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大帝孙权纪念馆开馆

发布时间:2016-12-19 15:09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2
 

东吴大帝孙权纪念馆是南京市委、市政府“建设新南京千日行动计划”重点项目之一,也是打造“紫金山-玄武湖”城市中央公园首个完工的重点项目。场馆建设由中山陵园管理局负责实施,在建设过程中,市委杨卫泽书记、季建业市长多次听取汇报,现场推动,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从810日项目开工、主体建筑完工、展陈布置到周边环境整治,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仅用了120天时间,一座朴实庄重的纪念馆便展现在世人面前。

扇形主馆建筑形制再现汉代南朝江南民居风格

东吴大帝孙权纪念馆位于中山陵园风景区梅花山东麓原寿星宫地块,整个项目占地8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683平方米。工程于810正式开工,由江苏江都古典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承建,南京工大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监理。装修展陈工程由江苏大美天第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承担,从10月底主体建筑封顶后进场。在120天的建设周期里,建设者们克服了工期紧、地形复杂、施工场地狭小等困难,加班加点,日夜赶工,确保了如期开馆。

记者在现场看到,纪念馆主体建筑是一座扇形的环抱式建筑,主馆前方是一片半开放式广场,东吴大帝孙权雕像立于广场的中心位置。整个纪念馆的建筑布局和形式,采用院落式组合方式和汉代——南朝江南民居的建筑风格,穿斗屋架,直坡屋面,屋脊起翘,黑色筒瓦,浅灰色外墙,外露框架饰以汉代通常使用的深栗褐色,突出了汉代建筑古朴雄浑的特点,体现出东吴建筑文化主题。

据介绍,此次孙权纪念馆改造建设,充分利用了地块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精心设计,保留了原有建筑的一些文化元素,如对寿星宫牌坊进行原址保存,原先位于寿星宫一侧的孙权故事画廊内的孙权历史故事浮雕,也被保留在展馆内。在建材的选用上采用“钢木”材料,即柱、梁等受力构件采用钢结构形式,外包饰面的材料采用木结构。这种设计不仅使纪念馆在外观上具有传统建筑的风格,而且可实行工厂化生产,现场焊接拼装,从而有效缩短了工期。建筑墙面则采用的是ALC 墙板环保新型建材,隔音效果好,吸水性强;屋顶的黑色筒瓦采用防锈铝瓦,具有重量轻、抗疲劳强度大、耐腐蚀的特点。

多媒体展陈演绎孙权与南京的不解之缘

孙权纪念馆的展陈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英雄少年、三国争雄、建都立业、魂系钟山,以图文、视频、场景组合的形式,再现了孙权的主要事迹以及孙权与三国、孙权与南京、孙权与钟山的历史画卷。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工作人员查询了大量史书,还远赴孙权家乡浙江富阳、湖北荆州赤壁古战场等地找寻资料,并召开数次专家研讨会讨论展览方案。光策划展览的文案部分,就花了一年时间。

记者在现场看到,纪念馆序厅正面台阶上放置了一张吴大帝孙权议政时的桌案,左右是孙吴十位文臣武将张昭、周瑜、顾雍、鲁肃、吕蒙等人的绣像,序厅地面上雕刻的孙权大事年表则列出了孙权于公元182年出生至公元252年去世71年所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整个序厅生动地为我们再现了汉末三国、吴大帝孙权在朝堂之上运筹帷幄、指点江山的场景。

主题展厅的内容也相当丰富,游客不仅可以看到用电子小人书、影子戏等手段全新演绎的“赔了夫人又折兵”、“刘备相亲”等历史典故,还可以通过电子屏、图片文字等了解孙权在南京兴修水利、推动农耕、发展学术、供奉佛教的历史。在展示馆南侧的展厅内有一个数十平米的巨大沙盘模型,再现了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的场景。游客站在一个仿古的船头,就可俯视整个战场,声光电手段的综合运用,使人感觉身临其境。展示中还以连环画形式分别展示孙坚、孙策、孙权的历史作用:孙坚将孙氏家族引领到东汉末年群雄争霸的历史舞台;孙策开创并确立了孙氏在江东的基业;孙权进而建立起以孙氏为中心的江东政治集团。连环画系专业画家绘制,线条遒劲有力,色彩古典淡雅。为了在聚焦重大历史事件的同时,鲜明生动地塑造孙权人物形象,展示内容中通过9个孙权的生活轶事,全面解读其品行、作风、习性、为人,以及文化素养。

为增加参观趣味性,展厅中还设置触摸屏,安装了“草船借箭”、“华容道”等互动游戏。多媒体《南京建城史》,制作精良,气势恢宏,从追溯孙权“留霸业震古烁今”的史迹开始,全面展示了东吴建都建业以来南京城市的发展变迁,表现今日南京“继往开来,再铸辉煌”的伟业。在纪念馆内还能看到一部D电影《东吴大帝》,该片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制作,片长15分钟,内容讲述三国时期东吴大帝孙权割据江东、建都南京、发展东南的历史业绩,场面大气磅礴,震撼视听。

