美德 提供

[我要投稿](责任编辑:bigworld)
  • 上一篇:你有没有中招?速联系徐州警方!
  • 上一篇:河南陈静来徐找三十年前200元钱100斤全国粮票转让的妹妹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