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玄武湖百花闹春游园会之红梅报春活动开幕

发布时间:2016-12-17 17:28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2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春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随后香”。百花之首的梅花,飘着阵阵清香带来了春的消息,也揭开了2009玄武湖百花闹春游园会的序幕。2月20日至3月20日玄武湖景区将推出百花闹春游园会的第一项活动——红梅报春。
     梅在我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与人民在生活、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有传统的多方关联。梅花象征着铁骨铮铮,不屈不挠,幸福吉祥,梅花绽开五瓣,象征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有梅开五福之说。梅花是南京的市花,南京自六朝起就有赏梅的习俗,玄武湖公园联合浙江东方梅园共同推出的红梅报春活动,作为2009年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分会场之一,将为赏梅寻春的人们带来新的惊喜。
      一、活动主题:2009玄武湖百花闹春游园会之红梅报春篇
      二、活动时间:2009年2月20——3月20日
      三、规模与特点: 
      玄武湖景区内现有梅花3000多株,主要以大型地栽梅树、大型缸栽梅桩和梅花盆景三种表现形式,通过“点、线、面”结合的布置手法,逐步将游人引入观赏佳境——梁洲为主展区。
      特点之一,突出展示梅花“南京红”。梅花很少以地名命名,“南京红”可谓我们南京人的骄傲。“南京红”花期早、花色艳、花朵多,极具观赏价值。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梅国际登录权威陈俊愉教授亲自为本次活动题写了“南京红”三个字,现已镌刻在梁洲梅花岭景点的说明石上。 
      特点之二,发挥玄武湖水面优势,临水布置许多梅花,营造出水上探梅的幽雅情趣。
      特点之三,利用梅花进行园林造景,设计出梅花岭、梅花廊、梅花岛、梅花花坛、梅花花篱等既可赏花又可观景的园林景观。
      特点之四,尽显梅桩苍老古朴、虬劲之美。梅桩是梅花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形成苏、浙、川、徽等流派,此次展出的浙江梅桩为老桩经人工复壮嫁接整枝成形,作品粗犷古朴,其中有很多年代久远的大梅桩,特别是梁洲上的一棵明梅,此梅花距今已有数百年高龄。花重瓣,极香,亦属珍品,历经风吹雨打,至今还在岁岁作花。
      三、赏花线路:
      一线:玄武门——假山瀑布——柳苑——莲花广场——梁洲——翠洲——翠洲门。
      两路:一是陆路;二是水路,可分别从玄武门码头或翠洲门码头乘船观赏沿岸上梅花。“亭亭堤上梅,历历波间影”,舟游换景,水上探梅,真是别有一番韵味。
      三个点:一是大型缸栽梅桩观赏点,位于玄武门至假山瀑布段。十几盆大规格的红梅妆点在玄武门内的弹石路上,构成了一条热烈又壮观的迎宾道。 二是大型地栽梅花观赏点,位于梁洲。梁洲主展区共有梅树景观近10处,分别是梅桩园、赏梅亭、梅花廊、梅花岭、明梅盆景、梅之友、梅花花坛、梅花花篱等。其中:梅花廊位于牡丹园北面,南京红、骨里红、宫粉、绿萼、玉蝶等品种的梅花对植于闻鸡亭前的园路两侧,树冠交错生长形成廊道的效果。梅开时节,五彩缤纷,清香袭人。 三是梅花盆景展,位于梁洲盆景园景馆内。数量近百盆,盆景多以古桩见长,以其苍老古拙,而又枝壮花繁而闻名。其中树龄高达百年者亦不鲜见。梅花盆景是一种古老而新鲜的艺梅形式,古人赏梅以“老干偃盖,苔藓封枝、盘根错节”为最美,清代龚自珍说:“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以斜为美,正则无景”。技师们吸取了这些历代诗话的意境,结合梅花的生物学特性,采取以修剪为主,控水、控肥截枝蓄干为辅的手法,将梅桩盆景制作得生动自然。
       四、其它项目。
      1、古木艺术展。 梁洲古湖神庙内,开辟了一个古木艺术馆,是我市一处集古木科普、艺术鉴赏、环保、爱国教育为一体的文化传播场所。馆内30多件作品取材名贵,主要分为神木、浪木、乌木、硅化木、树化玉等品种。所有作品不雕、不琢、不上色,取古木自然之态,去其繁芜,现其精粹,妙用其姿,强化其势,突出其质,保持了古木原本的色泽,气质典雅,古色古香,独具神韵。让人们在与大自然遗迹的对话中,穿越时空,去感受生命起源、地球演变、林木轮回的无穷奥秘。其中一件浪木作品像一棵含苞欲放的梅树,与室外的真梅树相映成趣。
      2、梅花盆景和梅制品的销售。 梅果营养价值极高,富含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以及多种有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梅果食品深受人们欢迎。本次活动也组织了一批话梅、糖青梅、梅酒等梅制品供广大游人选购。另外,为满足广大梅花爱好者的需求,还准备了几百盆梅花盆景,配以手编小提篮进行对外销售。
      目前,玄武湖景区内室外梅花已开五成,梅花盆景已含苞待放,下周开始将进入最佳观赏期。
  • 上一篇:高淳县旅游局配套旅游消费券发放征求意见
  • 上一篇:南京都市圈“博爱之旅”入选上海世博会推荐线路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