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 绿

发布时间:2024-05-16 02:30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谁有关于朱自清写的《绿》的预习,明天上课我要用,快点啊!

问题解答:

绿
朱自清
[教学目的]
1、作者对美好境界的热情赞美和执着追求的思想感情。
2、学习“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3、如何抓住文章的“文眼”来组织材料。
4、散文的景和情: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依托。
[重点、难点]
1、重点:在写景中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变换写景角度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1、由《背影》中父子间的爱引出对大自然的爱
2、朱自清的生平介绍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
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3、时代背景介绍。
《绿》,写于1924年。当时,南方成为革命的策源地,北伐战争已在酝酿之中。尽管朱自清并没有投身到革命的激流里去,但他对中国社会的前途,时刻都在关心着;对于以统一为大业的北伐,无疑也是抱支持态度的。他这一时期的思想,基本上还保持着“五四”运动时期青年人勇于进取的势头。这反映在他的散文作品里,则表现为格调的明朗,节奏的明快,满蓄着“为人生”、“写实”和昂扬向上的生命活力。《绿》虽然不过是一篇写景文,但只要仔细品味,还是很容易触摸到作者思想的跳动着的脉搏,看到一颗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
4、检查预习
踞(jù) 薄(bó)阴 绺(liǔ) 棱(léng)角
穹(qióng) 尘滓(zǐ) 皱缬(xié) 什刹(shí chà)
明眸(móu) 善睐(lài) 挹(yì) 掬(jū)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结构
(听教师范读,理清结构)
1、全文只有四个自然段,你以为要把握全文的重点,关键句是哪一句?
提示:“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2、这一句的关键词是哪个?
提示:“惊诧”
3、那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围绕这“惊诧”二字来写的。
〈1〉文章的开头与结尾两段都用了几乎相同的一句话,不同在哪里?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作用是什么?这两段话可以对调吗?
提示:a、最后一段中的“惊诧”前多了一个“不禁”;
b、这两段使文章首尾相接,是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语气加强了,表示再一次肯定。
c、不能对调,因为“不禁惊诧”是作者在热情地描绘梅雨潭之绿,抒发自己对她的倾慕和向往之后,情不自禁地喊出的,是作者感情真实的流露,是行文的必然。
〈2〉围绕“惊诧”两字,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重点表现的是什么?
提示:文中写了山岩、梅雨瀑、梅雨亭、梅雨潭等景物,其中重点表现的是梅雨潭的绿。
(3)既然文章重点是表现梅雨潭的绿,那课文第二段描写梅雨瀑是不是中心不突出?作用何在?
提示: a、交待了梅雨潭的得名实际上因瀑而来。
b、为了衬托梅雨潭,使“惊诧”落到实处。以显出“梅雨潭的绿”尤其令人惊诧。
(说明此问题的句子:“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已经沉醉于梅雨潭的绿了)
板书:精巧的构思 :惊诧——绘景——不禁惊诧
三、体味文章描写景物的方法
文章写景选择了三个观察点,分别是哪三个?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了观
察到的哪些景?
提示:第一个观察点是山边,所看到的是梅雨潭的远景。(交代观察点的语句:走到山边)
第二个观察点是梅雨亭边,写梅雨潭的环境。(交代观察点的语句:坐在亭边)
第三个观察点是梅雨潭边,极写梅雨潭之绿。(交代观察点的语句:站在水边)
板书:
第一立足点:山边,写梅雨潭远景
由远到近
绿 第二立足点:梅雨亭边,写梅雨潭的环境 由高到低

第三立足点:梅雨潭边,极写梅雨潭的绿
第二课时
上一课我们了解了作者精妙的构思,作者围绕“惊诧”两字展开写景,采用移步换景之法极写了梅雨潭的绿。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体味文章的写景方法。
一、关于梅雨潭及周围
1、作者描写了梅雨潭周围的哪些景物?描写这些景物的作用是什么?你以为哪些词用得准确生动?
提示:写了山、岩、亭、天、草、,都是为了衬托梅雨瀑的美,写梅雨瀑的美又是为了衬托梅雨潭的绿的美。因为“我”一见到梅雨潭的绿,“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
例:写亭:“踞在一角岩石上,……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踞”字突出了它的险峻之势,给人以凌空突起之感。
2、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些景物写活?
