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淮安旅游词

发布时间:2024-05-15 00:00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做个导游介绍淮安……速……

问题解答:

你也是导游啊???呵呵。。。我给你吧
  淮安市地处苏北腹地,南距江苏省省会南京市188公里,东北距亚欧大陆桥桥头堡连云港市135公里。东靠盐城市,南连扬州市,西与西南接安徽省,北邻连云港市与徐州市以及刚刚成立的宿迁市。其范围为东经118度12分~119度36分,北纬32度43分~34度06分。交通便利,处于104、205国道和宁连一级公路的交汇点上。淮安市无高山峻岭,地势西高东低,以平原为主。西南部为丘陵,一般真高50~100米之间,少数山头达150米以上,裂山真高194.1米,是全境最高点;西部及西北部为低矮的垄岗,地面真高介于15~20米之间,间有零星残丘,真高可达50米左右,垄岗占全市总面积4%;东部为冲积平原,大部分地面真高在8~12米之间,淮安博里,灌南陈集是全市最低点,地面真高仅2.3~3.3米,平原占总面积80%。境内水网密布,湖塘星列,水域面积占总面积16%。内河航运的主干线京杭大运河流经于此,淮沭新河、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江水道、淮河干流、废黄河等9条河流在境内纵横交错。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位于淮阴境内,另外与邻市共有的湖泊有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
  淮安市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兼具有南北气候特征,光热水整体配合较好。光能资源潜力较大,年日照数在2250-2350小时。全市热量资源充裕,无霜冻期为210-230天,可以满足一年两熟制的需要。本市濒临黄海,季风气候典型,自然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885-1015毫米。

  【自然资源】淮安市耕地面积384230公顷,可供开发的黄河故道和滩涂近7万顷。水产资源丰富,有水面约400万亩,1998年水产养殖产量达20.57万吨,主要经济鱼类有16科83种,其中洪泽湖大闸蟹、大青虾、鳜鱼、白鱼、甲鱼、鳝鱼等远销国内外,淮安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发现的有盱眙凹凸棒土、石灰岩、白云岩,金湖的石油与天然气,楚州、洪泽的岩盐等,这些矿产储量很可观,有较高的开采利用价值。特别是岩盐储量十分丰富,已探明的储量达1300亿吨,年产真空盐50万吨。

  【历史沿革】淮安的历史文化渊源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是江淮流域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解放后曾在淮安青莲岗发现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夏商周时期,市境已获相当程度的开发,沟通江、淮,又有陆上干道—善道通达南北。春秋时期,淮安属吴、越。战国时属楚。秦时属古淮阴。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在淮阴县东南境设射阳县,是淮安建县的开始。从东汉末年开始,淮安逐步发展成为古代苏北地区的政治中心。建安五年(200年),广陵郡治迁射阳。东晋时先后为兖州、青州和山阳郡治所。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改称淮安。隋时曾设楚州,唐时一度改称淮阴郡。元时设淮安总管府,后升为淮安府路,所辖范围占苏北大半和安徽一部分。明代改淮安府路为淮安府,仍治山阳,1914年废淮安府,改山阳县为淮安县。1945年设淮城市。1948年底设两淮市。解放后设淮安县,隶属江苏省淮阴地区,1987年,辖县淮安、宿迁改为县级市。1996年8月,宿迁、泗阳、沭阳、泗洪四县(市)从淮阴市析出,成立地级宿迁市,同时灌南县划归连云港市。2001年2月,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原县级淮安市改为淮安市楚州区,原淮阴县改为淮安市淮阴区。

