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的来源?

发布时间:2024-11-06 07:42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句话的出处是什么?
比如说有是由什么人提出的阿?

问题解答:

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是由专家团队集体收集、研究、探讨、优化,最后共同选择的结果,并不是某个人单独提出来的。

你可以参考上海世博会官方网站上的资料:http://www.expo2010china.com/expo/sh_expo/zlzx/sbzz/node2333/userobject1ai49631.html

世博会是最大的主题展,主办者、参展者的动机是交流、推介特定的理念。因此,一届世博会希望传播的理念,必须符合当时的国际社会背景和各国流行思潮,所选择的主题要反映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1999年5月,上海市政府在提出申办2010年世博会设想的同时,就开始部署研究主题选择和表述,并把这列入申办工作的重点之一。

锁定“城市”和“生活质量”两大要素

主题的共性意义和创新意义表面上会有矛盾。凡是大家关心的话题,往往也是谈得很滥;而新颖的、从来没有讨论过的话题,又可能很冷僻。这两种主题,都缺乏申办竞争力,都不可取。

专家团队搜集了自1933年以来历届世博会的主题及其基本背景介绍,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国、上海的发展实践,开始挖掘和比选主题关键词。广泛听取了国内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征集了包括“城市”、“文明和文化”、“已知与未知”、“探索与创新”、“环境”、“信息”等六大类三十多个题目。经过多轮淘汰,在国际展览局的支持下,研究小组最终锁定“城市”和“生活质量”作为上海申办主题的两个要素。由此最终形成了“新城市、新生活”,“更美好的城市、更高质量的生活”,“大都市高质量的生活”三个主题。此后,主题研究组咨询了国内外200多位专家的意见,大多数人认为城市和生活作为2010年世博会主题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总体趋势,能够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获得很大的肯定。

主题是先有中文还是先有英文?

以城市为中心,着重生活和环境的关系。但是如何确定一个世博会的主题词,如何用简单的一句广告词来表达?往往用几十页的文章来表达主题比较容易,用短短的一句话就比较困难了。

一位专家提出了“Better City, Better Environment(美好的城市,美好的环境)”,不少专家认为“New City, New Life(新城市,新生活)”很不错。因为主题是对各个国家展示,所以最好先有英文。于是课题组成员请来了莎士比亚研究专家和英汉大词典的编辑,让这些英语专家想如何表达,最后得出了“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专家们认为,better这个词感情色彩比较强烈,而且应用比较灵活,含义明确,又不乏想象空间,且语意温馨,亲和力强,有利于英语国家的接受和参与。

经过多方近一年对主题的探讨、选择和演进,确定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表述为“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中文翻译为“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这是一个科学的选择,是一个集体智慧的结晶。虽然城市有许多城市病,但是这个主题不只是夸奖城市的好处,忽略缺点,主题中的better具有动感,具有发展、挑战的含义。

2000年11月,上海世博会申办办公室以此向上海市政府请示并获同意。至此,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表述获得最终认可。主题的表述获得了申办机构各级领导、BIE官员、国内外专家的赞赏。

寻找主题的核心思想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主题究竟蕴藏什么样的内涵?在主题确定之后,研究小组确定了五个副主题,它们分别是: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科技创新,城市和乡村的互动。对于主题的解读,就从解读5个副主题开始。这5个副主题从经济、文化、科技、社区、乡村等角度诠释了城市与生活的关系。而对每一个副主题几乎都可以写成一本书,这种百科全书式的阐述给主题表现带来了困难,因为展览是具体而综合的表现,组织者不能离开经济去谈科技,也不能只讲文化不讲社区生活。五个副主题的分类也许适合论坛讨论,却不能推向生动活泼的主题展览。

如何才能让设计展览的人获得丰富的创想空间,让参观者感觉到“深入浅出”呢?

事实上,这个主题的中文表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容易引起争议,而这种争议却可以引导人们去思考这个主题的本质。城市一定能让生活更美好吗?如果不是,那么什么样的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而我们追求的美好生活又应该是什么样的?当我们在美好的城市里,享受着美好的生活时,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让地球家园更美好?

围绕我们的主题,提出问题,就找到了上海世博会主题的核心思想,这就是——城市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

“5个圈”奠定了世博“灵魂”

在“核心思想”的基础上,组织者对五个副主题进行了整合与重构,推出了五个副主题之下的五个“概念领域”:

这个结构由纵向的时间轴和横向的空间轴组成。

横轴从三个不同的尺度层面对主题进行聚焦和解读,“城市人”的层面关注的是城市内外的人,这里所指的“城市人”不仅意味着居住在城市中的人,更是意味着所有受到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活方式影响的人们;“城市”的尺度关注城市本身,其内部的如同生物体一般的结构和运行规律,以及与外界的物质和能源交换;“城市星球”则放眼地球上城市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与地球自然体系之间的日益密切的相互作用。