提示:描写景物不仅绘其形,更要其神。作者描写的都是静态的景,用的却都是动态的词,就使景物活起来了。这是作者在写景上的第一个特点。
二、我们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梅雨瀑的。
这段描写文字,你最喜欢的句子有哪些?说出它们的妙处来。
提示:a、三个比喻用得妙,写出了水花的色泽、形状、动态。
b、一处拟人用得佳,“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地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极其生动而亲切地写出了水花的活泼可爱。
教师总结:由此可见,作者描写景物,细致入微,气韵生动。
三、最后,我们来学习第三段,关于梅雨潭的绿的描写。
1、第一句“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作者用了“揪”、“攀”、“探身”、“鞠躬”等动词,又是要表现什么?
提示:a.一个“招引”一个“追捉”,写出了梅雨潭绿色的无穷魅力,写出了“我”对这绿色的倾心喜爱。
b.这些动词极为准确、自然地写出了探奇览胜之心的急迫,对“闪闪绿色”追求的努力。
2、作者是怎样在描写梅雨潭的绿的?他先用了什么词概括了对绿的总感受?
提示:a、对绿的总感受:“醉人”、“奇异”。
b、 接着作者连用六个比喻:像极大的荷叶,像少妇的裙幅,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像涂了明油,像鸡蛋清的软,鸡蛋清的嫩,像温润的碧玉,从不同角度对梅雨潭的涟漪以及绿的亮度、纯度等加以表现,写出了梅雨潭醉人的绿和醉人的美,也寄寓着作者的爱。
3、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来体现潭水的绿呢?
提示:作者拿北京什刹海的绿杨、杭州虎跑寺的绿壁、西湖的波、秦淮河水来与梅雨潭水进行比较,这是一种以美衬美的写法,那四处都极负盛名,但都不如梅雨潭水的绿,说明梅雨潭的绿是浓淡相宜,明暗适度,绿得恰到好处。
4、除了融情于景外,文中还有直接的抒情,你以为,全文哪里最能体现作者那种对绿的向往、陶醉、倾倒的热烈感情?
提示:在第三段的后半部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到段末。
5、朗读此部分内容
要求:把作者对绿的满腔爱恋与赞美读出来。先听老师范读一遍:“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学生齐读之后,可再请一位朗读能力强的同学朗读一遍。
6、这一部分作者的写作在人称上发生了何种变化,有何作用?
提示:由第三人称“她”变成了第二人称“你”。一开始作者感情比较收敛,可随着情感的迸发和投入,作者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冷静,而把自己完全融进了“绿”之中,强烈的抒情需要使作者不自觉地改变了人称。
7、作者除连用了九个你外,还用了一些富于亲切感、抒情性极强的动词,请找出来,并说说作有用?
提示:“拍”“抚摩”“掬”“吻”,极为充分地表达出作者对那“醉人的绿”的炽热而奔放的爱恋之情。
8、小结:从这一部分的学习,我们小结一下朱自清先生借描写绿以突出文章的主旨有什么特点?
提示:以满腔的深情,多变的笔法,描绘充满浓郁诗美的梅雨潭“醉人的绿”。
板书:
1、把静态情景作动态描摹
细腻的写景 2、描写细致入微,气韵生动
3、多变的笔法绘出诗一样的“醉人的绿”
四、主旨理解
课文着力刻画梅雨潭水绿色所呈现出来的美,表现出它的神韵。在这些描写中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作者第二次游仙岩的时候,正好是秋天。在一般文人的笔下,秋天是一个萧索的使人感到悲凉的季节。梅雨潭是个低洼潮湿的地方,朱自清从潭水的绿色中发现了令人心醉而奇异的美,进而致力赞颂。表现出他热爱青春生命、积极向上的乐观的心情。
五、文章总结
这篇散文热情地描写了梅雨潭之绿,抒发了作者对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绿的倾慕和向往,表现了作者对新生活的希望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五、布置作业
反复朗读本文,模仿《散文家谈散文》写一篇鉴赏小短文。

朱自清
教学目的
1.梳理文章的结构,弄清作者行文思路。由寻访梅雨瀑写及梅雨亭,并以此为“观察点”,展示、描绘周围环境,进而细写梅雨潭水醉人的“绿”。首尾两段言简情深,起领、收束十分严整。
2.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特别是比喻)表现出梅雨潭水的“绿”神奇而充满活力;单调的绿色被作者写“活”了,赖于作者高超的语言技巧。
