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咏红局长在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6-12-06 13:10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2

 


(2011年1月24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全省“十一五”和2010年旅游发展情况,分析研究“十二五”旅游发展的形势和思路,部署2011年旅游工作。张卫国副省长十分关心这次会议,专门作了批示,我们将按照张省长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下面,我结合会议精神传达,代表省旅游局讲三点意见。


  一、“十一五”旅游发展和2010年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旅游行业围绕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建设旅游强省的总体目标,克服汶川地震、冰雪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影响,抢抓机遇、迎难而上,旅游发展水平全面提高。全省接待国内旅游者年均增长15.6%,入境旅游者年均增长11.6%,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4%,旅游增加值年均增长19.6%。2010年,全省旅游增加值约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2%,城乡居民出游率达到2.2次,为我省经济社会和全国旅游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领导和关心的结果,是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同志们奋力拼搏的结果。


  2010年,全省旅游行业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41号文件,以“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为主线,扎实推进旅游业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刷新了我省旅游发展史上的多项新纪录。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突破3亿人次,达到3.5亿人次,增长19.5%,国内旅游收入突破4000亿元,达到4287.9亿元,增长24.2%;接待入境旅游者突破600万人次,达到653.6万人次,增长17.4%,旅游外汇收入47.8亿美元,增长19.1%,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49.7万人次,增长44.4%,实现旅游总收入4685亿元,全国第一,增长23.4%,旅游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增长23.5%。回顾全省旅游工作,主要体现以下五个方面。


  (一)以贯彻落实国发41号文件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贯彻国务院《意见》,为旅游营造了更为有利的发展环境。去年2月11日,时任省委书记的梁保华同志亲自出席“苏台灯会”并启动亮灯仪式。时任省长的罗志军同志听取全省旅游工作汇报,对加快江苏旅游发展做出重要指示,并于世博江苏周期间亲临现场推介江苏旅游。围绕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精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作出了重要批示,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召开旅游工作会议,张卫国副省长到会作重要讲话,张吉生副秘书长亲自带队赴外省调研旅游,省政府办公厅就意见起草工作向30多个部门进行两轮意见征求。目前我省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已经形成送审稿,并将尽快出台。各地对旅游工作更加重视,南京成立旅游园林局,实施重点景区免费惠民工程。宿迁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将旅游局列入政府组成部门,并出台旅游奖励政策。淮安抓住涟水机场开通航线的契机,推出航空旅游奖励政策。


  (二)以举办上海世博会为契机,大力推广“美好江苏”旅游形象。


  按照省委、省政府对世博旅游的总体要求,我省以打造“美好江苏”旅游形象为重点,全面实施“相约世博会、畅游新江苏”系列推广计划。我省10个产品获“长三角城市群世博会旅游产品最佳”奖项。苏州市旅游局、太仓市旅游局倪雪华同志和无锡中旅胡达善同志分别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上海世博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沈文娟等3位同志赴京参加表彰。世博期间,全省客房出租率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4A级以上景区接待游客数量同比增长18.5%,旅行社外联接待增长均超过30%,代理世博门票业务的4家旅行社共售门票210万张,实现了“世博在上海,旅游到江苏”的目标。“美好江苏”旅游形象广告片在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等电视台播出,达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加强与新加坡、韩国全罗南道、加拿大安大略省以及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的旅游合作。对台旅游形成新亮点,“江苏灯会”、“台湾江苏周”、 “十万人游台湾”任务圆满完成。中美省州旅游局长对话会议、“游中国”中外旅游批发商洽谈会、第二届乡村旅游节等活动成功举办,进一步扩大了江苏旅游的影响力。


  (三)以实施《江苏省服务业提速计划》为契机,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


  按照《江苏省服务业提速计划》中对旅游业的要求,我省不断完善旅游规划体系,推进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全省“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初步形成,沿海地区、古运河两部区域规划形成成果。我省积极争取国家旅游引导资金,统筹下达省级专项资金,全社会投入旅游建设资金588.5亿元,比上年增长25.4%。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力度加大,南京汤山国际温泉城、宿迁运河文化城等项目加快建设,泰州华侨城、常州春秋淹城、徐州窑湾古镇等景区建成、开放。全省4A级以上旅游景区在全国率先突破100家,常州环球恐龙城等5家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周庄等9家镇(村)成为首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数量均居全国第一。苏州工业园区成功创建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红色旅游加快发展,“江苏乡村旅游精品”、省级自驾游基地等创建工作有序进行。


