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旅游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装备

发布时间:2024-06-27 02:46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我喜欢一个人坐车去我没去过的地方,用地图,罗盘找路

问题解答:

外出旅游注意事项:
  1、要有周密的旅游计划。
  即事先要制定时间、路线、膳宿的具体计划和带好导游图、有关地图及车、船时间表及必需的行装( 衣衫、卫生用品等),出发前要反复确认所带的物品,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
  2、注意旅途安全。
  旅游有时会经过一些危险区域景点,如陡坡密林、悬崖蹊径、急流深洞等,在这些危险区域,要尽量结伴而行,千万不要独自冒险前往。
  3、讲文明礼貌。
  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对人都要有礼貌,事事谦逊忍让,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4、爱护文物古迹。
  旅游者每到一地都应自觉爱护文物古迹和景区的花草树木,不任意在景区、古迹上乱刻乱涂。
  5、注意卫生与健康。
  旅游在外,品尝当地名菜、名点,无疑是一种"饮食文化"的享受,但一定要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切忌暴饮暴食。
  6、警惕上当受骗。
  目前社会上存在着一小部分偷、诈、抢的坏人,因此,"萍水相逢"时,切忌轻易深交,勿泄"机密",以防上当受骗造成自己经济、财物上的损失
  必须注意的小细节:
  1、带个小药包。
  外出旅游要带上一些常用药,因为旅行难免会碰上一些意外情况,如果随身带上个小药包,做到有备无患。
  2、景点快照注意
  到一些名胜游览时都会有景点快照的服务,照片效果要比一般家用相机好,成像快,而且保存持久。在拍照时一定要问一下商家使用的是不是原装的墨盒,因为只有打印机厂商原装的墨盒才能让照片在长时间保存后仍然不褪色,否则没两年照片就范黄了。
  3、尊重当地的习俗。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习俗忌讳。俗话说:"入乡随俗"。在进入少数民族聚居区旅游时,要尊重他们的传统习俗和生活中的禁忌,切不可忽视礼俗或由于行动上的不慎而伤害他们的民族自尊心。