3.体会全文的基调:清朗明快,洋溢着勃勃生机。要求学生按这种基调练习朗诵,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绿》,写于1924年。当时朱自清先生在思想上比较健朗,基本上保持着“五四”运动时期青年人勇于进取的势头,因而文章也写得清朗明快,优美的文字中满蓄着勃勃的生命活力。学生从内容到思想上都易于领悟,教师要少讲,讲精,带领学生从语言特色入手进行鉴赏。
教学重点是梳理结构。千字短文,讲究字字珠玑,立意又很深刻,没有缜密的布局是不行的。完成此项任务不难,也不费时,关键是引导得法(抓文题,抓首尾段;抓有“体感”的景观,抓难以赋形的水色)。
教学难点是为什么不入笔就描绘潭水之绿,为什么要多层次地进行比喻、比较、联想。“女儿绿”的含蕴意义以及人称代词的变换,(对同一事物)也需引导学生弄懂。
没有联想,没有比较、衬托,一味地直写绿色很容易败笔,《绿》的艺术特色也包含成功的联想、比较与衬托,这一点在教学中不容忽视。
讲与诵读的紧密结合,是保持文章“原味”的可靠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检查预习效果:通过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发现学生对作品格调的体悟程度,进而调整教师“主述”的侧重点。这,也是培养教师应变能力的一种方法。在讲析过程中还要多次读原文的有关语段。总之,这节课要有琅琅的读书声。
2.抓住文章的感情线索。这对吃透作品立意极有帮助。
3.梳理文章结构,弄清铺垫部分与主体部分的关系,体会作品的整体美。
4.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是如何“捕捉”景物特点来抒发情感的(即“情景交融”)。
教学过程
在讲授前布置以下预习内容:
1.打一段50字以内的腹稿介绍朱自清,要包含以下内容:
①朱自清的“字”及生卒年。
②引用毛泽东对朱自清的有关评价语(提示:可查阅毛泽东著《别了,司徒雷登》一文)。
③从现代文学史的角度,对朱自清作出的最简约评价。
(参考答案: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他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
2.默读一遍课文,利用书中注释和工具书对生难字词做到“三会”:会读(包括正确拼音)、会写、会释义(结合原文语境),并将其制成“词语卡片”。
附:词语卡片样式
卡片大小约为64开,可利用旧挂历纸制成。
3.练习朗读,读后在课文标出你最喜爱的语句(画红色波浪线)。
一、讲授导语。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了,初中语文教材选了他的散文名篇《春》、《背影》,这两篇作品给同学们留下了深深的美好的印象。让我们一起背诵《春》结尾那几行令人感奋的名句吧:
(“春天象刚落地的娃娃……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天,给人们无限的希望与蓬勃的活力;秋天,也会以它特有的魅力使人们感受到永不衰竭的生机。朱自清先生在1924年秋天写就的散文小品《绿》,则是把对光明和理想的执着追求满蓄在对一潭秋水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描绘中。今天,就让这篇优美的散文“带领”我们去领略浙江仙岩山中梅雨潭那神奇的景色,“那醉人的绿”吧。
板书课题及作者:
绿(节选自《朱自清文集·温州的踪迹》)
朱自清
二、检查预习效果。(实际上,至此已开始了《绿》的课上讲读活动)
1924年,朱自清在浙江温州省立第十中学教学,工作之余写了一些散文。后来,他把这些文章编在一起,总题为《温州的踪迹》,《绿》是其中的第二篇。下面请同学们试着朗读一遍,注意字音准确,语速切不可过快;至于用什么样的语调,全凭你的理解而定。
先由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完整读一遍,然后再请一位学生读第3自然段,再由2—3名学生读第2、3自然段中最为喜爱的语句。
(说明:由引入谈话到反复读毕,用时掌握在20分钟以内。关于《温州的踪迹》不展开介绍,但教师应阅读其全部作品——除《绿》外,还有《白水漈》、《生命的价格——七毛钱》、《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航船中的文明》)

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如出现字音读误,则必须及时矫正。
三、文章结构的梳理。(兼及内容)
1.课文题目仅一个“绿”字,简明、醒目,标示出行文的中心内容。“绿”,处处可见,这里的“绿”不是泛说而是专指——