  (四)以开展“质量提升年”为契机,全面提高旅游服务品质。


  围绕国家旅游局“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主题,全省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工作,推进旅游诚信建设,试行旅游诚信商店推荐制度。开展旅游市场检查,全省共开展检查行动2386人次,检查导游4966人和旅游企业1966家。开发运行旅行社业务管理平台,对旅行社审批、网点备案、查询等业务实施动态化管理。扎实推进旅行社责任险统保工作,全省参保旅行社533家,居全国前列。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江苏自驾游基地标准》等5个地方标准通过评审。联合消防、安监、质监等部门,制定旅游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和安全措施。2010年 “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成果显示,我省旅游服务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南京、苏州、无锡在全国50个重点旅游城市中分别名列第一、六、八名。


  (五)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加快提升旅游队伍素质。


  根据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在全行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提升人才素质和行业风貌。继续推行岗位培训工作,组织、培训旅游管理人员、导游、服务人员和其他人员共计5.2万人次。积极实施 “名导进课堂”工程,我省8名优秀导游进入名导课堂,3名特级导游员、3名优秀导游员入选全国名导师资库。举办全省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和导游服务技能大赛,组织参加全国大赛,获得五项第一,两名选手获得“旅游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与省文明办联合评出53家旅游文明单位。加强学习型机关、服务型机关建设和反腐倡廉、信息公开工作,基本实现行政权力网上运行。


    二、“十二五”面临的机遇挑战与主要思路


  “十二五”时期是江苏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是加快旅游发展、建设旅游强省的黄金发展期。我省旅游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一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旅游发展,形成了改革开放以来难得的发展环境和合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消费需求等各方面因素都有利于旅游发展。二是全球经济回暖。美国、德国、日本等世界主要经济体逐步走出危机低谷,经济发展增长明显。三是旅游业复苏加快。全球旅游业得到恢复,旅游人数出现增长,旅游经济已成为带动世界经济振兴发展的重要力量。四是政策效应显现。全国形成了一股旅游发展热潮,各地扶持政策相继出台,为旅游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五是我省具有独特优势。今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万亿元,人均超过7000美元,大众化旅游消费时代和消费转型升级时代全面到来。同时,高速交通更加便捷,后世博会效应和南京青奥会效应逐步显现,必将推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从大的方面看,国内经济通胀预期和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对旅游消费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各种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安全因素,对旅游业发展带来不确定性;经济发展中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从我省情况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先发优势弱化。兄弟省市旅游发展迅速,在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出台了重要的战略、政策和措施,旅游发展得到强力推动。二是产业发展粗放。我省旅游饭店、旅行社规模扩张较快,但经济效益不高、企业成长不快。三是内生动力不足。我省综合性旅游集团、饭店集团、景区集团发展滞后,体制机制不活,发展动力不强。四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苏中、苏北占比上升不大,区域差异依然明显,旅游购物比重不高,仍然是条短腿。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以高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从实现全国旅游业发展两大战略目标的大局,从我省建设旅游强省和美好江苏的高度出发,紧紧围绕国家旅游局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加快转型升级,加快创新发展,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旅游综合效益,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十二五”期间,我省的旅游发展要突出“六个更加注重”:


  ——更加注重旅游集约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争取又好又快发展。
  ——更加注重国内旅游,更好地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增加就业,实现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共同繁荣发展。
  ——更加注重市场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场的力量拉动发展。
  ——更加注重产业融合发展,营造多业兴旅氛围,进一步拓展旅游产业新领域,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形成旅游发展新优势。
  ——更加注重产品升级发展,大力开发休闲度假和商务会展旅游产品,提升文化旅游产品质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旅游需求。
  ——更加注重旅游目的地打造,以旅游信息化推动旅游现代化,营造江苏旅游的高便捷度和高舒适度,提升城市亲和力。


  力争到2015年,全省旅游业总收入突破10000亿元大关,在全国率先成为“万亿”级产业。全省旅游增加值突破4000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6%,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3.5%。全省城乡居民年均出游3次以上,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2%左右。全省旅游就业人数440万人,占全省城乡就业人数的9%左右。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十二五”期间,我省旅游业将紧扣科学发展主题,进一步加大旅游品牌、产业主体、旅游市场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产业发展。


