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找“年味”,体验“民俗风”

发布时间:2016-12-20 15:16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2

 

    这些年,春节期间的休闲文化活动越来越多,但很多市民却感觉城市里的“年味”越来越淡,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也渐渐被遗忘。今年春节期间,我市将推出一道道精心烹制的“民俗文化大餐”,有各式民间工艺制作的“龙宝贝”,有白局白话名家原汁原味的“本土说唱”,还有跳五猖、东坝大马灯等民俗表演……春节期间,市民们不妨走出家门,在充满民俗风情的文化活动中,寻找记忆中过年的味道。

    去甘家大院,赏龙年民间艺术大展

    今年是农历龙年,各式各样的“龙”自然是过年的主题。

    昨天上午,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文联主办的《龙年民间艺术大展》在甘家大院开幕。本次展览为期两个月,由我市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术家精心制作的以“龙”为形象的85件民间艺术品,将让市民在“赏龙”之余领略南京传统民间工艺的绝活精粹。

    精美绝伦的云锦龙袍、金银细工摆件《中华龙》、微雕作品《龙行天下》……展厅里,各式各样的“龙”洋溢着浓浓的喜庆气氛。据市民俗博物馆副馆长沈浩介绍,此次展出的“龙宝贝”涵盖了云锦、剪纸、金箔、金银细工、灯彩、绒花、脸谱、微雕、竹刻、皮影、绳结、泥塑等近20个门类,是南京民间艺术的一次集中展示。其中一件作品《哪吒闹海》,是绒花与泥塑两项民间工艺的首次“联手创作”:泥塑艺人何斌用泥巴捏出了手举乾坤圈、身穿红肚兜的哪吒,而蓝色海水和海面上的黄色蛟龙,则是省级非遗传承人、绒花艺人赵树宪以蚕丝、钢丝穿绕而成。泥巴与蚕丝的“刚柔相济”,让这件作品形神兼备,颇为吸引眼球。

    春节期间,2012年白下第四届民俗嘉年华也将亮相甘家大院。届时,我市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术家将现场展示剪纸、抖空竹、微雕、泥塑、布艺、灯彩、面塑、中国结等民间绝活。1月24日至28日每天下午2点,南京白局和南京白话的表演名家将在老茶馆现场说唱,用地道的老南京话演绎“本土说唱”。

    去郊县农村,看原生态民俗表演

    在栖霞、高淳、溧水、江宁等各南京区县,仍保留着不少春节民间民俗的表演,其中已很多都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除了舞龙、舞狮、古琴等人们较为熟悉的民俗表演外,六合小马灯、高淳跳五猖、东坝大马灯等我市郊县农村的原生态表演,也会让市民感受到了浓浓的民俗风情。

    1月1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南京民间民俗文艺展演在汉中门市民广场举行,率先拉开了“南京民俗年”的大幕。六合、高淳、江宁等地的民间艺人组成的“南京民歌队”大展歌喉,演唱了他们在乡间劳作时传唱的民间小调,淳朴的曲风和歌词让很多市民耳目一新。

    对于想要寻找“年味”的市民而言,春节期间去高淳欣赏当地的原生态民俗表演,不失为一个选择。每逢春节,跳五猖、大马灯、跑旱船、踩高跷这些高淳农村最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会奔赴各个村镇踩街表演。高淳县固城镇蒋村艺术团表演的《跳五猖》,因其造型奇特颇受小朋友们的青睐。5个手持华盖的壮汉入场站定,接着4名衣着袍服、头戴面具,步态不一的表演者排成一字上场,分别代表道士、土地爷、和尚、判官等4位为民请命的当方“地神”,随后入场的身穿铠甲、肩插金翎、手持双刀的5位才是真正的主角——“五猖者”。这些不同扮相的民间艺人跳着各式舞蹈,祈求风调雨顺,天下太平,已经成为当地春节期间一道亮丽的风景。

   “东坝大马灯”如今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项表演共有7匹道具马,外面围着绒布,里面是木架子,由两个成年人驮着架子行走,每匹马上坐着由小朋友扮成的戏曲角色形象,喜庆之余也很有趣。

               来源:南京日报                                                编辑:小木

  • 上一篇:“即使不点亮,花灯也让人赏心悦目”
  • 上一篇:南京推出新春系列节庆活动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