梅雨潭的绿(板书、要学生答出这几个字)
省略定语、突出中心词。
绿,离不开梅雨潭,当然要写梅雨潭的景观了。
第2自然段集中写了梅雨潭。
梅雨潭的特质是什么?用原文一句话回答。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板书)
既然是瀑布潭,便由两部分构成(板书):
(以下讲述便可利用上面板书的构架,其它板书文字尽量缀附其上)
2.第2自然段主要写的是瀑流
位置——梅雨瀑在仙岩三瀑布中居“最低”处。
声响——“花花花花”(刚到山边便听得见)。
形、色——“白而发亮的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
以上悉用“简笔”。为了细写,作者交代了一个观察点(当然也是一处景观)——
梅雨亭
虽然对“亭”的形状、气势也有描写,但目的还是写“瀑流”:
人(作者)与潭流的位置更明确了(让学生找原文语句——“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以看见它的全体了”)。
当时的季节、天气也顺笔写出十分自然
再次写瀑流的声响、动态的状貌(让学生读有关文字)
由宏观写瀑流转入细腻描绘飞溅的水花
——于结构上看,是描写的推进
——于内容上看,交代了梅雨潭的名称原由
——于技法上看,自然插入作者的评议感触,景中见情,用笔散淡,散文的特色轻巧巧地表现出来了。
3.儿星入怀的水花,撩拨了作者的情致,他在亭中坐不住了——
第3自然段起句承上连下,十分巧妙: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
这里显然是写瀑流下的“潭水”了——全文开始“出绿”(“出绿”是摄影术语,指充满生机的基调色在作品中出现)。
怎样写“绿”,我们暂且不谈,但作者在这段文字中句句不离梅雨潭的绿,越写越迷人,越写越富于情致,则是一读就感受到的。因此,这一段是全文的主体。
提问:用一句话概括第3段的行文内容
A 梅雨潭神奇的绿色使人心醉。
B 作者对“绿”有特殊的感情。
C 作者着意写梅雨潭醉人的“绿”。
D 梅雨潭的绿是无与伦比的。
(显然B、D两项都不准确,都没有反映出第3段的“主要信息”;A、C相较,C更妥切,既表明了描绘对象又表明了行文重心)
上项提问可以用“投影幻灯”辅助进行。
4.再看首尾两段在谋篇布局上的作用
先说第4自然段,与首段紧密呼应,用字几近一致,仅仅多出“不禁”二字,既是感情的必然发展,也是行文水到渠成的归宿,极稳重地收束了全篇,把奔放的感情“蓄”在“惊诧”二字中,交由读者品味、想象。
第1自然段不仅以交代揽胜的时间、地点、人物作为记游的领起,“惊诧”一词还标明了全文的抒情线索。并非罕见的“绿”怎么会使大作家“惊诧”呢?悬念顿生,引起读者的兴趣,这样的一句话,作为起首段无论从结构上或艺术效果上看都是极为适合的。
(上面的内容,应由学生“凑集”出来,然后再由教师作准确的小结)
以上教学活动,应在20分钟以内完成
四、布置作业。
1.写一段话,表述《绿》的结构特点。
参考答案:
《绿》结构小巧,布局精美得体。全文不足千字,由四个自然段组成,首尾两段都是一句话,点明创作主旨。第2段写梅雨潭整体景观为第3段细写梅雨潭水神奇的绿色作了扎实的铺垫,美中见美,中心突出。
2.将老师在课堂上书写的“提纲式”板书加以完善,既能表明文章结构又能反映主要内容(此题为选作,收集一些“佳作”在教室内展示,供同学们比较、参考——可交科代表协助老师完成此项工作)。
3.将事先印好的思考题发给学生,在下一课时中进行征答、讨论。
附:思考题
1.辨析加点词语的内容
2.文学作品中常出现与事理相悖的语言(有人称其为“非逻辑语言”)但它却能表达真实的感情,如:
“他永远离开了我们生活的世界,但他又走进这个世界中每个追求真理的人的心中。”
请你从《绿》文中找出这类语句,并讲讲它的作用。
3.“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朱自清先生在《绿》中成功地运用了比较法,使人感受到只有梅雨潭的绿,浓淡适度,明暗相宜,妙不可言。请找出有关文字加以体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体会课文中精彩语句的艺术效果,初步了解一点鉴赏知识及方法。
2.进一步熟悉课文,弄懂作品立意,正确把握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检查上次课布置的“写话”(概述《绿》的结构特点)。
拟检查2—3人,如学生答不完整,则由教师补充。
(教师所作的参考答案,可用幻灯映示)
2.集体诵读《绿》第3自然段。
二、新授内容。
1.对第2自然段在全文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让学生讨论:
①若不写这一段,全文的艺术效果会受到什么影响?
