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我游览了XX

发布时间:2024-04-29 09:15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作文我游览了XX,我在广东汕头,不要写得太远的

问题解答:

游石花山公园

去年的一个暑假,我和同学们去了石花山公园游玩,至今仍难以忘怀。
我们刚一到石花山公园门口,便眼前一亮:门口有三堵大墙,一堵墙居中,两堵墙“护”在一旁,上面分别刻着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石花山公园”。哇!中间的墙上方有一对貌似海马的雕像,它们口中吐出两股清澈的山泉。之后又由中间栩栩如生的孔雀头接着又喷出清泉,其他公园的大门与此大门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呢!健步走上两侧的台阶,倾听着这淙淙的流水声,仿佛置身于一个乐池中。
随后,来到了山腰间。突然,一只聪明机智的小老鼠“跑”出来了。再登上几级石阶,“牛”又出现。所以我猜想,每登上几级台阶,就有一个十二生肖的雕像,可事情并非这样……
不知不觉中,我们登上了山顶,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随着凉爽的海风,我们站在“了望台”向远眺望。啊!水天一色,使我总有一种“离天三尺高”的感觉。往下俯视,人们成了一只只忙碌的小蚂蚁,而汽车也成了五颜六色的甲虫,。再回首望望我们走过的山路,绿树葱茏,掩映着山道;从远处看,宛如一条绿色隧道一样;细细一看,又好似一条绿色的巨龙。
最迷人的还要属“姜太公钓鱼”呢。那发须皆白的姜太公悠闲地坐在石头上,昂首挺胸,一副神态自若的样子。湖里波光粼粼,几条小鱼儿在水里欢快地游动着。原来这就是当时的迷人仙境啊!再看看姜太公的鱼杆:鱼钩上没有饵料,垂直向下,而且还离水三尺!从这里便引出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由来。而姜太公真的是在钓鱼吗?
说起石花山,那就不能不说花儿了。,如果你想看见那一大片美丽、绚丽多姿的玫瑰花的话,来石花山,算你找对了。这山顶的玫瑰园让人赞叹不绝:这儿有含苞欲放的、早早就开放的、刚开了几瓣的……这些玫瑰花五颜六色,但最独特的还是那黄里透红,红里透白,白里透黄的品种。鲜艳的玫瑰花像是把土地这块暗淡无色、“棕”不溜秋的丝绸转眼间装饰成了一条五彩缤纷、美不胜收的绸缎。
啊!石花山公园,你是多么的美丽啊!

厦门 不远吧 厦门鼓浪屿日光岩

资料:
日光岩

日光岩俗称“晃岩”位于鼓浪屿中部偏南的龙头山顶端,海拔92.68米,为鼓浪屿最高峰。岩顶筑有圆台,站立峰巅,凭栏远眺,厦鼓风光尽收眼底,山中峰腰怪石嶙峋?在疏疏落落的树林中,“莲花庵”“古避署洞”“龙头山遗址”“水操台”“郑成功纪念馆”等建筑,石洞、古城和历代摩崖石刻隐约可见,身临其间,思古抚今,会令人感慨万千。从岛上渡轮码头下船步行十几分钟就可以直接到达。

从石巷上进,便是龙头山寨。岩石上的圆孔是士兵搭架帐蓬开凿的。前十九路军军长蔡延锴将军见景生情,命笔写下了七绝:“心存只手补天工,八闽兵今古同;当年古垒依然在,日光岩下忆英雄。”对郑成功赞美有加。蔡元培先生也有一首七绝:“叱咤天风镇海涛,指挥若定阵云高。虫沙猿鹤有时尽,正气觥觥不可淘。”这是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写的,一股奋发之情催人向顶峰奔去。

日光岩下有一石洞,是由巨石架起的通风口,称“古避暑洞”洞内凉爽异常,为旅游的人拂去疲劳的汗珠。

在“古避暑洞”背后刻着一首诗,“日光岩,石磊磊,环海梯天成玉垒,上有浩浩之天风,下有泱泱之大海。”出自于蒋鼎文之笔,蒋鼎文是蒋介石的同乡,他在“解决”十九路军发动的“闽变”以后,踌躅满志,心情极好,才写下这篇颇有点文采的铭文。

有人说“游厦门不游鼓浪屿就不算来厦门”,正确的说法应是:游厦门不登日光岩就不算来厦门。天风台,天风飒飒,海涛滚滚,群山倒影,巨轮列阵,举目四顾,一览无余,尽抱怀中。此情此景,谁不心潮澎湃,豪情激越!

从日光岩往下看,鼓浪屿像一艘彩船,停泊于万顷碧波之中,时浮时沉,波光闪烁;是不是像一座盆景,放在翡翠盘里,错落有致,玩赏不尽;是不是像一个睡美人,仰卧于轻雾帐里,风姿绰约,风情万种。

游记:
日光岩

日光岩俗称"岩仔山",别名"晃岩",相传1641年,郑成功来到晃岩,看到这里的景色胜过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开,称之为"日光岩"。

俗话说“不登日光岩不算到厦门”。日光岩是鼓浪屿的龙头景点,位于鼓浪屿中部偏南的龙头山顶端,由两块巨石一竖一横相倚而立,成为龙头山的顶峰,海拔92.68米,为鼓浪屿最高峰。日光岩顶峰一直径40多米的巨石凌空耸立,成为厦门的象征。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曾屯兵于此,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如今尚保留有“山寨门”和郑成功水操台等遗址。