同时,作为孙权纪念馆周边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红楼艺文苑也同步实施了景观提升工程,目前已完成西侧围廊及部分园区基础设施的出新改造工作。(通讯员:高炜 王广勇)


背景材料一:孙权建都南京的历史

孙权(182252),三国时吴国的缔造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继承父兄未竟事业,统领江东。先与刘备携手火烧曹操大军于赤壁(今湖北赤壁市),后与曹氏结盟火烧刘备大军于猇亭(今湖北宜昌市猇亭镇),三分天下局面由此确立。在位期间,以建业为统治中心,大规模开发江南,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为后来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神凤元年(252)病逝,享年71岁,葬蒋山(今钟山),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史称吴大帝。孙权实际统治江东时间超过半个世纪,是三国时代在位最久、寿命最长的帝王。追溯南京近2500年的建城史,首次中兴当属东吴大帝孙权建都于此,史称建业,孙权也由此成为在南京定都建城的第一人。

建安十六年(211),吴主孙权把政治中心从京口(今镇江)迁往秣陵(今南京),第二年,改秣陵为建业,这是南京历史上第一次被定为国都,成为南京城市史上的重要的转折。东汉末年,社会矛盾不断加剧,上下交困,民不聊生,黄巾起义最终冲垮了专制统治的堤岸,导致了各种社会危机的总爆发,使国家陷入军阀混战的境地。各种政治军事势力相互争斗,不断分合,最终形成了曹魏、蜀汉、孙吴三大政权鼎立的政治局面。魏主曹操雄踞中原,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势,汉主刘备以汉室之胄的正统自居,吴主孙权则没有这些政治凭藉,他继承父亲孙坚、兄长孙策功业,迅速稳定了江东政局,后来镇抚山越开拓疆土,北抗曹魏巩固防线,西窥蜀汉以收荆州,苦心经营,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定都建业,建立了稳固的江东政权,为江南地区此后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探索南京城市发展的源头,必须从吴大帝孙权说起。同样,评价孙权的历史贡献,也要从他对都城建业的建设中寻找解释。孙权以都城建业作为吴国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开创了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相结合的国都先例,这种结合对区域经济产生了超常的辐射力,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和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江南城市经济和文化的全面繁荣。孙权立国之初,“郡县荒芜,田畴芜旷,听闻属城,户民浸寡,又多残老,少有工夫”,迫于军事压力,经济政策也十分严酷赋役繁重,但避乱南迁的移民带来了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镇抚山越则为孙权补充了兵源和劳动力,孙权陆续采取了一些宽刑轻赋,均息力役的措施以顺民望,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都城建业迅速地发展起来,并带动东南地区的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相对稳定的政治局势下,建业的学术文化也繁荣起来。孙权的文化和宗教政策比较宽容,他不但自己好学博览,还诏立都讲、祭酒以教诸子,同时督促诸武将折节向学,学习的内容,则是重儒而不废诸子的。孙权信仙好道的政策,吸引了北方和巴蜀的道教传人和避难方士,为六朝神仙道教的兴起打下了基础。孙权据江东以前,胡僧游化中原,少到江南,赤乌十年孙权为康僧会立建初寺,名其里为佛陀里,为江左佛法传播之始,东晋南朝时期江南佛教的蓬勃发展,孙权此举实肈其端。两汉以来儒学独尊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形成了儒学、玄学、道教、佛教多种思潮并存的局面。这种多元化的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江东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还深深影响了未来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方向。都城建业官私藏书丰富,南北精英荟萃,成为城市文化繁荣昌盛的文化中心,推动了对各地的文化传播。

孙权时期开始建立的以建业为中心的水上运输网,大大促进了江南商业的发展,使其成为名震大江南北的商业都会。作为大规模航海的倡导者,孙权出于军事需求而重视的造船业,促进了水上交通和航海技术、造船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建业襟江带河,依山傍水,孙权充分利用这一水上优势,加强同海外的交流,北起朝鲜半岛,南到南洋诸国,都有孙吴使臣和商人活动。据《三国志·吴主传》,黄龙二年(230),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带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今台湾)及亶洲(今琉球)”,卫温等人虽然没能到达亶洲,却到达了夷洲,“得夷洲数千人还”,这是大陆与台湾交流的最早历史记载。同时,海外的使节、僧侣也往来不断,使建业成为对外交往和开放的主要窗口。

孙权创建的建业城,不仅是当时东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也为后世历代奠定了城市的基本格局。东吴以下,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等王朝相继在此建都,南京遂有“六朝古都”之誉;此后南唐、大明、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等均定都于此,故又有“十朝都会”之称。可以讲,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基础,始于孙权。

  • 上一篇:南京市旅游委员会召开处级职位竞争上岗动员大会
  • 上一篇:南京市旅游委员会召开2012年度全市“平安景区”创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