②作者为什么要写梅雨亭?
教师分析、小结:
作者要写的是梅雨潭的绿,先总写梅雨潭的景观是为写“绿”作必要的铺垫。如果起笔就在“绿”上做文章,不仅使读者觉得突兀,在行文上也会很困难。梅雨潭的绿使作者“惊诧”有两层原因:其一,梅雨潭的景色极为诱人,飞瀑形色俱佳动人心魄;潭水汪汪一碧引人遐想。动静结合,本身就富有审美价值。试想,只给读者展示一潭凝滞的死水,文章会多么呆板,作者要极力表现的意旨——派勃发的生机——
也必然会受到限制。其二,飞瀑流泉的美姿,苍鹰、白云、青山、绿草的和谐色彩,可以说得上赏心悦目了,但毕竟不抵“梅雨潭闪闪的绿色”“离合的神光”更“招引”游人。天外有天,美中有美,文章蓄势饱满,待到第3自然段专笔写绿时,自然是一发不可收了。
这一段文字,笔头甩得开又不枝不蔓,领人进入佳境,在读者带着悬念与作者一道去追捉神奇之绿的途中已经有了一番美的享受。
写梅雨亭不属于节外生枝,它是作者审视整体景色的驻足点。写亭是为写瀑布服务的。当然,梅雨亭也是梅雨潭整幅风景画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作者就顺势描写了亭的位置、气势以及亭上之人的感受。散文的自如性在这里得以表现。梅雨亭是临潭赏瀑的最好去处,作者在亭中居高临下,潭上美景尽收眼底,写景的文字也自然层次清楚,条理明晰了。
2.先扬后抑,以甲衬乙的写法,产生了十分强烈的艺术效果。
讲这个观点(这也是一个鉴赏点)时,以上课最后布置的《思考题》第2题为引发。
教师:作者最终还是要写“绿”的,第3自然段哪两句写出了他对潭水之“绿”的偏爱?(提示:这两句话好似不合事理,但很入情理)
答案:“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
估计这个知识点会引起学生较大的兴趣,因此可以让他们多说说,各抒己见。目的是理解这种手法的作用。这样,学生更会加深理解作者在文中安排第2自然段的用意了。
上面提到的原文中的两句话,尽管没有直接写“绿”,但它却是全段的主旨句。要体会第2句的作用:这一句使第1句中的“不合逻辑”变得耐人寻味,合于情理了。另外,这一句统领了下文对“绿”的细腻描写,意味作者要以情入景,以景抒情。
(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收集类似的语句加以体会)
3.在将“绿”人格化的基础上,作者多次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来写“绿”的灵性、质感。
让学生边读边体会边归纳。
应出现以下板书:
4.作者并不满意这些比喻,又调动了其它手法来写“绿”(通过提问来实施,引入上课《思考题》第3题的答案)。
板书:
(上表中画横线的两个短语,启发学生提出来)
这一处比较,很有特色,冲破了一般的模式——用具有明显差异的同类两事物作比较。作者选的都是名胜佳处,白璧觅瑕,既“苛刻”又有意趣。几句话构成一组,文字美,结构也漂亮。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阅历很丰富,平时观察很细致;材料成竹在胸,一旦用时,信手拈来。这几句写得精彩,还在于作者变换了手法,由描绘改为评说,抒情色彩也十分浓重。
5.展开丰富的联想,凸现作品的立意。
《绿》是写景散文,但不单为记景也不拘泥个人的审美情趣,它的立意是很高的,仔细品味可以看出,作者是借对梅雨潭奇异绿色的描绘来歌颂青春活力、咏叹生命之绿常在。全文明朗的格调,活泼的节奏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更有说服力的还是第3自然段后半部分的联想。
引导学生体会有关语句(“大约潭是很深的……她必明眸善睐了”),师生共同分析。
板书:
总之,在对“绿”的歌咏中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文章充满了高尚的情趣,流溢着活力。
三、对上一课时留的《思考题》第1题进行讲评,重点是解决“人称转换”的作用(“她”是梅雨潭之绿的喻体——“小姑娘”,这样写更加亲切,拟人效果更真实,作者忘情于绿,物我同化,景语、情语浑成一体)。
四、布置作业。
1.表情朗读全文,可自己录音,择时互相交流。
2.写一篇短文:《“女儿绿”解》(见解不求同一,言之成理即可。全文在400字以内)
3.在自习课上重读《绿》(默读),并把你欣赏的词,短语圈点出来加以品味。
(注:第一课时前预习第1题——写朱自清介绍的文字)

绿
朱自清
[教学目的]
1、作者对美好境界的热情赞美和执着追求的思想感情。
2、学习“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3、如何抓住文章的“文眼”来组织材料。
4、散文的景和情: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依托。
[重点、难点]
