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酒店业供大于求 遭遇产能过剩危机?

发布时间:2016-12-06 10:34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2


  世界经济开始复苏,受危机影响很深的酒店业是随着复苏,还是将经历一个更缓慢曲折的过程才能走出阴影?酒店业遭遇星级酒店客房增长过快和入境游客锐减双重夹击,不仅今年将持续出现大面积亏损,未来一段时间情况也不很乐观。


  据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会长张润刚介绍,今年1-9月,北京五星级酒店客房入住率在49%,上海48.9%,广州和深圳都在50%,平均房价北京不到100美元,上海102美元,广州和深圳100美元左右。但同期周边国家和地区同类城市情况要大大好于国内。东京客房入住率是68%,首尔是70%多,香港是75%,平均房价东京和首尔都是200美元左右,香港是150美元。


  张润刚认为,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困境是近年酒店业过度投资供大于求造成的,危机只是诱因,没有危机,矛盾依然会爆发。不能指望一类城市的酒店业在危机过去后有明显好转,困难可能会持续3-5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


  大部分业内专家认同张润刚的看法,认为产能过剩不是经营者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投资人的问题,各地政府负有相当责任。我国各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这样的认识误区,有没有五星级酒店和有多少是衡量酒店业、旅游业和投资环境的重要标志。没有需求而由政府推动兴建的高星级酒店随处可见,以致三线城市五星级酒店房价只有二、三百元。


  也有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是大批不懂酒店经营的房地产开发商所为,他们为让周边土地升值大建高星级酒店。但其实这背后的推手还是政府,政府以建高星级酒店为条件向开发商提供优惠价格的土地,开发商自然乐意接受,与政府共谋“双赢”。


  但真正受损的是酒店业。这一根本问题不解决,将长期困扰我国酒店业的健康发展。如果对此没有清醒认识,以为危机过去,传统的市场和商务客人会重新回来,成为未来的市场和商务客人,那就大错特错了。


  相信困难是暂时的,酒店业终将走出困境,这本身并没有错,特别是近20年来酒店业经历过几次大的挫折,都在重新复苏后,有了高速发展。但是,需要清醒地意识到的主要一点是,在走出困境之前,必须准备过几年艰苦的日子。


  北京奥运会后,大量高星级酒店进入市场,酒店业进入重新洗牌、产品和结构调整期。上海正在走北京走过的路,从去年开始,投入市场的客房数出现高速增长,短短一年间新增的高星级酒店客房达1.34万间。据不完全统计,到明年5月1日世博会开幕,上海还将有55家高星级酒店建成开业,增加床位1.2万个。


  锦江国际酒店首席执行官陈灏预测,上海世博会将给上海酒店业注入生机,预计明年上海星级酒店的平均出租率可超过2008年,经济型酒店会更好。但他认为客房收入未必会很好,至多能达到2007年的90%多,餐饮收入则会超过2007年。世博会后,上海仍需要2-3年时间,来消化大幅度增加的客房供应量。


  陈灏认为酒店管理品牌化已是趋势,也是酒店业走出困境的路径之一。目前三星或四星级酒店国内品牌为主,经济型酒店客源99%在国内,虽有国际品牌进入,但所占份额不大。酒店业与先进的国际酒店品牌的差距集中在一线城市、豪华酒店。这些酒店客源来自境外,客人对品牌忠诚度高,喜欢入住服务人员外语好的国际品牌酒店,反观国内高星级酒店,无论是管理层素质、文化习惯还是服务理念都有差距,国际销售差距更大一些,如中央预定系统、国际招标,都不敌国际品牌酒店。


  据悉,作为亚洲最大的酒店集团,锦江国际经过多次重组和相当大的投入,基本确立了品牌架构。未来几年在上海将主要致力于老的酒店的改造升级和品质提升,在外省市和海外进行收购兼并,保持每年增加100家经济型酒店和2000间高星级酒店客房的速度。


  上海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王大悟的看法似更有新意,他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酒店的追求已从满意不满意发展到喜欢不喜欢,他强调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喜欢你,但酒店必须搞清楚谁会喜欢你,才有可能把握住自己的特定客源群。


  他提醒酒店经营者,高端精品酒店的经营模式已从海外入境接待为主转向国内小康群体为主,这是从生活质量的追求转向生活方式的选择,看不到这一点,就会对目前酒店业客源趋于多元、已进入高度细分市场视而不见,坐等传统的团队旅游客源上门,或一味降低房价以揽客。酒店业的成败在于有无核心竞争力,产品的关键是特色,只有牢牢吸引住特定客源群,才能在众多大同小异的酒店中脱颖而出逆势

  • 上一篇:旅游跃升战略性支柱产业 中国或成第一旅游大国
  • 上一篇:二、三线城市将是未来酒店业投资热点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