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古城:只一面有城墙

发布时间:2016-12-24 19:29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3
    古代的城墙多是四方形的,把城池合围在中间。可是高淳古县城却是非常特殊的——它的古县城三面都没有墙,只有一堵城墙!

  10月9日从南京市档案局的老档案中了解到,在有关档案资料中记载,关于高淳老县城城墙的情况很有意思:它的城墙不是四方的,只是一堵土墙而已。在南京市档案局出的《南京魅力街镇》一书中也提到,高淳最早的县衙是“拆迁”了一户举人的宅院,改建成了县衙,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不管后来朝代如果变迁,这个县政府的办公地点一直都在原地没变,一直用到了2000年,堪称江苏现存最古老的政府办公场所。

  只有一面墙,墙上全是门

  南京市档案局有关人士介绍说,明朝时,淳溪镇由渔村变成了人烟稠密的集镇,但是当时还没有什么市政建设,也没有城墙,整个城都是开放型的。镇山东南边有一个大宅院,原来是一个张姓举人的住宅,背山近水靠街市,位置好,风水也好,这里就被选来作为淳溪最早的县衙办公室。于是县令动员张举人搬迁,张举人识大体顾大局,十分配合,连拆迁费都没要。接下来县令在这里大兴土木,两年后建成了县衙。“无论以后政权怎样更迭,作为县一级政权的办公机构场所,一直沿用到2000年,可以说这是江苏地区现存最古老的政府办公场所。”

  虽然有了县衙,但是高淳初期还是一座开放型的水边山城。北京籍知县顿锐在“官河夜泊”诗中写道:“山城钟鼓掩黄昏,又傍官河缆画墙”。直到二十几年后,也就是1526年,由中央大员贬到高淳当知县的刘启东,因为库房失窃,开始对县城进行规划和整治。不管怎么说,县城得有城墙、城门,否则哪里像个城。东北边都是山,就“因势以筑土城”,“下缭石以护其址,上架蜈蚣木,以覆瓦。”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墙,其他三面因为河水环绕,是天然壕堑,无需也无法筑城。所以说,高淳的城墙不是四方的,只是一堵土墙而已。刘启东是个没有钱也能办事的官儿。他还在城墙的要害处修建了七个城门,留晖门、拱极门、通贤门、宾阳门是在城墙上开的,襟湖门、迎薰门、望洋门建在沿河的民宅空旷处。

  高淳老街

  是两条街“长”一块儿了

  档案显示,在筑城的同时,县城圈内的街巷也由政府正式命名,注入史册。这时高淳县城虽然有了框框,但框内的街道、建筑还很松散。有点人气的是留晖门内的正义街,据推断,这条街是因留晖门外有一座正义古桥而命名的。再就是通贤门内的通贤街,因为它紧靠县衙,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当时的繁华闹市区。城中依据县衙位置,有前街、后街之分,前街位于迎薰门、望洋门、宾阳门三门之内,取名叫永宁街,而这条永宁街,就是现在保留的赫赫有名的高淳老街。

  “这在嘉靖时期淳溪镇示意图上可以查到依据。”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口增加,正义街向东、永宁街向西发展,几百年后,两条街逐渐连成了一条街,呈“一”字形;通贤街也向南有所发展,并与这条新街相交,成了丁字型街巷,而崇仁街则是这个“丁”字上的一勾,这样就把县衙包围在闹市之中了。后来街道没有多大变化,但是街名一直折腾不停。比如这条街以前叫过“一字街”,到清末民初统称正街,民国叫中山大街,汪伪时期叫和平街,日本投降后,又恢复叫中山大街。“文革”期间,它一度改称东方红大街,到1982年整理地名时,又恢复叫中山大街。

  过去在高淳老街上,凭口音就知道卖东西的人是哪儿的人。过去在这条老街上行商的本地人很少,大多是外来客。如卖盐的基本上都操扬州腔,卖布的大多讲南京话,开药店的则是离高淳不远的江宁人,安徽人则囊括了其他所有经营项目,成为老街上的主力。安徽客商又按不同地域分成太平帮、徽州帮、金斗帮等群体,他们以经营山货和茶叶为主。到了清末民初,在这条古老的一条街上,已经驻扎了300多家店号,他们经营着居民所需的吃、穿、住、用的各种商品。

  • 上一篇:“南京旅游”花车在上海荣获“灯光效果”奖
  • 上一篇:“彩绘步行道”吸引眼球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