1、重点:在写景中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变换写景角度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1、由《背影》中父子间的爱引出对大自然的爱
2、朱自清的生平介绍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
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3、时代背景介绍。
《绿》,写于1924年。当时,南方成为革命的策源地,北伐战争已在酝酿之中。尽管朱自清并没有投身到革命的激流里去,但他对中国社会的前途,时刻都在关心着;对于以统一为大业的北伐,无疑也是抱支持态度的。他这一时期的思想,基本上还保持着“五四”运动时期青年人勇于进取的势头。这反映在他的散文作品里,则表现为格调的明朗,节奏的明快,满蓄着“为人生”、“写实”和昂扬向上的生命活力。《绿》虽然不过是一篇写景文,但只要仔细品味,还是很容易触摸到作者思想的跳动着的脉搏,看到一颗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
4、检查预习
踞(jù) 薄(bó)阴 绺(liǔ) 棱(léng)角
穹(qióng) 尘滓(zǐ) 皱缬(xié) 什刹(shí chà)
明眸(móu) 善睐(lài) 挹(yì) 掬(jū)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结构
(听教师范读,理清结构)
1、全文只有四个自然段,你以为要把握全文的重点,关键句是哪一句?
提示:“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2、这一句的关键词是哪个?
提示:“惊诧”
3、那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围绕这“惊诧”二字来写的。
〈1〉文章的开头与结尾两段都用了几乎相同的一句话,不同在哪里?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作用是什么?这两段话可以对调吗?
提示:a、最后一段中的“惊诧”前多了一个“不禁”;
b、这两段使文章首尾相接,是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语气加强了,表示再一次肯定。
c、不能对调,因为“不禁惊诧”是作者在热情地描绘梅雨潭之绿,抒发自己对她的倾慕和向往之后,情不自禁地喊出的,是作者感情真实的流露,是行文的必然。
〈2〉围绕“惊诧”两字,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重点表现的是什么?
提示:文中写了山岩、梅雨瀑、梅雨亭、梅雨潭等景物,其中重点表现的是梅雨潭的绿。
(3)既然文章重点是表现梅雨潭的绿,那课文第二段描写梅雨瀑是不是中心不突出?作用何在?
提示: a、交待了梅雨潭的得名实际上因瀑而来。
b、为了衬托梅雨潭,使“惊诧”落到实处。以显出“梅雨潭的绿”尤其令人惊诧。
(说明此问题的句子:“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已经沉醉于梅雨潭的绿了)
板书:精巧的构思 :惊诧——绘景——不禁惊诧
三、体味文章描写景物的方法
文章写景选择了三个观察点,分别是哪三个?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了观
察到的哪些景?
提示:第一个观察点是山边,所看到的是梅雨潭的远景。(交代观察点的语句:走到山边)
第二个观察点是梅雨亭边,写梅雨潭的环境。(交代观察点的语句:坐在亭边)
第三个观察点是梅雨潭边,极写梅雨潭之绿。(交代观察点的语句:站在水边)
板书:
第一立足点:山边,写梅雨潭远景
由远到近
绿 第二立足点:梅雨亭边,写梅雨潭的环境 由高到低

第三立足点:梅雨潭边,极写梅雨潭的绿
第二课时
上一课我们了解了作者精妙的构思,作者围绕“惊诧”两字展开写景,采用移步换景之法极写了梅雨潭的绿。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体味文章的写景方法。
一、关于梅雨潭及周围
1、作者描写了梅雨潭周围的哪些景物?描写这些景物的作用是什么?你以为哪些词用得准确生动?
提示:写了山、岩、亭、天、草、,都是为了衬托梅雨瀑的美,写梅雨瀑的美又是为了衬托梅雨潭的绿的美。因为“我”一见到梅雨潭的绿,“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
例:写亭:“踞在一角岩石上,……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踞”字突出了它的险峻之势,给人以凌空突起之感。
2、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些景物写活?
