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瓷瓶首次走出深闺 18日南博珍宝馆免费开放

发布时间:2016-12-14 13:54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2
南京博物院的库房中有44万件文物藏品,而拿出来展览的只有5000件。若是一年一换需要88年才能够轮一圈。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南博特地从库房中取出两件极少展出的一级文物,充实展览。昨天下午,记者得到特许,有幸亲历了国宝走出“深闺”换展的全过程,而在此之前,文物换展的过程是全部保密的。

  重要文物都有舒适“小窝”

  昨天下午两点,记者来到南博库房时,两个黄色的文物囊匣已经在推车上整装待发了。囊匣是南博为每件重要文物特制的独立“小窝”,木质外匣,里面根据不同文物的外形,用海绵制成凹槽,文物在这些“小窝”里既固定又舒适。囊匣中的两件国家一级文物分别是清代霁蓝釉粉彩旋转瓷瓶和战国立鸟镶嵌几何纹青铜壶,它们将分别取代瓷器馆和青铜馆中的清代青花饰青瓷纹瓶和战国虎钮。

  国宝瓷瓶首出库房

  在保安的簇拥下,两件国宝从库房的侧门直接推进了珍宝馆的瓷器和青铜展厅。首先换展的是瓷瓶。这件霁蓝釉粉彩旋转瓷瓶是乾隆年间景德镇为清宫专门烧造的大内瓷器。打开囊匣的木盖,但见瓷瓶通体散发着诱人的光彩,蓝色釉面光洁平滑,瓶体描金,繁缛奢华,灿烂夺目。瓷瓶腹部做成四处镂空云雾花纹,云雾中,各有梅花鹿、孔雀、猛虎等4种动物造型立于松树之下。透过镂空花纹,瓶内别有洞天——一个可以转动的圆柱形瓷内胆上,绘着乾隆皇帝在疾驰的骏马上,弯弓搭箭,引弦待发。随着内胆的转动,从不同的镂空处可以看到乾隆在射猎不同猎物。这一动一静就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乾隆狩猎图”。

  保管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件东西匠心独具,做工考究,是清代粉彩在鼎盛时期的代表,后世也有仿制,但再无此件神韵。自进入“中央博物院”(南博前身)库房以来,这是它首次走出深闺。

  瓷瓶换展“半自动化”

  当瓷瓶推进瓷器馆时,这里进行了清场,出口处的临时闸门在记者身后悄然合上。将要放置瓷瓶的地方,是瓷器馆明清展区中央一个独立的展台。一个厚近2厘米的巨型玻璃罩,罩在木质展台上,里面还安放着特制的监控设备。工作人员操纵特制的电动铲车将玻璃罩徐徐抬在半空,4个工作人员合力将原来摆放的清代青花饰青瓷纹瓶抬出,放入准备好的囊匣中。随后工作人员对玻璃罩内壁进行了快速清洗。一切做完后,霁蓝釉粉彩旋转瓷瓶被小心地请出囊匣,摆在展台上。随后需要做的是调整展览角度,这是件很有学问的细活,为了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观众,瓷瓶被来回调整了多次。


  一切做完后,玻璃罩重新放下,在专业灯光的照射下,这件国宝更加完美无瑕。此时记者看表,整个过程用时40分钟。

  “博物馆日”珍宝馆免费开放

  当瓷器厅换展的同时,青铜展厅中的湿度和温度已经达到了换装的要求。由于青铜器对温度湿度的要求比瓷器高,所以换展青铜文物的准备更为细致。这件战国立鸟镶嵌几何纹青铜壶是1965年在涟水三里墩一个大墓中出土的,奇怪的是,墓的年代虽然判定为西汉,但该墓中却出土了一批战国青铜器,而且件件后来都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因此专家推测,汉墓的主人可能有收藏战国青铜精品的爱好。


  这件去年在法国参加过中法文化年交流展的一级文物上分布着造型奇特的7只巨鸟,3只在壶底充做三足,3只环绕壶颈,而壶盖上立着的一只则昂首挺胸,振翅欲飞。这件青铜文物当年是一件酒器,充分体现了战国青铜华丽工整的时代特征。用相同的方法,铜壶也被安放在独立的一个展台上。用时也在40分钟左右。


  记者粗略估算,用这样的速度要换遍展厅的5000件文物,需要3333个小时,文物工作者付出的辛劳可想而知。


  据记者了解,5月18日这一天,包括这两件国宝在内的整个南博珍宝馆将向全体市民免费开放。

  来源:南京日报 编辑:明月


  • 上一篇:工地挖出明故宫西宫遗址 专家称可能住过马娘娘
  • 上一篇:四成以上市民遭拒签 欧洲游抬高出游门槛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