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矛盾是怎样变化的?

发布时间:2024-05-15 20:52 发布:上海旅游网

问题描述: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请列举详细一些。
能不能只回答矛盾的变化,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再到辛丑条约的签订……一直到新中国……
谢谢了

问题解答:

至近代,中华民族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反殖、反帝的共同目标和寻求民族解放的共同命运进一步把各民族紧密地团结成一个坚强整体,各少数民族和汉族一起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持续斗争。在东北和西北地区,抗击了沙俄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西南和中东南地区,进行了反对英、法、日、美等帝国主义的斗争,挫败了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阴谋。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持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没有变。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各族人民反抗剥削压迫和外国侵略的斗争进入到一个崭新阶段,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见十年内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时期,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了民族压迫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团结。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先后完成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拨乱反正,各民族之间以平等、团结、互助为内容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发展。

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本国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鸦片战争,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一次侵略战争。由于这次战争是英国强行向中国倾销鸦片引起的,所以历史上叫做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

太平天国运动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其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中国半壁江山。因此它有着当时时代的显著特征。另一方面,洪秀全在这次起义假借了当时从西方宗教传入的新兴宗教基督教,亦使一般老百姓感到新鲜。这可能与当时老百姓希望求变的思想有关。

3、甲午战争——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中日矛盾) 一八九四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以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甲午中日战争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

戊戌变法——维新派与保守派 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遭捕杀或逃亡国外。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
义和团运动——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辛亥革命19世纪90年代,不少人开始主张以暴力革命彻底推翻由满人成立的皇朝及帝制,建立类似法国及美国的共和政体。最早主张革命的人多数集中在海外,以留学生、华侨青年为多。最早期的革命团体亦是在海外成立,当中由杨衢云为骨干的辅仁文社在1890年左右即成立于香港。而孙中山亦于1894年11月24日在檀香山首次组织兴中会,为革命筹措经费。二者后来在1895年1月在香港合并,继续称之为兴中会,并且于同年10月26日首次在广州发动武装暴动起义,但并未取得成功。孙、杨二人亦因此而被通缉,并被香港当局禁止入境。孙中山于次年在伦敦为清廷所绑架,事件成为国际新闻,孙亦因而闻名国际。杨衢云则在1901年被清吏在香港刺杀。
——革命派与保皇派

1924-1927 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

1927—1937 国共两党矛盾

1931—1945 中日矛盾

1945—1949 国共两党矛盾

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对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矛盾—民族独立矛盾—阶级矛盾

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建立,总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

1、鸦片战争——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太平天国运动——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

2、洋务运动——洋务派与顽固派
第二次鸦片战争——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3、甲午战争——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中日矛盾)
戊戌变法——维新派与保守派
义和团运动——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辛亥革命——革命派与保皇派

5、1924-1927 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

6、1927——1937 国共两党矛盾

7、1931——1945 中日矛盾

8、1945——1949 国共两党矛盾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热点新闻