提示:描写景物不仅绘其形,更要其神。作者描写的都是静态的景,用的却都是动态的词,就使景物活起来了。这是作者在写景上的第一个特点。
二、我们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梅雨瀑的。
这段描写文字,你最喜欢的句子有哪些?说出它们的妙处来。
提示:a、三个比喻用得妙,写出了水花的色泽、形状、动态。
b、一处拟人用得佳,“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地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极其生动而亲切地写出了水花的活泼可爱。
教师总结:由此可见,作者描写景物,细致入微,气韵生动。
三、最后,我们来学习第三段,关于梅雨潭的绿的描写。
1、第一句“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作者用了“揪”、“攀”、“探身”、“鞠躬”等动词,又是要表现什么?
提示:a.一个“招引”一个“追捉”,写出了梅雨潭绿色的无穷魅力,写出了“我”对这绿色的倾心喜爱。
b.这些动词极为准确、自然地写出了探奇览胜之心的急迫,对“闪闪绿色”追求的努力。
2、作者是怎样在描写梅雨潭的绿的?他先用了什么词概括了对绿的总感受?
提示:a、对绿的总感受:“醉人”、“奇异”。
b、 接着作者连用六个比喻:像极大的荷叶,像少妇的裙幅,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像涂了明油,像鸡蛋清的软,鸡蛋清的嫩,像温润的碧玉,从不同角度对梅雨潭的涟漪以及绿的亮度、纯度等加以表现,写出了梅雨潭醉人的绿和醉人的美,也寄寓着作者的爱。
3、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来体现潭水的绿呢?
提示:作者拿北京什刹海的绿杨、杭州虎跑寺的绿壁、西湖的波、秦淮河水来与梅雨潭水进行比较,这是一种以美衬美的写法,那四处都极负盛名,但都不如梅雨潭水的绿,说明梅雨潭的绿是浓淡相宜,明暗适度,绿得恰到好处。
4、除了融情于景外,文中还有直接的抒情,你以为,全文哪里最能体现作者那种对绿的向往、陶醉、倾倒的热烈感情?
提示:在第三段的后半部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到段末。
5、朗读此部分内容
要求:把作者对绿的满腔爱恋与赞美读出来。先听老师范读一遍:“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学生齐读之后,可再请一位朗读能力强的同学朗读一遍。
6、这一部分作者的写作在人称上发生了何种变化,有何作用?
提示:由第三人称“她”变成了第二人称“你”。一开始作者感情比较收敛,可随着情感的迸发和投入,作者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冷静,而把自己完全融进了“绿”之中,强烈的抒情需要使作者不自觉地改变了人称。
7、作者除连用了九个你外,还用了一些富于亲切感、抒情性极强的动词,请找出来,并说说作有用?
提示:“拍”“抚摩”“掬”“吻”,极为充分地表达出作者对那“醉人的绿”的炽热而奔放的爱恋之情。
8、小结:从这一部分的学习,我们小结一下朱自清先生借描写绿以突出文章的主旨有什么特点?
提示:以满腔的深情,多变的笔法,描绘充满浓郁诗美的梅雨潭“醉人的绿”。
板书:
1、把静态情景作动态描摹
细腻的写景 2、描写细致入微,气韵生动
3、多变的笔法绘出诗一样的“醉人的绿”
四、主旨理解
课文着力刻画梅雨潭水绿色所呈现出来的美,表现出它的神韵。在这些描写中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作者第二次游仙岩的时候,正好是秋天。在一般文人的笔下,秋天是一个萧索的使人感到悲凉的季节。梅雨潭是个低洼潮湿的地方,朱自清从潭水的绿色中发现了令人心醉而奇异的美,进而致力赞颂。表现出他热爱青春生命、积极向上的乐观的心情。
五、文章总结
这篇散文热情地描写了梅雨潭之绿,抒发了作者对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绿的倾慕和向往,表现了作者对新生活的希望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五、布置作业
反复朗读本文,模仿《散文家谈散文》写一篇鉴赏小短文

文章结构小巧,全篇只有四段文字,大约有一千二百字。这不同于一般的游记散文,而是通过梅雨潭的绿绿的潭水,抒写作者之情。所以,第一段只用了一句话,“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起笔突兀,却点了题,使读者对本文抒写的中心一目了然。“梅雨潭是一个瀑布”,写瀑布的飞流直泻,飞花碎玉般的美景,正是为了映衬梅雨潭的奇异、可爱的潭水;写梅雨亭,正是为了过渡到写亭下深深的梅雨潭。这都在为下文着意刻画梅雨潭的“绿”作好铺垫。所以,作者没有详细地描述游览的经过,而只是顺着游历的足迹,对瀑布、对梅雨亭作了简洁而形象的介绍。在描写梅雨亭与瀑布的中间,插入了这样两句话:“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既交代了出游的时节,也从那“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中,扣紧“绿”字,时时与文章要描写的中心相照应。最后,全文以“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一语骤然刹笔,仍然归结到“绿”字上,与开头相映照。起笔不凡,收束利索。结尾与开头的不同处,只加了“不禁”二字,却是传神之笔。经过作者的一番描绘,连读者也“不禁”要为梅雨潭的绿所惊诧。

