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院门口过马路站双黄线一家4口被撞 车祸瞬间母亲紧抱两岁儿子

发布时间:2016-11-02 22:49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18


过马路站双黄线一家4口被撞
车祸瞬间母亲紧抱两岁儿子
事发市六院门口;伤者:当时刚看完病人出医院,站双黄线上避让车辆,雪佛兰撞过来





  “撞人了!”昨晚7时许,淮海西路市六院门口突然发生一起险情,一辆沿淮海西路从东向西行驶的雪佛兰轿车冲向站在双黄线上的几名行人,四人被撞,其中有一名2岁大的幼儿。发现撞人后,驾驶员赶紧下车,向伤者赔礼道歉,称自己走神了。记者昨晚见到了肇事车司机,他表示,主要是下雨前挡风玻璃起雾,没能及时看清路况,造成车祸的发生,他愿意承担责任。

长点儿知识吧!

      危险 马路中间事故频发


  交警部门表示,马路中间等车,危险多多。统计数据表明,行人被撞事故中,多半与横穿马路有关。

  据介绍,通常行驶在里道的汽车车速非常快,车道宽度大约在3.25米或者3.5米左右,遇到有大型汽车并行,轿车很容易压到双黄线,人站在双黄线上等候过马路,非常容易被刮倒。有些行人为躲避车辆,站在马路中间前后走动,危险可想而知。另据记者了解,夜晚不少道路灯光较暗,司机可能根本看不到站在双黄线上的行人,这无疑会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率。


  提醒 请走人行道等待绿灯

  交警部门称,有些主干道路较宽,担心行人在一个绿灯周期无法走到马路另一端,所以在双黄线中设有斑马线,供行人等候另一绿灯周期,而普通双黄线宽度仅半米,行人站在线上极其危险。

  如何安全过马路?

       交警建议行人:

一要走人行道、等绿灯;
二要在绿灯闪烁时,不要跟汽车抢道,不要跑,因为这时司机的脚都在油门上,容易出事故;
三是冬天路面湿滑而且有结冰现象,汽车的刹车系统可能不太灵敏,为了自身的安全,行人应主动避让,离车远点儿。



新闻回顾:

  行人站双黄线 轿车撞数人

  记者昨晚赶到淮海西路市六院门口时,雨已下大,泉山交警大队事故中队民警已对现场进行拍照取证,肇事的是一辆雪佛兰轿车,轿车前侧挡风玻璃碎裂。由于事发淮海西路,且下着雨,为了避免交通拥堵,交警在对现场勘查后,施救车辆将肇事车拖离现场。

  “被撞飞四五个人,有大人,也有小孩,现场很混乱。”目击者孙女士表示,事发时,她正站在北侧的交通站台等车,看到有几个人从六院出来,准备横穿淮海西路,走到马路中间时,可能是看到有车辆驶来,行人便站在双黄线上让车。但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一辆从东向西行驶的轿车直接冲向等待的行人,数人被撞,伤者横倒在地。

  孙女士说,事发后,轿车司机赶紧下车,看到撞伤多人后惊慌失措,然后战战兢兢走过去试图将几人搀扶起来。“司机是名中年男子,一个劲儿地向伤者赔礼道歉,还不停拨打电话。”

  市民周先生表示,被撞飞的人中有个被抱着的孩子,看上去很小,哇哇大哭,不知道伤势如何。伤者中一名少女伤势较重,一直在哭。几名伤者被搀扶起来后,被直接送进六院。


24.jpg 马上注册 登陆后可查看大图



  少女被撞砸在挡风玻璃上

  在市六院急救中心,记者看到了几名伤者,其中一直哭泣的少女表示头很疼,发晕难受,多人正在安慰她。

  记者了解到,这名受伤的少女姓郭,今年17岁,她的脸上和身上有多处擦伤,医护人员拿来消毒水,家人正小心翼翼地为她清理伤口。

  站在一旁的黄女士告诉记者,她也是伤者之一,郭小姐是她表妹。“事发时,我抱着2岁的儿子跟着丈夫、表妹等人一起过马路,走到路中间,我们看到有车过来,就都站在双黄线上让车,表妹站在最东侧,结果第一个被撞飞!”

  “轿车是从东向西驶过来的,我们都没想到,会直接冲向我们,当时表妹被撞飞了起来,落下砸到轿车前挡风玻璃上,又被弹了出去。我当时被吓坏了,根本来不及躲闪,也被撞飞了。”黄女士说,她被撞飞的瞬间,紧紧抱住怀里的儿子,在地上打几个滚才停住。

  黄女士丈夫郭先生也被撞上,他说,自己倒地后,看到妻儿也被撞了,他挣扎着爬起来,将妻儿扶起,检查两人的伤势。“万幸的是,儿子被抱起来后,哭了一会儿,没说哪里疼,但为了安全起见,医生建议做一下检查。”

  黄女士等人表示,司机下车后,一再向他们道歉,并称“走神了。”

  在急救室内,记者还见到了黄女士的婆婆王女士,原来王女士因胳膊骨折在六院住院。一家人到医院看望她后,准备到医院路北侧的饭店吃饭,没想到过马路时遭遇车祸。“受伤最重的小郭是我侄女,还有一个外甥女当时也在场,万幸只是被刮到,没被撞倒。”王女士说,目前郭小姐已住院,其他伤者还在检查治疗中。

  司机:车内起雾影响视线

  “我真的没看到他们,视线太模糊了。”记者在急救室交费窗口见到了肇事司机,此时他看上去仍有些惊慌。

  司机约40岁,不愿透露姓名。他向记者表示,他驾驶雪佛兰轿车沿淮海西路从东向西行驶到六院附近路段时,因为下雨,车内前挡风玻璃起雾,前面什么都看不清楚,才造成这起事故发生。

  当记者询问他事发时是否走神时,他沉默了片刻后表示,前挡风玻璃起雾是主因。(记者 诸文平)



  开车除雾小知识

  1、开空调除雾。打开空调把温度旋钮置于冷风或暖风位置,可达到除雾效果。

  2、用抹布擦。这是多数车主采用的传统方法:在行车过程中,很多车主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一边开车,一边用抹布擦拭挡风玻璃上的雾气,以保持视线清晰。

  3、开窗除雾。车内雾气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车内的湿度较高,同时车内外又有较大的温差,因此只要稍稍打开车窗让空气流动起来,就能驱散雾气。

  4、玻璃除雾剂。购买使用汽车玻璃除雾剂,能有效预防车内雾气。其用法是先把挡风玻璃里面擦洗干净,然后将这类除雾剂喷涂到上面,过1―2分钟晾干后,再用干毛巾擦拭干净即可。这样在玻璃上就会形成一层透明的保护膜,能有效防止水汽在玻璃上凝结形成雾层,一般喷涂一次可防雾5至7天左右。

  5、洗涤剂除雾法。将洗涤剂按1∶10左右的比例兑上水,然后用软布蘸着它涂抹于车窗挡风玻璃内侧和后视镜镜面上,待晾干后再用干布擦净玻璃就行了。也可以在挡风玻璃上涂抹一层薄薄的甘油、酒精或盐水作防雾剂,可防止挡风玻璃里面在短期内结雾。


本文内容由 康师傅 提供

[我要投稿](责任编辑:bigworld)
  • 上一篇:徐州冰桶挑战合辑
  • 上一篇:铜山区洞山仿古亭已经修好了!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