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山越岭,旅游大巴须有更高标准

发布时间:2016-12-06 12:44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2

 

短短半个月,旅游交通安全红灯频闪


  11月21日8时34分,浙江S23省道桐庐县渡济隧道路口发生一起上海旅游大巴翻车事故,3死多伤。11月7日早上8时05分,在G15高速金山境内,一辆上海旅游大巴发生重大交通事故,4死多伤。


  两起事故皆驾驶员全责


  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市旅游安全工作会议上获悉,这两起重大旅游交通事故都是驾驶员全责。其中,发生在桐庐的交通事故,旅游车上安装了GPS定位系统,监测数据显示事发时车辆超速。短短半个月时间,接连发生两起多人伤亡的安全事故,引发旅游行业对如何确保旅游大巴安全行驶的思考。


  旅游大巴须更高标准


  旅游业内人士告诉,相比于跑长途客运的大巴,旅游大巴要求更高,这是旅游性质所决定的。旅游景区不少在大山内、湖畔边,旅游大巴要跑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县级道路,甚至要穿乡间小路,道路状况复杂,对车辆、驾驶员要求都比客运车要高。为此,旅游业内人士建议上海要制订旅游大巴的地方标准,对旅游大巴的经营者、车辆状况、驾驶员等明确相应高标准规范。


  杜绝个体运输车辆


  据透露,本市品牌汽车公司的旅游大巴,一天的包车费在1000至1200元,这些旅游大巴已全部安装了GPS,车况、人员都有相应的规范。但有些个体运输客运车,挂靠在一些车辆公司,以每天400至500元的低价承接旅行社的业务,带来不少安全隐患。日前,市旅游部门、市文化执法大队在小陆家嘴地区查处黑车、黑导,发现不少上海一日游旅游团,导游是外地的,车辆甚至挂着远在东北的某省车牌,宣传单上的旅行社、编号,经查都是子虚乌有。对此,市旅游局表示,将加大打击力度,对“黑车、黑社、黑导”,查实一家停一家。


  建议配备双人驾驶


  有关人士还建议,学习发达国家对旅游大巴驾驶员的严格管理办法,比如,长途旅游大巴配双人驾驶,对驾驶员每天的工作时间、车辆行驶里程等进行限定,杜绝超时驾驶、疲劳驾驶现象,确保行车

  • 上一篇:专家称《旅行社服务质量赔偿标准》归责过重
  • 上一篇:企业集团化 打造参与国际竞争的“国家队”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