“绿”字不仅在文章的结构上起关连作用,它更是全文情景交融的焦点。作者象一个善调丹青的能手,调动了比喻、拟人、联想等多种手法,从各个角度,波澜起伏地描绘了奇异、可爱、温润、柔和的梅雨潭水,把自己倾慕、欢愉、神往的感情融汇在这一片绿色之中。“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和的神光了。”“招引”与“追捉”这两个词默契得多么好啊!把梅雨潭的绿对“我”的强烈的吸引,把我领略那可爱的绿色的急切心理,融为一体,至此,情与景真象水乳那样难分解了。作者通过比喻不仅描绘了潭水静态的美,“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使作者禁不住产生想抱住她的妄想;更形容了她那动态的美,“她松松的皱缬着,象少妇托着的裙幅,……”随着作者的笔触,随着作者感情的波澜,不仅我们的眼前出现了那微微泛起的绿色涟漪,而且我们的指肤间仿佛还能感触到那闪着光亮的绿波的跳动,一种柔和、明快、亲切的感情也会从心头漾起。作者甚至把她想象为“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想拍她、抚她、亲她,别致地把她叫做“女儿绿”,感情柔美到了极点。那明艳多姿的画面,那逸趣横生的情怀,多么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了。在这饱含诗情、充满生趣的绿意中,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爱,升腾着作者向上的激情。

《绿》一文之所以脍炙人口,传诵至今,不仅在于它形象地描绘了梅雨潭“奇异”“醉人”的绿,而且在于它字里行间所洋溢的那一种浓郁的诗味。它不仅具有诗的构思,诗的结构,更有诗的情感,诗的意境,诗的语言,可以说做到了以诗为文,文中有诗。而后三者,即真挚充沛的情感,大胆丰富的想象,生动传神的语言,我认为是构成《绿》的诗意特征的主要因素,是《绿》的独特魅力之所在。

《绿》虽是一篇写景散文,但“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将他对祖国山水的一片“至情”融于对梅雨潭景物的细致刻画之中,“溶景入情”,情景交融,使景物既写得细腻生动,又具有绵密深厚、真挚清幽的情致,抒写出“作者心灵的歌声”,从而使全文充满着诗情画意。同时,作者这种情感的抒发并不象奔腾的长江大河,一泄千里,直抒胸臆,而是在构思上采用了欲擒故纵,欲抑先扬的笔法。先以“惊诧”一词道出对梅雨潭的绿的总体感受,也象征着作者要追捉、探究梅雨潭胜景的内在驱力。然后,通过拟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梅雨潭周围环境的立体画卷。

在《绿》一文中,作者还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个鲜明、生动的形象,将读者带入如诗似画般的艺术境界,也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真挚充沛地情感,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朱自清先生在语言上颇有造诣。其散文语言多用口语,简洁朴素,平易自然。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他十分注重语言的锤炼加工,注重创辞炼字,努力以生动而传神的语言创造出诗的意境,于朴素之中见风华,达到一个“不易达到的境界”。《绿》的语言就很有代表性。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美感特征:绘画美、动态美、音乐美。

绘画美,体现在作者描写山间瀑布,只用了一句话“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以一个“镶”字描绘瀑布处在山涧中的状态,既准确恰切,又形象逼真,使瀑布富于立体感。动态美,作者写梅雨亭的形象是“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一个“踞”字,气势尽出,一个“浮”字,神态毕现,一“踞”一“浮”,化静为动,把凌空而立、翼然石上的梅雨亭写得神采飞扬,惟妙惟肖。音乐美,《绿》的语言有着鲜明的节奏感和明朗、和谐的旋律,读起来琅琅上口,娓娓动听,能使读者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产生“既能悦耳,又可赏心,兼耳底而有之”的美感特征。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