  【行政区划】淮安市辖4区4县,即清河区、清浦区、楚州区、淮阴区和涟水县、洪泽县、金湖县、盱眙县。其中市区辖6个乡镇,10个街道办事处,820个村民委员会;四区共55个乡镇,9个街道办事处,164个居民委员会和2927个村民委员会;四县共61个乡镇,208个居民委员会和1329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结构】淮安全市总面积10030平方公里,人口510万。其中,清河区面积43平方公里,人口24万;清浦区面积294平方公里,人口31万;楚州区面积1605平方公里,人口123万;淮阴区面积1264平方公里,人口85万;涟水县面积1678平方公里,面积102万;洪泽县面积1292平方公里,面积38万;金湖县面积1394平方公里,人口35万;盱眙县面积2460平方公里,人口72万。

  【人文资源】著名的新石器文化遗址——青莲岗文化遗址就在淮安境内。淮安,横跨古邗沟入淮处末口和古泗水入淮处泗口,是典型的因运河而兴起的城市。淮安市历史上是漕运中枢。明清两朝,国家督漕的最高长官漕运总督就驻节淮安,负责治河、势压巡抚的总河和稍后的南河总督也驻节于此,淮安城市因此而“俨如省会”。这里还是淮北盐的集散中心和盐商巨富的聚居之地,长期繁华竞逐鼎盛时,淮(安)、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沿线“四大都市”。清乾隆间(1736—1795),淮安城市人口达50余万,是全国著名的大都会。

  淮安,地灵人杰,人文荟萃,历史上先后诞生了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抗倭状元沈坤、乾嘉学派先驱学者阎若璩、中医瘟病学家吴鞠通、抗英民族英雄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鹗“世界十大摄影家”之首郎静山、京剧表演艺术家王瑶卿、周信芳、宋长荣等。市区古镇河下弹丸之地,历史上就出了50多名进土、百余名举人,并因“河下三鼎甲”名闻遐迩。这里有周恩来故居、纪念馆、童年读书处,吴承恩故居,韩信故里等众多的名人故居和纪念性建筑,还有漂母墓、韩母墓、明祖陵,绵延60余公里的世界著名高坝高家堰(洪泽湖大堤),以及有东方庞贝城之称的水下古城泗州城等,历史文化资源和人文景观极其丰富。

  淮安,是全国四大菜系之一——淮扬菜系的主要发源地。淮菜以清淡中和、养生适体、烹饪技艺精湛而名扬海内,是名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淮安还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淮扬菜之乡”的称号。

  【综合实力】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1亿元、财政收入63.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6亿元,分别增长13.8%、17.6%和20.1%;三次产业比例为22.3∶47.1∶3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09元,增长15.1%;农民人均纯收入3701元,增长11.8%,是6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2004年,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以“一降三补”为重点的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粮食生产获得丰收,总产达334万吨,增长40%。绿化造林势头强劲,新植杨树3160万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40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农业招商到位资金10.4亿元,新上投资超千万元的农产品加工项目35个,新增省级以上龙头企业4户。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落实“淮米”订单78万吨。新输出劳务11万人,其中培训后输出人员占70%以上。工业经济增势明显。2004年,列统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42亿元、利税61亿元,分别增长32.5%、28.7%。完成技改投入101亿元,实现投资超千万元项目数、超5000万元项目数、重点项目投入总量“三个翻番”,淮钢“十五”技改一期、韩泰子午胎扩能改造、华尔润30万吨联碱工程、淮阴卷烟厂科技中心等重大项目顺利竣工,新增列统企业227户。工业园区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市经济开发区和8个县(区)工业园区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40亿元,入库税收4.4亿元,新增就业2.7万人。2004年,服务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第三届淮扬菜美食文化节暨纪念吴承恩诞辰500周年系列活动主题鲜明,成效明显,84个投资超千万元项目集中签约,百团万名游客汇聚我市。服务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14.1%和14%,易初莲花超市、苏源汽车商城等107个投资超千万元的重点项目顺利建成。旅游业总收入29亿元,增长31.7%,提前实现“十五”倍增计划。金融运行态势良好,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55亿元,贷款余额252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58亿元和38亿元。保险业务有了新的拓展,政府扶持、商业化运作的农业保险试点走在全国前列。

可以和我的朋友联系啊!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