纵轴在时间维度上探讨人类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处理人、城市与自然三者关系的光辉遗产和经验教训,同时展望未来人们如何更好地协调这三种不同尺度的有机系统的相互作用,创造更美好的家园,更美好的生活,以上两个领域分别被命名为“足迹”和“梦想”。

这个由5个圈构成的图被命名为“上海世博会主题内容结构”,显然它比五个副主题更近了一步,它奠定了上海世博会的“灵魂”,发出了鲜明的倡导,使得主办方的核心展馆的策划有了清晰的线索,也为参展方树立了标杆。

城市人,让城市更美好……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城市生活,让城市地球更加美好……

要纳斯达克(Nasdaq)股票市场(新浪,搜狐,百度都选择在纳斯达克上市) 的操盘手 、London Stock Market 伦敦股票市场的操盘手、东京股票市场、New York Stock Exchange的操盘手, NYSE 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操盘手用上下一代键盘;送到Coordinating Committee, COCOM 巴黎统筹委员会、International Monetary Found, 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Midland Bank,Ltd. 米兰银行 、United Bank of Switzerland 瑞士联合银行;装到法国香榭丽舍(香榭里舍大道 Avenue des Champs Elysees)香榭丽舍大道(Champs-Elysées)、拉德芳斯(La Défense)大街柜员机上、装到美国纽约曼哈顿区林荫大道(Park Avenue)大街柜员机上、装到日本银座大街和日本东京都新宿大街 Shinjuku Odori Shopping Street柜员机上、装到意大利米兰和佛罗伦萨大街柜员机上、装到英国伦敦牛津街Oxford Street 和剑桥大街Cambridge streer柜员机上。
将中国独步全球的下一代键盘安装在中国载人航天器上。
应当在每年4月份广州乐器展览会、5月份北京乐器展览会、10月份上海乐器展览会上展示,应进军2010年上海国际博览会,为2009年建国60周年华诞献礼,在每年的德国汉诺威信息展览会、每年8月份德国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IFA上展出,这是社会责任。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美国现代哲学家路易斯·芒福德说过:“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西方诸多文字中的“文明”一词,都源自拉丁文的“Civitas”(意为“城市”),这并非偶然。城市兼收并蓄、包罗万象、不断更新的特性,促进了人类社会秩序的完善。

1800年,全球仅有2%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到了1950年,这个数字迅速攀升到了29%,而到了2000年,世界上大约有一半的人口迁入了城市。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10年,全世界的城市人口将占总人口的55%。

不可否认的是,在城市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城市生活也越来越面临一系列挑战:高密度的城市生活模式不免引发空间冲突、文化摩擦、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如果不加控制,城市的无序扩展会加剧这些问题,最终侵蚀城市的活力、影响城市生活的质量。

联合国人居组织1996年发布的《伊斯坦布尔宣言》强调:“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而城市面临的种种挑战的发端,不论是拥挤、污染、犯罪还是冲突,根源都在于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之间各种关系的失谐,长期的失谐,必然导致城市生活质量的倒退乃至文明的倒退。

为此,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以“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

“和谐”的理念蕴藏在中国古老文化之中。中华文化推崇人际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同时“和谐”也见诸西方先贤的理想。数百年来,人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乌托邦”,到18世纪的“理想城市”,再到“田园都市”,一系列的理论、主张和模型无不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间上、秩序上、精神生活和物质吐纳上的平衡与和谐。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理念应运而生。各国城市政府为实施《21世纪议程》而提出的战略大多围绕如何重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达到今世与后世之间的和谐。

由此可见,对“和谐生活”和“和谐城市”的追求和实践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并且正越来越彰显在人们为明天城市所描绘的蓝图之中。

“和谐城市”主要体现为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

和谐城市是上海世博会主题的精髓。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以“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
“和谐”的理念蕴藏在中国古老文化之中。中华文化推崇人际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礼记》在描绘“大同社会”时提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中国的先秦诸子也都在各自的著述中设想了和谐的社会。同时“和谐”也见诸西方先贤的理想。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系统地提出了和谐说,和谐包含着对立和统一。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进一步提出“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美好”的主张。而在《理想国》和《法律篇》里,柏拉图也开始寻求“整个社会将获得非常和谐的发展,各个阶级将获得自然赋予他们的那一份幸福”的美好状态。
数百年来,人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乌托邦”到18世纪的“理想城市”,再到“田园都市”,一系列的理论、主张和模型无不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间上、秩序上、精神生活和物质吐纳上的平衡与和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各国城市政府为提出的发展战略大多围绕如何重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达到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和谐。由此可见,对“和谐生活”和“和谐城市”的追求和实践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并且正越来越彰显在人们为明天城市所描绘的蓝图之中。
建立“和谐城市”,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人和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和谐,在形式上体现为多文化的和谐共存、城市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和谐城市”的理念将为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提出更新的挑战,并将之引入更高的境界。

国家领导说的吧!!!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