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市:立足区域资源优势 实现农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6-11-01 21:30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12

近年来,新沂市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引领,以保障粮食安全为目标,立足县域资源优势,创新规划理念,通过坚持“六个结合”,提升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的科学性与前瞻性,在促进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同时,有力推动了全市花木、瓜菜等高效农业的同步发展,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

坚持产业布局与当地种植习惯相结合。按照“一手抓粮袋子,一手抓钱袋子”的建设思路,在积极引导项目区农民调优产业结构的同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种植习惯,坚持宜粮则粮、宜菜则菜、宜果则果,不搞“一刀切”,确保不引发新矛盾、产生新问题。

坚持基础配套与优势产业发展相结合。坚持深入实地调查摸底,在摸清当地水文地质条件、田块走向、水流方向及产业布局等基础资料后,组织专家重点围绕水网、路网、林网、电网等“四网”,对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进行配套设计,充分听取当地干群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规划切实可行,操作性强,为粮食生产及高效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坚持治理措施与适应气候变化相结合。针对目前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率增加这一事实,作为全国“利用全球环境基金赠款适应气候变化农业开发项目“十个示范县之一,在规划原则中,认真贯彻气候变化的理念,科学制定与气候变化相适应的综合措施,提高项目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减少极端气象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实现资源、效益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坚持生产规划与村庄规划相结合。充分了解项目区内现有村庄规划布局及下步设想,倾听群众呼声,在道路及桥涵的安排布局上,尽可能地将农业生产需要与农民生活出行需要相结合,让农民充分体验项目建设给他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坚持平整土地与新增耕地相结合。在不打破现有村组行政区划、保证田间灌溉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对村组内现有不规则田块、沟渠进行整合、填平、疏浚,对道路取直,对坟茔迁移,确保能新增有效耕地。

坚持开发规划与整体规划相结合。在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长期规划时,除了符合新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外,还结合马陵山风景区、窑湾古镇及骆马湖景区旅游开发规划,重点沿着山水大道、古镇大道和沿湖大道三条轴线进行规划布局。在现有18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力争通过3—5年的时间,每条轴线高标准农田连片面积达到10万亩。使高标准农田建设与风景名胜区开发相互衔接、相互呼应,既能丰富旅游产业的内涵,又能有助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 上一篇:云龙区:走访慰问津陇社区困难学子
  • 上一篇:徐州体育手机报第72期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