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宝船”主船体已初具规模

发布时间:2016-12-22 11:54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2
7月11日是第八届中国航海日,仿古郑和宝船的船体将向众人揭幕。随着中国航海日的临近,在建郑和宝船的主体落成也已经到了倒计时阶段,现在宝船主体已经初具规模,船体内部主框架也基本完工。

    采访中记者得知,在主船体落成后,还要进行主机、油柜、水柜各种管道和推进系统的安装,下一步,工作人员还将会对全船进行水密试验。

    7月12日,作为2012中国航海日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仿古郑和宝船船体落成暨南京郑和文化旅游精品专线开通仪式将在宝船复建基地隆重举行,届时,人们就可以看到非常壮观的船体情形。而在船的尾部还有一个三层建筑,这三层建筑的底层将用于储存,第二层将作为宝船行驶的控制舱,第三层将成为一个露天的用于指挥和观景的平台。

    据介绍,1405年,明成祖朱棣在南京颁旨下令郑和下西洋。庞大的船队从南京出发驶向大海,由此揭开人类大航海的序幕。而600年后在曾郑和宝船的制造地,一艘63米长的仿古“郑和宝船”开建,将重现当年的风采。

郑和墓:郑和安葬之处

  【景点介绍】
    中国回族穆斯林航海家郑和之墓,在南京市江宁区谷里乡周昉村牛首山南麓。因郑和之父名马哈麻,人称马哈只,当地人以为郑和原姓马,故称为“马回回墓”。

  【记者探秘】

    郑和墓位于牛首山南麓。郑和去世后葬于牛首山南麓,左右峰峦环抱。附近有一村庄名郑家村,是郑和后裔守坟所居。墓按伊斯兰风格修建,整个墓形是“回”字形,墓前台阶有4组7层28级,寓意郑和七次下西洋,历时28年,遍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墓南北长300米,东西宽60米,高约8米。墓盖下部雕饰祥云草叶莲花座,瓦梁状的墓顶雕有阿拉伯文“奉至仁至慈的安拉之名”之字。

    距墓地50米处,尚有一块青石碑座,是唯一的明代遗物,体制硕大,半陷泥中,碑身已无存。墓道入口处,建一座仿明代风格的厅室建筑,为郑和纪念室,里面陈列有郑和画像及郑和的《航海图》等有关文物。

  ◎出行提醒◎

    公交:雨谷线至“周村街”或东谷线至“汤家村”下车。

郑和公园:英雄的纪念


  【景点介绍】
    郑和公园原来是郑和在南京任守备时的府邸花园,占地2.2公顷,1953年白下区政府在此建立太平公园,1983年,园内出土第一批郑和府邸的遗物,遂在园内兴建“郑和纪念馆”。1985年5月30日,为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公园更名为“郑和公园”。

  【记者探秘】

    郑和公园采用的是古典江南园林风格,讲究意境的设置、亭台楼榭的搭配,小桥与流水、柳枝与荷叶相互映衬,其中,用200多吨太湖石堆砌起一座玲珑峭拔的大假山,山顶有小巧别致的三角亭,新建成的盆景园和出新后的郑和纪念馆及小桥长廊、亭阁,让人不由自主地在历史与现代的时空之间穿梭。郑和纪念馆是一座仿明建筑。走进大门,右边是白色大理石郑和雕塑,在纪念馆里还陈列着与郑和相关的一些物品,如印刷品、实物瓷器碎片等。


  ◎出行提醒◎

    公交:乘坐1路、44路、49路、60路、95路、304路、801路至“太平巷”站下车;

    地铁:一号线“三山街”站再转公交车。

天妃宫:航海的“护法神”

  【景点介绍】
    紧邻静海寺东南,系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回归,明成祖为答谢天妃保佑航海安全所赐建,后毁于战火。天妃,即妈祖,航海的“护法神”,在永乐七年被敕为“天妃”。2005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得以重建天妃宫。

  【记者探秘】

    相传郑和下西洋,从南京下关惠民河出发,沿长江顺流出海,远航宝船穿过台湾海峡时,遇上狂风恶浪,有人巅落水中,天妃林默娘娘(妈祖)驾舟踏浪前往相救,得以化险为夷。

    郑和西航顺利返回后,将海上转危为安的事迹上奏皇帝,海神娘娘林默即被封为天妃,并于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年),在南京大兴土木建造天妃宫。

    1937年日军占领南京,南京天妃宫全部建筑被毁,荡然无存。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2004年7月,南京市开始重建天妃宫,2005年5月3日,天妃宫落成,5月4日对外开放。

    ◎出行提醒◎

    公交:乘坐10路、12路、21路、54路、150路至“大桥饭店”或乘坐131路、132路、

    151路、156路、168路、172路、174路、汉江线至“大桥南路(盐仓桥)”下车。

                   来源:金陵晚报                                         编辑:小木

  • 上一篇:莫愁湖并蒂莲进入花期
  • 上一篇:宝船厂遗址:600年造船的见证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