  ——以旅游品牌建设推进旅游发展。围绕“水秀山灵、古韵今辉”的江苏旅游特色,全力塑造“美好江苏”旅游整体形象。重点培育“环沪名城”、“吴韵汉风”、 “江南水乡”、“东方湿地”、“乐购江苏”、“淮扬食府”六大旅游品牌,以品牌产品支撑和丰富旅游形象,在更高的层次上提升江苏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以产业主体建设拉动旅游发展。做大做强旅游企业,培育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推进旅行社批零体系建设,努力提高旅行社自主外联的能力和水平。鼓励旅游企业“走出去”,在境外投资兴业。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形成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休闲度假为主导、专项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延长旅游产业链。积极推进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以市场建设促进旅游发展。强化旅游目的地营销,注重整体形象推广和企业产品营销相结合。充分利用外事、商务、文化等各种渠道和交通、饭店等各种场所,在境内外重点客源地设立旅游办事处和旅游咨询中心,广泛开展旅游宣传。整合全省旅游节庆资源,扩大节庆效应,把节庆活动办成江苏的旅游品牌。积极举办国际性旅行商交流大会和区域性旅游交易会,积极承办国际国内会议、展览、赛事等大型活动,集聚人气。积极推行国民休闲计划,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进一步拉动旅游消费。


  ——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支撑旅游发展。改善旅游交通条件,加快建设综合旅游交通体系,鼓励开展旅游专列、包机业务,全面提高旅游运输能力。增强旅游公共设施服务能力,构建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加强重点城市游客集散中心建设,完善高速公路、城际公路、城市道路的旅游引导标识系统。优化旅游信息平台,促进旅游信息资源共享,积极开展旅游在线咨询、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以信息化推进我省旅游现代化。


    三、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全省旅游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贯彻落实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加快旅游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主题,抓住一条主线(加快转型升级),紧扣两个目标(培育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突出三个重点(整合散点,集聚发展,构建大旅游发展格局;攻克难点,创新发展,提升旅游质量与效益;打造亮点,凸显品牌,树立整体旅游形象),推进四大建设(产品建设、品牌建设、信息化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江苏旅游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十二五”发展和旅游强省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全省旅游业发展的目标是:接待国内游客4亿人次,增长1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100亿元,增长19%;接待入境旅游者705万人次,增长8%,旅游外汇收入54亿美元,增长13%;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57万人次,增长15%。旅游总收入5575亿元,增长19%,旅游增加值2500亿元,增长20%,确保我省旅游业“快于全省服务业发展,快于全国旅游业发展”。


  2011年,全省旅游行业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41号文件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面实施我省旅游发展“五重”计划,力争实现“七个新突破”。


  (一)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在融合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积极推动区域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大力度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形成“三圈三带三轴”旅游空间新布局。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加强与华东地区、环渤海地区、海峡旅游区以及华南沿海地区的合作。全面接轨东北亚,主动融入国际区域旅游合作和发展,落实与美国、加拿大、欧洲、韩国、新加坡等地旅游机构签署的合作协议,促进市场互动和资源共享。


  ——有效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与规划、城建、交通等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将旅游业纳入城市发展体系和城市升级改造规划,建设完善南京“紫金山—玄武湖”城市中央公园、苏州金鸡湖景区等都市旅游产品,形成新的旅游热点。结合我省城乡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推动城乡融合和互动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加快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形成一批星级乡村旅游精品,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位置。


  ——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发展与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生态农业紧密结合的乡村旅游产品,会同省农委做好“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依托生态资源,与省环保厅联合推出2-3家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依托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发展融参观、游览、体验、购物于一体的工业旅游产品。依托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积极发展红色旅游。要大力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体育、商业、教育、科技、医疗等相关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营造“多业兴旅”的产业氛围。


  为构建我省大旅游发展格局,要按照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的要求,编制完成《江苏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修编《江苏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2020)》,并尽快组织实施。


  (二)抓好项目,创新产品,在扩大需求上取得新突破。


  ——努力提升文化旅游产品。今年是“中华文化游”主题年。要进一步挖掘文化资源,开发特色城市文化,以扬州瘦西湖国家文化旅游示范区和国家5A级景区为龙头,带动全省文化旅游产品更新升级。着力开发建设文化旅游区和城市特色旅游街区,全面提升南京老城南、无锡惠山古街、苏州桃花坞、泰州三水湾、徐州老东门等历史街区的旅游功能和文化魅力。结合古运河建设与保护,做好我省古运河旅游的跨区域整体开发。利用江苏文化产业改革有利时机,打造个性鲜明的旅游演艺产品,以特色的地方本土文化来营造各城市的形象魅力。


  ——积极拓展商务旅游产品。发挥我省商务资源与经济的综合优势,强化苏州工业园区的商务旅游示范作用,推进商务旅游标准化,并在南京、扬州、常州、无锡、南通等沪宁沿线城市积极打造商务旅游区。各市要建设一批商务型酒店,开发特色商务旅游产品,推进商务旅游无障碍工程,重视和发展会奖旅游,更好地促进商务旅游发展。


