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带来生活方式大变革

发布时间:2016-11-01 22:33 发布:上海旅游网 浏览:7

近年来,沛县以各镇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建设为抓手,狠抓“垃圾前端收集、中转压缩、密闭运输、无害化处置”等环节,实现了“源头收运不落地、过程转运市场化、城乡统筹一体化、终端处理无害化”,在全市率先建成“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压缩式垃圾中转站22个,配备保洁员2886人、保洁车2886辆、移动式垃圾箱1643个、各类型垃圾中转车161辆。

村庄环境靓丽一新

清晨,阳光洒落在胡寨镇陶庄村一排排红白相间的楼房上,楼前小池塘倒映着蓝天绿树,花丛中不时传来清脆的鸟鸣声,村庄处处透露着闲适与宁静。

在陶庄村,绿化带里竖起一块别致的小铜牌,上面写有环境保护责任区和责任人。据了解,村里划分了绿化责任区,由村干部和楼组长担任绿化责任人,定期对绿化带进行维护。小区卫生整治好了,花草树木也种上了,村民带着孩子在小花园流连忘返。“如今,俺村有花有草,风景特别美。”村民王师傅满脸幸福地说。

小区绿化只是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一部分,我县还加大对村庄各路沿线和坑塘边沿的整治力度,对部分村庄清理垃圾所形成的空闲土地进行合理规划,面积大的规划为健身广场,面积小的见缝插绿,建设村头绿地。

楼房整齐、道路洁净、设施齐全,家门口的杂物不见了,排水沟里没有了垃圾……随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开展,沛县村庄环境越来越好、农民收入越来越高。如今,无论是在社区服务中心,还是在田间地头,或是在村民家中,都能看见村民们发自内心的笑容,这笑容便是对幸福的最好诠释。

村民生活多姿多彩

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不仅美化了村民生活环境、增加了村民收入,而且让村民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变化。如今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闲暇之余有了多种选择:看书、健身、唱歌、跳舞,甚至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多姿多彩。

9月13日晚7点左右,来到栖山镇大王楼村的农家书屋,灯光明亮,20余名村民正在读书看报。正忙着整理书籍的村图书管理员王强说,虽然家家都有彩电看,但晚上来这里看书学习的人还是不少……种植户张翠高兴地说:“之前没建农家书屋的时候,晚上吃完饭除了看看电视、打打牌,基本上就没事干。现在好了,村里建起了农家书屋,不仅晚上有了好去处,还能学到很多种植技术。”

“现在,我们村的人基本上吃过晚饭就上街了,唱唱歌,跳跳舞,娱乐活动很丰富。”在魏庙镇文化大院练太极的60多岁的孙大爷说。如今,魏庙镇百姓的“夜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大伙真切地感受到,享受“夜生活”有了更多的好去处。

在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沛县把农村生活、农民文化素质教育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满足农民“富而求乐”的需求,充实了乡村群众的文化生活,陶冶了农民的情操,让农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长效机制管长远保洁

原来的垃圾都清理干净了,新产生的垃圾怎么办?“处理垃圾关键要建立一套长效机制,只有长效机制才能让环境整治更有效。为此,我县建立了‘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为农村生活垃圾找到了‘出路’。”沛县城管局副局长刘敬帜说。

村里的垃圾经过怎样一个过程运送到沛县垃圾处理厂的呢?栖山镇垃圾中转站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说:“保洁员每天早晚到农户家收集垃圾,然后将收集的垃圾送至移动式垃圾收集箱内,垃圾装满后由垃圾运输车将垃圾直接运到镇垃圾中转站,‘零距离’对接到站内的垃圾收运设备中,经机械压缩处理后的垃圾,再由垃圾运输车送往县垃圾处理厂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 “以前路边到处都是垃圾,看着脏乱不说,天气热时臭味扑鼻。现在好了,垃圾中转站切实发挥了作用,全镇的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该镇宣传委员张艳艳说。

  • 上一篇:新沂市阿湖镇中沟村党员群众踊跃捐款救助白血病患儿
  • 上一篇:鼓楼区开展宗教慈善周慰问活动
  •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