  外出自助旅游基本装备大全
  有人说装备不是万能的,但对于背包客来说,有些装备会在你关键的时刻起到关键的作用。网上有很多关于装备的讨论,但太多太杂反而让人眼花缭乱。我收集整理了一些,并根据自己经验,提供一个简单的装备大全。但都是新驴入门的基本装备,不包括一些专业登山、攀岩等资料。
  1.背包:
  背包客的第一装备,否则何来背包客(hiker)的说法。背包的大小视路程远近而定,一般在深圳周边25升左右即可。长线旅行的话,MM需45-55升,GG需55升以上,负重能力一定要强;另购买背包时一定要试好,要向店员请教背包的正确用法,否则上路时可能不能起到减轻负重,均匀负担的作用。有关背包的选购及使用资料很多,如果有需要,以后再整理一些资料上传。
  2.鞋子:
  鞋子的重要性其实应该大于背包了,因为它最直接关系到你的人身安全。一定要是防滑鞋或登山鞋,普通运动鞋不考虑。登山鞋最好还是要高腰的,可以保护踝骨,人在长时间徒步时踝骨很容易受伤。
  一双好的靴子会在野外给你的双脚提供多年可靠舒适的服务.如果你常去野外,花在选择如意靴子的时间,精力和费用是非常值得的投资。有关登山鞋的资料简直可以著一本书了。以后再做讨论。
  3.外衣裤:
  一定要长衣长裤,无论季节。在山上乱草中行走时会很好的保护身体,最好是防水。推荐有条件的穿冲锋衣裤或快干衣裤。长途徒步登山千万不可穿牛仔裤,严重影响两腿的活动,而且一旦打湿就会成为你的很大的负担;
  4.内衣裤:
  贴身衣服建议不要穿全棉的,在国外登山界,全棉内衣被称为“死人穿的衣服”,原因是在高寒地带运动后,全棉内衣的吸汗性会冻死你的,当然对于我们不去高寒地带的话,没这么恐怖;
  5.护膝和护踝:
  对于任何长距离的徒步都应带上一对护膝和护踝。膝盖的损伤很难恢复,其损害可能是终生性的;
  6.帽子:
  宽檐帽比较好,不仅仅是为了遮阳,有时在山间行走时,也是为了挡避齐人高的乱草,下雨时也很管用;在高寒地带,帽子还能够减少你头部的散热;人体的热量有相当大的比例都是从头部散发掉的,气温低的时候尤其如此。
  7.手套:
  在乱草中和山石中行走时有很大的保护作用,但要注意一点的是,手套会带来的一个危险就是,会降低手的敏感度;
  8.墨镜:
  遮阳需要。但肯定会带来视觉误差,所以在危险路段时慎用;
  9.贴身防潮袋:
  这个好像没看到哪个功略里提到过,但个人认为是必需品。你可以选择将钱包、证件、手机等重要物品装入其中。这样即使在溯溪摔进水里也不用担心有损失了。
  10.毛巾:
  擦汗用的。你会感觉很方便,在灰尘多的地方可打湿蒙在口鼻处,抵挡灰尘。
  11.洗漱用品:
  长线行程时可将洗漱用品适当带上。
  12.拖鞋或凉鞋:
  如果装备不特别多且重可带上,休息时可用。当一天行程下来时,换上拖鞋是一件很FB的事情啊;
  13.防晒霜、唇膏:
  户外日光强、风大,可少量携带,以防烈日与口唇干燥;;
  14.帐篷:
  防水指数要好,建议在1500左右或以上。不登高山的话,从实用角度来看,防风性能可不着重考虑。其实根据我的经验,一般露营地会选择在避风的地方,所以很多攻略上介绍要怎样怎样的性能,可能都用不上。
  注意重量。3kg以上不予以考虑,现在都是玻璃纤维撑杆的,一般在2.5kg左右;
  建议不要买单人的,因为双人帐篷重不了多少,且集体活动时可帮助同组人减轻负担,更何况,两个人的时候还可不时去大小梅沙浪漫一把,月色海滨啊……;
  15.睡袋、防潮垫:
  有帐篷就当然就需要睡袋和防潮垫了。如果以后在深圳周边活动较多的话,适用温度不用太低;经常去较寒冷的地方的话,适用温度应在零度以下。如果长线有地方住的话,带上睡袋也会有干净卫生的作用。
  16.头灯或手电:
  我们不能总是精确地计算自己的行程,当延误行程时,我们就一定需要;十一在三峡登神女峰时,我们有几十人(还有国内其它驴友)下山时已经天黑,头灯起了救命的作用。
  如果有露营活动,头灯或手电也会用上的。露营灯可以暂不考虑。
  17.雨衣:
  不管长短线,我们途中碰上下雨的可能性较大,所以有一件雨衣会让我们免去淋雨之苦。当然一次性白色塑料雨披也行(FB时可做桌布铺在地上)。
  18.火种:
  最好是防风的;
  19.刀具:
  锋利的多功能军刀应该是你的首选,它的锯子和刀有可能是你在户外使用频率最高;而且刀有时可能会与药品配合使用,比如遇到了被蛇咬的情况,所以一定锋利。
  如有可能,再配置一把大点的匕首会让人比较安心些。我曾在一潜水用品店看到一把潜水匕首,心动不已,只可惜近2K的价格让我……
  20.指南针:
  在野外活动必备,具体作用就不必说了吧?但前提是你必须知道怎么使用它。
  21.口哨:
  集体出游时,是与同伴联系的有效工具,独行时,紧急情况下有救命的作用。但一定要懂得正确使用,懂得一些必要沟通的方式,如求救、询问情况等,比如说两声长音表示紧急情况。至少全队要有统一的哨音规定。否则乱吹一气不如不吹。
  口哨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可以发泄你的自豪感与成就感,因为你的嗓子很容易就喊哑的。我用这个用途好像还多些,呵呵。
  22.药品:
  单独出游适量携带,集体出游时可公共购买,以免增加背包负重。主要有以下常备药品:
  藿香正气水、活络油/红花油、清凉油/风油精、云南白药(粉剂、喷剂)、息斯敏、酒精、红霉素软膏、绷带+纱布、创可贴、蛇药、感冒药;
  23.绳索:
  对于绳索,我感觉团队出行时的必要性大过独行。但你一定要熟悉各种结绳法。带上30米登山绳应该足够应该大多事情。我好像一次也没用过它。
  24.炉头、气罐、灶具等.
  它们的好处是能让你有口热的吃,尤其在长线和天气寒冷的环境下时。这样对补充能量会有好处。
  但我不建议配置此类用具。原因是负重过多会让你徒步的乐趣大大减少。当然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25.摄影器材:
  长距离行走不建议带三角架,胶卷最好备足;
  26.通讯器材:
  以备联系;
  27.干粮和饮水:
  少量携带,延误行程时可用上;
  28.证件:
  身份证,其它证件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