  ——大力开发休闲旅游产品。积极开发各具特色的度假区、休闲区,加快推进省级度假区创建和国家级度假区申报,抓好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大力推进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重点做好南京汤山、常州天目湖、苏州阳澄湖、宿迁骆马湖和无锡太湖生态博览园、盐城丹顶鹤、麋鹿保护区等一批休闲度假和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积极发展创新旅游产品,通过常州环球动漫嬉戏谷等项目建设,带动网络旅游、虚拟旅游等现代旅游产品的发展。


  ——继续抓好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建设和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大项目。全年计划完成旅游投资突破700亿元,重点建设全省38个重大旅游项目。省旅游局将积极争取更多的国家旅游发展资金、省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发展引导资金和世行、亚行贷款用于对全省重点旅游项目的扶持和引导。


  (三)整体营销,塑造品牌,在市场拓展上取得新突破。


  ——强化“美好江苏”旅游宣传。开展“美好江苏”引领下的全方位宣传推广活动。继续做好在境内外媒体投放“美好江苏”旅游形象广告的工作,研究实施省市联动的协作方案。组织开展5个“美好江苏”系列活动,包括:全球千名旅行商“美好江苏行”、“美好江苏”国内旅游万里行、“美好江苏”国际旅游万里行、百名重点媒体记者“美好江苏行”和“美好江苏”旅游摄影大赛,通过形象鲜明、形式多样的系列旅游推广活动,进一步打响“美好江苏”品牌。


  ——塑造整体旅游品牌。以“美好江苏”为统领,加快推出六大旅游产品品牌,并具体落实到旅游线路、旅游产品的设计和推广上,把无形的旅游品牌形象与具体的产品、资源结合起来。鼓励全省旅行社、景区和饭店等旅游企业和旅游机构在旅游广告宣传、资料制作等方面宣传、使用“美好江苏”旅游品牌,更好地统一品牌、统一形象,形成整体效应。


  ——打造特色旅游节庆。积极办好“中华文化游”主题年欢迎首批海外旅游者暨“江苏文化游”启动仪式、中国国际旅游服装服饰赛博会等全国性的旅游活动,重点办好苏台灯会、中国·南京明城墙国际灯会、江苏乡村旅游节等省级旅游节庆,放大南京国际梅花节、无锡徐霞客国际旅游节、苏州国际旅游节、扬州烟花三月国际旅游节、淮安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等10多个特色旅游节庆,切实提高我省旅游节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规范管理,人本服务,在质量提升上取得新突破。


  ——标准化引领。以标准化促进国际化,全面开展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支持苏州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常州恐龙园、扬州新世纪大酒店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积极推广新版旅游星级饭店国家标准,进一步规范饭店服务。跟踪行业新业态发展,力争形成5个省级标准。各市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要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标准的制订工作,加快已出台标准在全行业的推广应用,推动我省旅游业在标准化引领下的国际化进程。


  ——精细化管理。借助《旅行社分等定级评定标准》,深化对每个服务环节的规范管理,开展省内旅行社服务质量与执法情况大检查。切实加强行业监管,重点开展“零负团费”、挂靠承包经营和强迫或变相强迫购物专项整治。推进旅行社批零体系建设和规模化、网络化经营,培育一批有市场影响力和良好口碑的大型旅游批发商。要以提升饭店管理公司管理水平为抓手,促进南京金陵、无锡君来、苏州书香门第等江苏本土酒店品牌发展和连锁经营,并吸引更多的国际品牌酒店进入江苏。建设一批度假型和特色精品酒店,积极推行景区市场运作、集团管理、品牌经营发展模式,加强A级景区评定、复核、整改,完善退出机制,提高景区服务管理水平,全省国家A级景区达到420家。


  ——人本化服务。继续强化以人为本服务和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加快诚信旅游线路创建试点,积极试行诚信旅游商店推荐制度,实行“百分百旅游商品质量保障计划”,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组建由行业管理部门、旅游从业人员和游客三方组成的监督队伍,开放旅行社网络点评系统,实行全社会、全方位服务质量监督。实施游客满意度测评制度,通过游客问卷调查、网络测评、旅游投诉与质监调查等方式,对全省旅游城市开展测评,并定期公布游客满意度评价结果。


