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报恩寺地宫文物都要放回去 年内有望开放

发布时间:2016-12-17 13:32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2

  铁质舍利函、宝珠、石碑、铜钱……大报恩寺地宫挖掘工作正在高度保密中进行,每一样“宝贝”的出土都给南京市民和考古专家们带来了极大的惊喜。但是,惊喜过后,新的问题出现了:出土的文物要怎样放置?既要供市民观赏,又要保护文物不受破坏,这二者的平衡点在哪?专家对此表示,文物应该还是要放回去。 
  决策:

  专家称“宝贝”还要放回去

  国内此前类似的大型考古挖掘的文物何去何从?记者发现,多数选择“回家”。在浙江杭州雷峰塔地宫挖掘工作中,专家们已经开始讨论要在挖空了的雷峰塔下埋什么东西。经过几天激烈的讨论,几位专家最后达成了一致意见:把从地宫里发掘出来的文物再放回去,在地宫遗址上建小型博物馆,供人参观。 
  雷峰塔地宫发掘队负责人黎毓馨说,如果再往地宫里放东西,最好还是将发掘出来的文物或者其复制品放进去,并且最好不要再扩大地宫的面积,这样能保持地宫的原汁原味,使地宫的历史能继续得以延续。地宫不要再封闭起来,这样可以供游人参观,同时也能增加新雷峰塔的吸引力。

  雷峰塔的宝贝见了天日便再次归隐回去,大报恩寺的呢?这座规模、等级都要高于雷峰塔的“中世纪七大奇观之一”会怎样“善待”自己的宝贝?

  大报恩寺地宫挖掘队相关专家告诉记者,大报恩寺地下的宝贝,尤其是舍利函,也将重归故土,回到它们熟悉的环境。该专家表示,地宫里一般是存放舍利子之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地宫放东西,最好能将发掘出来的舍利函、宝珠等放进去,或者是舍利的代用品,这样,新大报恩寺、琉璃塔才不会失去“寺”、“塔”的原本意义。 
  方案:

  寺庙抬高后把文物再放回去

  大报恩寺地宫里的文物不断出土,吊车作业、人力搬运、细致的擦洗清理、文字辨识……挖出来不容易,放回去则更不容易。负责大报恩寺重建的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陈薇表示,为了顺利把文物放回去,他们准备让重建的寺庙离地数米,把琉璃塔塔身提高30米。   规划方案中,新建的大报恩寺庙宇建筑以及琉璃塔,都是在离地数米的架空和中空层上构建。如大报恩寺庙宇,几座大殿都离地5—6米,下面是开放型的空间,游人需要拾级而上,才能进入各个大殿。“这个开放空间就是留给发掘出来的文物的。”陈薇说,“预留的地面连同地下空间,将做成遗址展区。”琉璃塔也是在离地7米的台基上搭建,再加上显出新塔的气势等原因,陈薇表示,琉璃塔最终将比原塔增高30米。   设计了新雷峰塔造型的清华大学建筑历史及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所教授郭黛姮也向记者表达了她的意见:地宫本身就是一个文物,她当初在设计新雷峰塔时就着重考虑了这一点,将塔基部分设计为钢结构体系,罩住地宫,使塔基本身成为一个小型博物馆,地宫内的文物都可以在这里展示。 
  另据了解,地宫发掘完成后,地宫肯定会向公众全面开放。最早在下半年,市民将有机会参观出土文物。

  来源:龙虎网 编辑:明月

  • 上一篇:千年织技巧夺天工 云锦龙袍现身京城
  • 上一篇:大报恩寺舍利函将“打包”起吊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