景区奇石叠磊,洞壑天成,海浪拍岸,树木葱茏,繁花似锦,富有亚热带浪漫气息。拥有“一片瓦”、“鹭江龙窟”、“古避暑洞”、“龙头山寨”、“水操台”、“百米高台”胜景。历代文人石刻题咏甚多,为名岩增添古风异彩。岩顶建有观景台,登临其上,凭栏远眺,来到峰顶,轻风拂面,海天一色,涛声入耳,鼓浪屿、厦门、大担、小担诸岛尽收眼底。

琴园通过缆车与日光岩相连,以现代游乐项目为主,有“百鸟园”、“电影院”、“英雄园”等,与日光岩自然景观形成动与静、今与古的有机结合。

莲花庵、旭日亭、古避暑洞、郑成功古寨门、水操台遗址、郑成功纪念馆、历代名人题刻等,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

景区注重环境的保护,1999年12月通过ISO14001标准,成为全国首家通过该标准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从岛上渡轮码头下船步行十几分钟就可以直接到达。
摩崖石刻是日光岩的一大文化景观。日光岩胜景闻名四方,古往今来,一直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他们陶醉于这天风海涛中,吟诗作赋,留下不少珍贵的手迹。进入景区大门,但见一块高40多米的巨岩,凌空而立。在那巨岩峭壁上,有民国四年(1915年)福建巡按使许世英题刻的"天风海涛"四字横书;其下还有两行大字题刻,右侧为明万历元年(1573年)泉州府同知丁一中所写的“鼓浪洞天”,左侧为清道光进士林铖所写的“鹭江第一”。“鼓浪洞天”为日光岩仙境般的景色做了精彩的概括,“鹭江第一”则点出日光岩是厦门第一胜景,“天风海涛”恰到好处指出日光岩的特点,这三大崖科形象地概括出日光岩的风光。拾级而上,沿途欣赏清幽的景致和崖间的题刻,令人全然不觉攀登的劳顿。日光岩上的摩崖石刻甚多,其中“鼓浪洞天” 是最早的一副,至今已400多年。山中怪石林立,奇峰耸冲云霄,林木盘根错节,题刻不绝。

进入山门,便是日光寺。日光寺原名莲花庵,是厦门四大名庵之一。俗称“一片瓦”,实际是一个天然石洞,以一巨石为顶,后依山形地势建起寺庙。莲花庵始于明代正德年间建的尼姑庵,明万历十四年(1596年)冬重建,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每天清晨,朝阳从厦门五老峰后升起,该寺最先沐浴在阳光里,因而得名“日光寺”。又当年郑成功来到晃岩,见景色远胜过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开,称之为"日光岩",莲花庵由此叫“日光寺”。日光寺原为同安梵天寺的分禅,现隶属于南普陀寺。日光寺屡毁屡建,清同治年间,建圆明殿,祀弥勒,并在庙前建一八角亭,上挂“日光寺”匾。解放后,圆明殿改为念佛堂,大雄宝殿是1917年建的。改革开放后,落实宗教政策,日光岩寺得到政府的扶持,接受海内外十方信善的捐赠,大兴土木,翻建了大雄宝殿,新建了山门、钟鼓楼。旅游平台、法堂、僧舍、小卖部和膳堂,寺庙焕然一新。日光岩寺是一座精巧玲珑的寺庙,大雄宝殿、弥勒殿对合而设,是全国唯一。日光岩寺环境优美,历代高僧不断,著名的弘一法师于1936年6月曾在此闭关8个月。

从莲花庵向上前进,有"九夏生寒"、"鹭江龙窟"两处题刻皆在石巷旁,石巷乃两块森然壁立的高大岩石夹峙而成。因高大丛树遮荫,长年累月阴湿,夏天凉风习习,令人顿生几分凉意。 从石巷上进,便是龙头山寨。这是郑成功在此山上屯兵时遗留下来的寨门。寨门、搭架军帐的梁洞和指挥水师操练的水操台遗址至今完好保存。水操台是郑成功为收复台湾,操练水师的遗址。寨门右侧有"宛在亭","宛在亭"下有一巨石,巨崖上“闽海雄风”四个字,圆润饱满,酣畅刚健。右前侧另一巨石上,刻着郑成功手书的一首五绝:“礼乐衣冠第,文章孔孟家。南山开寿城,东海酿流霞。”据说,这首诗是临摹郑成功的笔迹而刻的,底下还刻着“郑森私印”和“成功”两方印章,站在水操台,总会令人联想当年郑成功在此处指挥若定,受江上挂旗猎猎,百舸争游,壮士们为祖国的统一而摩拳擦掌的壮观的场面。

岩石上的圆孔是士兵搭架帐篷开凿的,前国民党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错将军见景生情,命笔写下了七律:“心存只手补天工,八闽屯维今古同;当年古垒依然在,日光岩下忆英雄。”对郑成功赞美异常。我国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曾题诗一首:“叱咤天风镇海涛,指挥若定阵云高,虫沙猿鹤有时尽,正气觥觥不可淘”(“虫沙猿鹤”指从军战死者)。

诗一首:
松平成政
日光岩下忆英雄,心存故国望一统。
大业未竟中途殂,灼灼流星耀长空。

灼灼流星耀长空,八闽驻兵今古同。
试看天堑投鞭断,不信中原不姓朱。

才10分?少了点吧。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