  (五)优化配套,增强魅力,在旅游环境上取得新突破。


  ——提高旅游环保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生态保育工程,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完善高等级公路、主要交通干道、景区旅游公路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在公路服务区、机场、高铁车站和汽车站等处增设旅游服务功能和设施。促进城市旅游专线交通覆盖主要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完善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探索旅游车辆异地租赁,建成一批旅游咨询中心、集散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形成较为完备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提高旅游信息化水平。强化全行业数字化服务和管理,完成我省“十二五”旅游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建设省、市、县三级旅游政务公开网站工作群平台,推广12301旅游公益服务热线。加强与网络、手机等服务平台的合作沟通,建立网络化的全省旅游咨询服务、预订服务和意见反馈体系。支持南京、无锡、镇江等市“智慧旅游”体系建设和我省同程、途牛等旅游网络运营商的发展,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网络旅游企业。加强全省旅游统计系统和网络建设,理顺关系,明确职责,互动合作,更加全面、科学、准确地反映我省旅游发展情况。


  ——提高旅游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建立健全旅游安全保障体制机制,严格执行安全问责制度,完善旅游安全设施,提高旅游预警和应急救援能力。鼓励保险行业与旅行社合作,落实旅行社责任险,扩大投保范围,提高理赔效率,进一步提高旅游保险服务和游客权益保障能力。


  (六)加强培训,提升素质,在队伍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抓好旅游队伍培训。实施旅游“百千万”培训工程。进一步健全旅游业分级分类培训机制,重点抓好旅游行政管理人才、企业管理人才、专业人才和服务技能人才“四种人才”的培养。全年培训100名市县(区)分管领导和旅游行政部门负责人,1000名旅游经营单位中高层管理人员和10000名旅游专业人员。各市旅游局要共同做好相应工作,并根据各地人才需求情况,积极做好旅游网络营销、电子商务、旅游会展等新兴业态的人才培训和引进工作。


  ——抓好旅游培训基地建设。研究制定旅游专业培训基地的标准规范,在省内选择重点旅游院校、大型旅游企业、重点旅游培训机构,整合资源,创建10家左右省级旅游培训基地。加强旅游重点课题研究,把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打造成旅游业的教培中心、科研中心和信息中心。重视“双师型”教师培养,提升课堂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开展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专业培训教材修编和相关课题项目。要充分利用江苏旅游信息网和旅游诚信网的平台资源,完善网络培训功能。


  ——抓好行业“创先争优”工程。通过组织旅游行业技能竞赛活动,开展旅游行业服务技能练兵,提高全行业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联合省相关部门开展旅游行业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完善旅游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通过树立行业标兵,建立游客评价体系和内部考核,建立文明旅游、满意服务的新风尚。


  (七)改革创新,增强活力,在机制体制上取得新突破。


  ——改革旅游管理体制。继续探索风景与旅游一体化发展体制,总结推广南京等地旅游体制改革经验,支持各地开展旅游与文化、园林、宗教等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体制的试点改革。省旅游协会要在换届工作中,稳步推进协会的企业主体化建设,进一步发挥旅游协会在促进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创新旅游经营机制。重点培育省内综合性大型旅游企业集团,鼓励旅游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收购等方式,走集团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道路。引导业外具有优势的房地产、交通、能源、信息、金融等产业集团,在调整产业结构中转向旅游。探索建立省级旅游投融资平台,推进区域发展和跨行业整合。积极推进旅游景区的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改革,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通过股票上市、企业债券、项目融资、产权置换等方式筹措发展资金,以机制创新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升效益,实现我省上市旅游景区“零”的突破。


  ——强化公平竞争机制。吸引国际资本、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开发旅游资源,兴办旅游项目,参股旅游企业,鼓励外商创办独资、合资旅游企业。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旅游企业到海外发展,开办企业、开发项目,参与国际竞争。通过营造良好的竞争机制和环境,进一步提升我省旅游企业的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


  ——加强考核检查。省旅游局和各级旅游部门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继续开展“创先争优”和行风、廉政建设,改进工作方式,加快职能转变,按照服务型机关的要求,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今年,国家旅游局将按照国办121号文件的工作分工,对41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一次督查。各市要结合实际,继续加强文件精神的落实,出台支持旅游发展的配套、实施政策。我省将建立旅游工作考核机制,健全考核体系。对各地旅游发展的考核结果,将报送省、市党委政府。对旅游企事业单位的考核,突出规范引导、好中选优,评出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点4个“20强”,营造全行业争先创优、比学赶超的发展氛围。


  同志们,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旅游业发展意见、推进我省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开拓创新,共谋发展,再创佳绩,为在“十二五”期间率先建成旅游强省,实现江苏旅游新跨越而努力

  • 上一篇:网络与旅行社融合成趋势 在线旅行社模式被看好
  • 上一篇:解读2010版新标准之一:2010版饭店星级标准的修订背景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