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释在小亚细亚和爱琴海诸岛与希腊本土的城邦之间存在的不平衡

发布时间:2024-05-15 18:20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多山隔绝,海陆分割的地理条件使用权,希腊各城邦各自为政,互相独立;文明发展极不平衡。公元前六世纪,小亚细亚和爱琴海诸邦就孕育了伊奥尼亚的科学与哲学思想,吹拂起古典文学的清风,如西方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建立了米利都学派,著名女诗人萨福则热情奔放的吟奏了令人神驰的抒情诗曲。然而,当时的希腊本土的城邦还处在破除氏族血缘关系,完成建立城邦社会制度的过程中,精神文化上无明显建树。

如何解释在小亚细亚和爱琴海诸岛与希腊本土的城邦之间存在的不平衡?

问题解答:

这个问题不仅限于小亚细亚和爱琴海诸岛与希腊本土的城邦之间,而是整个古代欧洲共有的现象。正好和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进程相反。
中国自古以来,知识分子们已经在世界性、社会性、历史性里,探求一种人文精神。这一趋向到战国时达到理智的自觉。这一精神之最大特点,就是把个人没入大众而普遍化。知识的功能虽然表现在知识分子身上,但是只是的对象及其终极目标,早已大众化。知识分子们,如孔子代表的儒家、墨子代表的墨家、后来的法家等,他们热衷于政治活动,而且其目的不是为了某个君王,而是为了社会,这点完全可以在他们的著作里看出。所以学术和自然科学都是为了这一目标而服务,而不是最终目的。
古代西方人对知识,始终没有对普遍人群开放的乐趣。因为西方社会,都是从各自分开的小局面上发展,知识对象个别化。换言之,是个性的伸展,而不是群体凝和。

农业的出现引起了少数主要转变。其使得人口密度可大量提升,从而出现国家。对于"国家"(state)一词有著数个定义。玛克斯·韦伯(max weber)与诺贝特·伊里亚斯(norbert elias)将其定义为一群有组织的人群合理地独占著某一特定的地区。
新注明:城邦指由一个单独的城镇为中心的国家。
在公元前4千年至公元前3千年期间,首批国家在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与印度河谷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其存在著数个城邦国家。古埃及则是先有国家,而没有城镇,但城镇很快亦冒起。一个国家需要军队来保卫其领土。而军队则需要官僚机构来负责维持。惟一例外是印度河谷文明,因为该处的国家并没有证据显示曾拥有著军事力量。
在公元前3千年至2千年间,在中国地区亦出现了很多小型国家。而在此时,中东地区的国家间开始爆发战事。世界上首条和平条约,卡叠什(kadesh)和约,是在公元前1275年,由西台人与古埃及人所签订。这时古代著名的大帝国开始陆续出现,例如波斯帝国(公元前6世纪)、孔雀帝国(公元前4世纪)、秦帝国(公元前3世纪)与罗马帝国(公元前1世纪)。
在公元8世纪,中东与东亚的两大帝国首次爆发冲突,当时统治中东的阿拔斯王朝与统治中国的唐朝在怛罗斯决战,结果唐军战败。而史上最大的帝国(土地接连计)蒙古帝国则在公元13世纪出现。此后,大部份居住在欧洲、亚洲与北非的人们均隶属于国家统治下,而在墨西哥与西南非亦有著文明国家。诸国不断扩张,并控制著越来越多的土地与人口;最后一块'无主土地'亦在柏林和约(公元1878年)被瓜分。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